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19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MCM-41水分吸附特性的调控研究

, 王维龙 , 丁静 , 魏小兰 , 陆建峰 , 杨建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以介孔分子筛MCM-41为研究对象,通过合成与后改性法,调控其孔径、表面性质以及平衡阳离子种类. 通过X射线衍射、液氮吸附对介孔材料结构进行结构分析,采用动态水分吸附仪研究其水分吸附特性,并结合吸附等温线热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铝嫁接有效提高MCM-41在低湿度下吸附量,并且随着嫁接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通过阳离子置换强化了低湿度环境下MCM-41的吸附量,不同阳离子置换后的强化效果:Mg2+ >Li+ >Na+.热力学模型分析表明阳离子置换后的吸附剂表面均一,且具有较好的亲水性.

关键词: MCM-41 , 水分吸附特性 , 后改性 , 吸附等温线

内蒙古赤峰家杖子金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因

霍亮 , 李碧乐 , 黄勇 , 王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10.002

通过光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总结了内蒙古赤峰家杖子金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划分了成矿期次.研究表明:矿床中矿石成分较复杂,硫化物种类多,有少量硫盐矿物出现;富硫贫砷毒砂、贫砷富硫黄铁矿、贫锌富铁的闪锌矿(与标准分子式相比),含杂质多的锑黝铜矿和方铅矿与金关系密切;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其中第二世代富硫贫砷毒砂是家杖子金矿的最主要载金矿物,其次是方铅矿.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和研究,确定该矿床为受大型角砾岩筒构造控制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深部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 矿石矿物特征 , 矿床成因 , 家杖子金矿床

电子束辐照浓香型白酒催效果的研究

张苗苗 , 陆栋 , 曹国珍 , 刘敬 , 金文杰 , 王菊芳 , 李文建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2.218

以能量为1.5 MeV/u,剂量分别为500,750,1000,1250,1500 Gy的电子束对1,2,4,6,8年等5种年份浓香型白酒进行辐照处理;扫描各酒样200~400 nm波段的紫外光谱,根据紫外光谱图的差异,计算了280~300 nm波段的光谱曲线相似度,分析光谱曲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前4种白酒,对照样与辐照样光谱曲线相似度值越小,催效果越好;白酒存放时间越久,酒体风格转向老熟所需剂量越小,越容易达到最佳催效果;对于8年白酒,辐照剂量超过750 Gy后,白酒体系动态平衡被打破,各单体物质增加,出现返生现象。因此,电子束辐照技术对低年份浓香型白酒催效果显著,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催方法。

关键词: 白酒 , 电子束 , 紫外可见光谱 , 光谱曲线相似度 , 效果

历代州窑古瓷的元素组成特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纳米材料

宁远涛 , 赵怀志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3.03.012

简略介绍了各种形式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纳米材料的热学、低温、电学、力学、光学和光电等性质,初步分析了纳米材料作为微电子材料、光学材料、催化材料、环保材料及高强高导材料的现有和潜在应用.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 纳米材料 , 制备 , 性质 , 应用

的分析

高平 , 徐清忠 , 高东曙 , 郑小纯 , , 李延辉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8.015

针对黄金行业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含物料,结合前人的实践经验,对不同质量分数、不同性质的含样品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探讨.

关键词: 灰吹质量法 , 湿法 , 小试金质量法 , 冰铜相 , 测定

从氯化中提取的方法

宋裕华 , 王维国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614

通过对几种从氯化中提取的方法进行比较,提出了一种新的提方法———氯化直接水合肼提(无氨)。该方法与氯化传统提方法相比,不仅工艺简单、回收率高,同时还具有还原纯度高、易操作,以及操作环境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工艺方法。

关键词: 氯化 , 水合肼 , , 方法

热浸涂/氯化/卤化参比电极对比研究

尹鹏飞 , 侯文涛 , 许立坤 , 王均涛 , 辛永磊

腐蚀学报(英文)

使用热浸涂--电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氯化(Ag/AgCl)和/卤化(Ag/AgX)参比电极. 通过SEM观察发现电化学还原后的Ag/AgCl和Ag/AgX参比电极表面均有还原不均匀的现象. XRD分析表明, AgX晶体为AgCl和AgBr的固溶体, AgCl和AgX的晶型都为面心立方结构. 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Ag/AgCl参比电极的极化电阻和温度系数比Ag/AgX 参比电极小, Ag/AgCl电极电位稳定性略优于Ag/AgX电极. 在Br-含量不同的溶液中测试表明Ag/AgCl参比电极电位受Br-变化影响比Ag/AgX参比电极小.

关键词: 参比电极 , Ag/AgCl , Ag/AgX

热浸涂/氯化/卤化参比电极对比研究

尹鹏飞 , 侯文涛 , 许立坤 , 王均涛 , 辛永磊

腐蚀学报(英文)

使用热浸涂-电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氯化(Ag/AgCl)和/卤化(Ag/AgX)参比电极.通过SEM观察发现电化学还原后的Ag/AgCl和Ag/AgX参比电极表面均有还原不均匀的现象.XRD分析表明,AgX晶体为AgCl和AgBr的固溶体,AgCl和AgX的晶型都为面心立方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Ag/AgCl参比电极的极化电阻和温度系数比Ag/AgX参比电极小,Ag/AgCl电极电位稳定性略优于Ag/AgX电极.在Br-含量不同的溶液中测试表明Ag/AgCl参比电极电位受Br-变化影响比Ag/AgX参比电极小.

关键词: 参比电极 , /氯化 , /卤化

精炼技术的改进

朱荣兴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5.02.003

采用传统的电解精练工艺,粗所含杂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纯产品的质量.作者提出了一种改进传统电解工艺的方法-阴离子隔膜电解法,将电解槽分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阻挡杂质元素从阳极区进入阴极区,使多杂粗经1次电解得到纯度>99.99%的纯产品.

关键词: 电化学 , 精练 , 杂质 , 阴离子膜 , 隔膜电解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2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