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隆凤
,
王礼胜
,
金翠玲
,
方勇勇
硅酸盐通报
越南大理岩中的韭闪石是角闪石家族中新发现的宝石品种,在世界上产出很少.采用常规测试手段及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韭闪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晶体化学特征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越南大理岩中的绿色角闪石矿物为韭闪石.该矿物不但可以作为一种待开发的宝石品种,也可以作为一种稀少观赏石,丰富宝石学、观赏石的内容,弘扬我国的宝石文化与观赏石文化.
关键词:
韭闪石
,
宝石
,
越南
宋彦军
,
陶隆凤
,
王礼胜
硬质合金
doi:10.3969/j.issn.1003-7292.2013.08.009
CVD金刚石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力、热、声、光、电学等性质并由于尺寸可控从而弥补了天然金刚石在尺寸、杂质方面的应用限制,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结合当前金刚石膜应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及经济问题,从金刚石膜产品质量的提高及生产成本的控制两方面讨论了CVD金刚石膜在今后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应注意的细节.在提高金刚石膜产品质量上,应努力缩短与国外厂家在CVD设备设计及制造方面的差距,提高金刚石膜材料的机械强度以及增强金刚石膜与衬底材料间的结合力;在控制金刚石膜产品价格上,可通过循环利用反应气体,改进反应腔结构,合理调配功率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以增强CVD金刚石膜的市场竞争力.今后应针对金刚石膜材料的光学、声学、化学、电学以及生物学等领域不断开发更广泛的新用途.
关键词:
金刚石膜
,
化学气相沉积
,
质量
,
成本
汪建宇
,
贾大成
,
高文
,
徐爱军
,
任德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0.005
五凤金矿床是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带中典型的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构造控矿和矿体富集规律的研究,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矿化蚀变带及矿体的主要因素.百草沟-金苍北东东向深断裂带与北西向小延吉河和朝阳河断裂的组合控制火山盆地的产生,为主要的导岩、导矿构造,小延吉河和朝阳河两条断裂的次级北东和北西向断层为主要的容矿构造.断层的交汇、张性断层、产状变化和多期次活动叠加等是控制富矿体的主要因素,依据构造控矿和矿体富集规律可以进行就矿找矿和成矿预测.
关键词:
五凤金矿床
,
断裂构造
,
控矿构造
,
成矿预测
,
吉林延吉
昂正同
,
刘安明
,
王华骏
,
谢剑才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1.03.009
近年来,炼铜行业飞速发展,新建冶炼厂和老冶炼厂挖潜改造使铜产量增加较快,而且这种趋势还会持续.对于买矿冶炼厂来说,采购纯的铜精矿比采购含杂质高的铜精矿成本要高,因此,从冶炼厂效益出发,金隆这几年采购的原料越来越复杂、杂质成分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从金隆闪速炉冶炼复杂精矿实际出发,阐述金隆处理复杂铜精矿所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复杂铜精矿
,
闪速炉
,
熔炼
,
结块
王俊
,
王平
,
简觉非
,
邓义群
,
漆小鹏
,
李之锋
,
刘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水冷-强度法测试表征了锂辉石/SiCp紫砂陶试样抗热震性能,结合SEM、XRD等测试分析手段进行物相、微观组织形貌方面分析,在SiCp含量为9%条件下,重点研究锂辉石含量(0 ~32%)对紫砂陶试样力学和热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锂辉石含量为16%时,紫砂陶试样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83.37 MPa;含量为24%时,平均热膨胀系数最低,强度保持率达到53.07%最高值,抗热震性能最好;莫来石和β-锂辉石固溶体晶相含量随锂辉石含量增大而增多;试样热震后断口出现裂纹,沿晶断裂是试样断裂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紫砂陶
,
锂辉石
,
抗折强度
,
抗热震性
魏炜
,
夏金童
,
李劲
,
赵敬利
,
赵庆才
,
李允柱
,
刘奉来
功能材料
选取膨润土作为陶瓷基体,以鳞片石墨、预处理石墨及炭黑作为导电原料,碳化硅作为增强原料,经球磨混合、50MPa模压成型和1000℃热处理3h后制备出炭/陶复合电热材料。采用XRD和SEM对其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通电发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所制备的炭/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热性能,在交流低电压(10V)下即可迅速升温,并在较高温度下保持相对稳定,研制的样品中最高发热温度可达643℃。通过调整碳化硅含量,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可达14.3MPa。通过将炭材料和陶瓷材料复合,可有效改善炭材料的抗氧化性,使其明显氧化失重温度升高200℃左右。
关键词:
炭/陶复合电热材料
,
电热性能
,
力学性能
,
抗氧化性能
李焰
,
夏金童
,
邵浩明
,
卢学峰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6.02.014
通过在陶瓷基体原料(高岭土)中添加炭系导电原料(石墨、炭黑),经球磨混合、模压成形和烧结工艺制得炭/陶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数字测温仪等分析和测试了所研制试样的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电热性能.结果表明,本实验的烧结条件下,炭系导电原料不会和陶瓷基体发生反应,其导电性不会受到影响.单一石墨和炭黑含量超过30和25wt%或石墨加炭黑混合(m石墨: m炭黑=1: 1)导电原料含量超过30wt%时,可在炭/陶复合材料内部形成良好的连续导电通道,且该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发热性能.
关键词:
炭/陶复合材料
,
石墨
,
炭黑
,
电热性能
李亚伟
,
李楠
,
王斌耀
,
刘静
,
陈方玉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0.04.007
采用氮化反应烧结工艺制备-Sialon/刚玉复相耐火材料. 结果表明, 在低于14501600C下的流动氮气气氛中直接氮化反应一定比例的Al、Si、Al2O3微粉, 以及刚玉细粉和颗粒, 可以制备不同Z值的-赛隆(Si6-zAlzOzN8-z)/刚玉复相材料. 但是,最终产物中的-赛隆相的Z值与设计值存在偏差,这可能与反应过程有关. 不同Z值的-赛隆/刚玉复相材料均显示良好的抗渣铁侵蚀性. 同时抗碱试验表明,当预设计Z值为1.52.5时具有良好的抗碱性能,而当预设计Z值等于4时,抗碱性下降,这可能与复相材料中Sialon含量及其Z值有关.
关键词:
赛隆
,
刚玉
,
耐火材料
,
氮化烧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