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高英
,
雷兆武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2.08.007
以某公司镀镍生产线为例,进行清洁生产的审核分析,针对镍电镀过程,研究了工艺和单元操作,在镍金属平衡和水平衡的基础上,分析镍电镀过程的清洁生产水平,发现清洁生产机会,以电镀生产的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的目的为出发点,实现镍电镀过程的清洁生产.
关键词:
镍电镀过程
,
清洁生产
,
清洁生产机会
雷兆武
,
耿世刚
,
王玉玲
,
陈婧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2.02.010
以氨水为电解质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的膜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的主要离子包括Cu2、NH4+及H+,废水中Cu2的去除方式包括在电场力和渗析作用下废水中Cu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以及由于NH4+的迁移,在废水中形成Cu(OH)2絮体.采用膜电解技术,在V(氨水)∶V(纯水)分别为3∶5、2∶5、1∶8的情况下,对p(Cu2+)=109 mg/L电镀废水进行膜电解去除废水中Cu2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V(氨水):V(纯水)为3∶5时,电解5h,废水中Cu2+去除率为94.71%,ρ(Cu2+)为5.79 mg/L;废水中形成的Cu(OH)2絮体中Cu2的质量浓度约占膜电解过程去除ρ(Cu2+)的40%.
关键词:
氨水
,
膜电解
,
含铜电镀废水
,
铜离子
雷兆武
电镀与精饰
采用D001树脂对电路板含铜废水进行了Cu2+的去除和回收实验研究.在Cu2+质量浓度为124和2.23 mg/L时,分别进行了废水与树脂的接触时间、体积比实验,接触10 min,出水中Cu2+质量浓度分别为0.45和0.054 mg/L;在体积比各自为8倍和60倍时,出水中Cu2+质量浓度小于0.5mg/L;经过对饱和树脂再生,实现对废水中Cu2+的回收.
关键词:
离子交换
,
含铜废水
,
去除
,
回收
雷兆武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4.10.007
某氟碳喷涂企业在将企业生产指标与工业喷涂清洁生产指标进行比对的基础上,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前处理和喷涂固化作业,进行清洁生产分析,对可行的方案进行实施,年产生经济效益28.8万元,综合能耗降低0.75元/m2、涂料消耗降低50.7g/m2,废水、固体废弃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喷涂
,
清洁生产
,
清洁生产机会
,
经济效益
,
环境效益
王大维
,
李岩松
贵金属
在旋转蒸发体系中,研究雷酸金的制备方法,并探索了不同条件下雷酸金产品的金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105℃下蒸发45 min 为相对最优制备条件;用90℃蒸馏水洗涤90 min 为雷酸金最佳后续处理条件。
关键词:
无机化学
,
雷酸金
,
金含量
,
洗涤水
,
洗涤处理
罗鹏
,
金鑫
,
徐承伟
,
薛致远
,
高强
,
张永盛
腐蚀与防护
采用GPS卫星同步断电法对忠武管道进行了断电电位测量,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忠武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结果表明,三层PE管道相比于环氧粉末涂层管道更容易出现过保护现象,而且还容易受到干扰;电位是反应管道所处状态的主要指标,阴极保护系统的通电电位呈规律分布,但断电电位影响因素复杂,无明显规律.
关键词:
阴极保护
,
通电电位
,
断电电位
程晓斌
,
聂超群
,
陈静宜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数据处理方法,分别对高速和低速单级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先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两台压气机的旋转失速先兆都是由脉冲开始,随之出现频率逐渐阶跃的低频波,当阶跃频率到达失速频率时压气机进入失速。在高速实验台上发现这一现象的出现沿叶片通道方向由后向前延迟。
关键词:
小波分析
,
旋转失速先兆
,
压气机
张要强
,
张帆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8.01.011
研究了在35 kV输电线路雷电"易击段"绝缘子串上并接线路避雷器来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方法.建立了雷电波作用下35 kV输电线路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模型,借助电磁暂态软件(ATP-EMTP)仿真分析了线路避雷器对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易击段"架设线路避雷器后.可明显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尤其雷直击导线时,线路避雷器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雷击杆塔塔顶时,杆塔接地电阻是影响35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最后,仿真估算了不同避雷器架设方案下35 kV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本研究对于平原地区35 kV输电线路的线路防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输电线路
,
杆塔接地电阻
,
线路型避雷器
,
耐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