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广进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0.06.015
采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甲基异丁基酮(MIBK)萃取体系,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高纯稀土氧化物中锰.在HAc-NaAc缓冲溶液(pH4)中,加2mL 2%APDC溶液,调节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为5∶1,萃取分离后测定,常见离子无干扰,经对氧化钐等稀土氧化物的实际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7%,加标回收率在98%~105%之间.该法简便、准确.
关键词:
锰
,
氧化钐
,
氧化铕
,
氧化镧
,
萃取-原子吸收法
霍广进
,
闫俊英
,
韩士田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0.01.003
研究了新显色剂5,10,15-三(对氯苯基) 20-丙氧苯基卟啉三乙基溴化铵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中性介质中,沸水浴加热10min形成1:1的络合物,λmax=417nm,在0~1.2μg/10mL范围内吸光度与铜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58×105.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的特点,用于水样实际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铜
,
分光光度法
,
5,10,15-三(对氯苯基)20-丙氧苯基卟啉三乙基溴化铵
霍广进
,
高洁
,
康海英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4.02.011
研究了高纯稀土氧化物中钴的测定方法.实验表明,在pH3左右,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络合钴,MIBK萃取分离,有机相与水相之比1:6时,萃取率最高,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钐和氧化铕中钴.主要共存离子不干扰,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0%和9.3%,氧化钐和氧化铕中钴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100%和95%~108%.
关键词:
萃取
,
石墨炉
,
原子吸收
,
钴
,
氧化钐
,
氧化铕
李雪红
,
邹忠飞
,
钟德镇
,
李永谦
,
刘春凤
,
洪崇益
,
简廷宪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32803.0354
开发了液晶分子在双重电场作用下,扭曲排列稳定性增强的广视角技术,这种架构搭配负性液晶的开启响应速度略大于正性液晶,关闭响应速度与正性液晶一致,穿透率约提高了10%.分析了三电极作用下穿透率分别与响应时间和电压的关系,有效地解决了FFS和IPS对广视角技术的垄断.
关键词:
广视角
,
负性液晶
,
响应时间
,
穿透率
王欢
,
徐向阳
,
辛武根
,
王伟
,
涂志中
,
尹傛俊
,
徐宇博
,
李乘揆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4.0559
为了实现液晶显示器的广视角显示,论文详细阐述了一款54.6 cm(21.5 in)液晶显示器的广对比度视角液晶面板及广亮度视角背光源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介绍了边缘场开关模式液晶面板的设计方法及结构,从原理上阐释了此液晶面板具有广对比度视角的原因;介绍了背光源亮度视角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背光源中多组光学膜层架构的测试和数据对比,得到了具有最广亮度视角的膜层架构.根据上述原理进行实际模组样品的制作并进行实测,数据结果显示此款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视角可达90°/90°/90°/90°,且在水平方向的1/2亮度视角可达60°,相应的亮度视角均一性为1.20.通过对比其他同类产品的实测数据,表明此款液晶显示器无论在对比度视角还是亮度视角方面都远优于同类产品.
关键词:
广视角
,
边缘场开关
,
光学膜层
,
背光源
郭勇文
,
胡中意
钢铁
广钢现有高炉两座,其容积分别是300 m3(3号高炉)和350 m3(4号高炉).高炉喷煤工程在1998年4月投产,先后进行了弥补设计缺陷的技术改造和喷吹烟煤、提高制粉量的适应性技术整改,有效地提高了制粉能力(提高近60 %).同时进行了高炉工艺的技术调整,为高炉提高喷吹量创造了条件,喷吹量提高40 %,并取得了煤比逐年提高和181 kg/t的历史最高月煤比的实绩.实现了不同煤种的混合制粉和混合喷吹(其中烟煤比例占66.7 %),提高了置换比.广钢高炉喷煤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
高炉
,
喷煤
,
技术
,
进步
高原
,
朱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燃烧室是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中的燃烧过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避免和抑制振荡燃烧现象.本文简要阐述了发生振荡燃烧的机理以及亥姆霍兹共振器抑制振荡燃烧的声学分析,并且通过线性分析与CFD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燃烧系统的燃烧稳定性进行计算;同时分析了共振器共振频率和安装位置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系统的稳定性和模态.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在设计和运行燃烧系统时,实现燃烧系统的安全、高效和清洁运行.
关键词:
振荡燃烧
,
亥姆霍兹共振器
,
线性分析
赵文冲
,
唐军
,
张黎明
物理测试
一台德产霍梅尔(Hommel)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在使用几年之后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主要表现为:测量传感器电控无法左右移动及传感器检测失灵,整机不能实现全自动检测。通过对机械结构及电气连接方面的分析检查,结果表明:该机LV扫描驱动箱内部由于导向杆上生锈斑和螺杆表面污染产生杂质,造成了滑块轴向移动时机械卡阻;在电气方面,由于传感器接插件内部插针错位的异常断路,导致传感器不工作造成无信号输出。经过机械部分清理加油及传感器接插件部分重新校正处理后设备已完全恢复正常,可全程实现全自动测试。
关键词:
粗糙度测量仪
,
霍梅尔T8000
,
LV驱动箱
,
传感器
,
故障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