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钢板单面镀锌钝化产生黄斑缺陷的分析

汤文杰 , 黄才根 , , 褚晨盛 , 常智远 , , 牟战旗 , 方建慧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3.11.007

钢板单面镀锌钝化产品是宝钢生产的一类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应用于油箱外板.在开发钢板镀锌钝化产品过程中发现,在钢板的未涂敷面出现一种黄斑缺陷,黄斑形状及大小均不规则.为了解决黄斑缺陷问题,针对钢板单面镀锌钝化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实验室模拟,对生产工艺中机组速度、烘干温度等工艺参数与黄斑产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找出黄斑产生原因.

关键词: 黄斑 , 钢板 , 单面镀锌 , 钝化 , 缺陷原因

电镀锌钢板上低温固化耐指纹膜的性能

,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9.10.010

某公司新建电镀锌机组3#EGL主要生产低温固化电镀锌耐指纹钢板产品.通过大量实验,对比了新建电镀锌机组3#EGL与1#EGL内部产品,结果表明3#EGL产品性能优异;在与国内外知名钢厂同类产品进行对比中也占有优势.

关键词: 电镀锌 , 耐指纹钢板 , 耐腐蚀

短波红外加热技术在连续板钢生产线中的应用

牟战旗 ,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8.11.006

短波红外加热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穿透性强、响应速度快、可控性良好、生产效率高及设备空间节省等优点,应用于国内高端的耐指纹电镀锌板钢生产中.简单介绍了红外加热的基本理论,阐述短波红外加热技术的特点,着重强调了在连续板钢生产线上的应用,以及对红外加热技术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 短波红外 , 加热 , 应用 , 板钢

钢铁表面新型复合膜的缓蚀性能研究

, 褚晨盛 , 常智远 , 方建慧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3.12.002

钢铁防腐是一个持久的研究课题.尝试通过简单的电化学还原嫁接技术把芳基重氮盐嫁接到钢表面形成金属和有机的共价键,表面再进行二次自组装无机金属溶胶,构建新型亲水性有机/无机复合膜层,达到钢铁防护目的.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研究复合缓蚀膜在0.1 mol/L盐酸和5%氯化钠溶液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缓蚀膜的缓蚀效率在90%以上.

关键词: 中性钢 , 复合膜 , 极化曲线 , 交流阻抗 , 缓蚀效果

提高电镀锌钢板耐指纹性的研究

, 李翔晔 , , 孙大林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9.11.002

电镀锌无铬耐指纹钢板在向高端家电用户推广过程中,出现了耐指纹性较差的问题.针对影响耐指纹性的因素,如干燥板温、涂料中树脂含量、树脂中SiO2含量、添加剂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优化,找到可以明显提高耐指纹性的试剂组成,同时确保膜层的其它性能,如耐蚀性、耐黑变性、耐热性、耐碱性、耐溶剂性及涂装性等.

关键词: 电镀锌 , 耐指纹钢板 , 耐指纹性

铁电极表面2,2'-联吡啶-5,5'-二羧酸盐自组装膜缓蚀性能研究

曹志源 , , 王雷 , 李敏杰 , 何金梅 , 方建慧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6.09.001

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自组装成膜是金属防腐的一种重要方法.选用2,2'-联吡啶-5,5'-二羧酸盐(bpydc)作为缓蚀剂,通过自组装法在铁电极表面形成保护膜.利用电化学法和理论计算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bpydc在铁电极表面的缓蚀效能以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bpydc对铁的缓蚀效率达到90.93%,属于阳极型缓蚀剂.理论计算证明bpydc符合优异缓蚀剂的标准,分子中羧基氧原子具有较负的电荷更易吸附在铁电极表面,与全反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一致.

关键词: 缓蚀剂 , 铁电极 , 理论计算 , 极化曲线 , 自组装膜 , 2,2'-联吡啶-5,5'-二羧酸盐

重金属铬(Ⅵ)和铅对南京土壤中赤子爱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

王婉华 , 陈丽红 , 刘征涛 , 王晓南 , 张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102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 Cr (Ⅵ)和 Pb 对赤子爱蚓( Eisenia fetida)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28 d时,较低浓度的Cr(Ⅵ)(4—8 mg·kg-1)和Pb (1000—1500 mg·kg-1)能促进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而较高浓度的 Cr (Ⅵ)(32—64 mg·kg-1)和 Pb (3000 mg·kg-1)则显著抑制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赤子爱蚓的产茧量随着Cr(Ⅵ)和Pb浓度的升高被显著抑制,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NOEC(无观察效应浓度)和L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2.86(20.56—25.42)、8、16 mg·kg-1.Pb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NOEC和LOEC分别为2280.34(2200.90—2362.65)、1500、2000 mg·kg-1;与人工土壤中Cr(Ⅵ)和Pb对赤子爱蚓产茧量的28 d?EC50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Cr(Ⅵ) , Pb , 南京土壤 , 人工土壤 , 赤子爱 , 生长 , 繁殖

川钢钒钛精矿烧结配矿试验研究

杜长坤 , 麦吉昌 , 罗清明 , 袁晓丽 , 万新 , 柳浩

钢铁钒钛

针对四川德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使用较高比例的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生产情况,通过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和碱度对烧结矿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德钢铁有限公司的原、燃料和配矿结构条件下,要保证烧结矿产质量、节能和降低原料成本,合适的钒钛磁铁精矿配比为45%,合适的碱度为2.3.

关键词: 钒钛精矿 , 烧结 , 配比 , 碱度 , 烧结矿性能

亥姆兹共振器抑制振荡燃烧理论分析

高原 , 朱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燃烧室是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中的燃烧过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避免和抑制振荡燃烧现象.本文简要阐述了发生振荡燃烧的机理以及亥姆兹共振器抑制振荡燃烧的声学分析,并且通过线性分析与CFD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燃烧系统的燃烧稳定性进行计算;同时分析了共振器共振频率和安装位置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系统的稳定性和模态.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在设计和运行燃烧系统时,实现燃烧系统的安全、高效和清洁运行.

关键词: 振荡燃烧 , 亥姆兹共振器 , 线性分析

梅尔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故障维修

赵文冲 , 唐军 , 张黎明

物理测试

一台德产梅尔(Hommel)T800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在使用几年之后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主要表现为:测量传感器电控无法左右移动及传感器检测失灵,整机不能实现全自动检测。通过对机械结构及电气连接方面的分析检查,结果表明:该机LV扫描驱动箱内部由于导向杆上生锈斑和螺杆表面污染产生杂质,造成了滑块轴向移动时机械卡阻;在电气方面,由于传感器接插件内部插针错位的异常断路,导致传感器不工作造成无信号输出。经过机械部分清理加油及传感器接插件部分重新校正处理后设备已完全恢复正常,可全程实现全自动测试。

关键词: 粗糙度测量仪 , 梅尔T8000 , LV驱动箱 , 传感器 , 故障维修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