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以正十六胺为载体的乳状液膜迁移分离镉(Ⅱ)

陈丙义 , , 李全民 , 刘国光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1.013

研究表明,当膜相为0.30 mol/L正十六胺浓度和Span 80质量分数为3.8%的煤油溶液;内相为0.020 mol/L的NaOH溶液;外相为0.020 mol/L的KI和0.010~0.10 mol/L的HCl溶液时,3 min即能使Cd(Ⅱ)的迁移率达99%以上. 在合适的条件下,Fe(Ⅲ)、Zn(Ⅱ)、Co(Ⅱ)、Ni(Ⅱ)、Al(Ⅲ)、Cr(Ⅲ)、Mn(Ⅱ)等离子对此不产生干扰,RSD一般为3%左右.

关键词: 乳状液膜,分离,正十六胺,镉(Ⅱ)

开封济河水系底泥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王洪涛 , 张俊华 , 张天宁 , 姜玉玲 , 丁少峰 , 郭廷忠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8.2015123101

济河水系开封段底泥为研究对象,沿河采集75个底泥样品,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分析重金属富集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济河开封段底泥Cd、Cr、Cu、Ni、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24.51、67.86、290.65、28.46、115.34、1936.95 mg·kg-1,远高于我国潮土背景值.富集系数分析表明,底泥各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146.10) >Zn(19.62)> Cu(9.89) >Pb(3.83) >Cr(0.89) >Ni(0.88),其中Cd、Cu、Zn已显著富集污染,Cr、Ni无明显富集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底泥各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Cd>Cu>Zn>Pb>Ni>Cr,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7259.21,属于很强生态风险,RI“很强”等级样点主要分布在黄汴河、化肥河、济河下游及马家河下游河段,镉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关键词: 开封市 , 济河 , 底泥 , 富集 , 潜在生态风险

湖北随州硬玉质变霓正长岩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应用研究

赵文俞 , 王勤燕 , 陈文怡 , 叶先贤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0.02.014

随州硬玉质变霓正长岩的岩石组织结构、矿物赋存状态、矿石可选性和玻璃陶瓷原料应用试验研究表明:该资源具有易采易选两大优点,矿石经单一磁选的精矿可作玻璃和陶瓷的原料;同时已反复试验证实该资源可烧成原矿用量达90%的釉面墙地砖.

关键词: 湖北随州 , 硬玉质变霓正长岩 , 玻璃陶瓷原料

张弗天车成卫达申

张弗天 , 车成卫 , 达申

材料导报

概要介绍了金属材料学科1996年立项的面上项目的总结情况,在详细分析基金成果各种指标的基础上,对能体现基础研究特点的成果进行了排序和初步分析,并从管理角度评速了一些有特色的总结.还指出在结题报告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论述了定期评述结题项目的意义,以及建立成果评价规范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结题管理,奖优惩劣,促进基金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基金项目 , 结题 , 评述

精密轴承工作表面的电子能谱研究

九成 , 朱正华 , 吴述尧 , 赵传国 , 陈焕中

金属学报

<正> GCr15钢制精密轴承三种典型产品,刚玉砂轮和石墨砂轮加工的B2007112(以下简称B2007112刚、B2007112石)及B3-707,在疲劳寿命、显微硬度、形貌质量等性能测试对比中,依次较优.赵传国及九成等曾发现性能较优

关键词:

从失效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的工艺研究及应用现状

赵鹏飞

贵金属

失效催化剂成为贵金属恞环再生的重悹原料。介绍了从废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的主悹方法,包括载体分离、活性成分分离和整体处理法,根据其优缺点比较,阐述了工惄化愓用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有色金属惀金 , 失效催化剂 , 回收 , 贵金属

用双桥法减小压阻型传感器的温度漂移

鲁百佐 , 刘志存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5.06.021

论述了温度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灵敏度的影响,为了减小传感器输出的温度漂移,利用双斯登电桥方法进行补偿,在300~373 K的温度范围内对传感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双桥法补偿后,传感器输出的温度漂移可以降低70%以上.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 双桥法 , 温度漂移 , 补偿 , 灵敏度

高压输电线路合成绝缘子断裂机理研究

张畅生 , 方子帆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2.01.008

本文对国内高压输电线路合成绝缘子断裂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常见的合成绝缘子破坏形式,主要探讨了合成绝缘子断裂机理,并分析了广东省500KV汕线合成绝缘子断串事故的原因,提出了高压输电线路合成绝缘子生产应用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高压输电 , 合成绝缘子 , 断裂机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