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洪
,
钟瑶瑶
,
辛沛森
,
崔振山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克服现行热冲压制件塑性较差的缺点,研究将淬火-碳分配(Quenching-Partitioning)工艺与热冲压工艺结合的可行性.通过热冲压高强钢B1500HS的全马氏体转变、Q&p 一步法和Q&P两步法的热模拟试验、拉伸试验、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Q&P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Q&p一步法能获得恰当的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组织,在基本保证热冲压制件超高强度的同时有效提高其伸长率,从而提升制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与代表现行热冲压工艺的全马氏体转变相比,Q&p一步法提高强塑积约24%.
关键词:
热冲压
,
淬火-碳分配工艺
,
强塑积
,
B1500HS钢
韩先洪
,
葛学伟
,
陈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气体穿透相对深度和气指高度作为评价指标来研究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中的气体穿透行为,采用Kriging代理模型建立上述两指标与气辅成型工艺参数制件的近似拟合关系,并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APSO)进行全局寻优.其中最大气指高度将通过罚函数方法转化为约束条件.应用所建立的优化方案对某汽车车门气辅制件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算例表明,上述方案优化效果明显,且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特点.
关键词:
气辅成型
,
优化
,
气体穿透深度
,
气指高度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洪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陈沛
,
查小琴
,
高灵清
材料开发与应用
回顾并评述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主流的“未爆先漏(LBB)”理论,指出LBB评定图技术是目前较能适合工程安全评定并被广泛应用的LBB准则.综述了LBB技术应用现状,指出LBB技术在压力容器设计方面的应用还仅处于初级的理想状态;而LBB技术在压力容器评定方面的应用,先漏后爆(LBB)评定图的改造、裂纹扩展稳定性分析及泄漏率的计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LBB技术应用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未爆先漏(LBB)
,
压力容器
,
LBB评定图技术
吴俊
,
闵永安
,
吴晓春
,
周荃
,
续维
,
徐明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DIL805A型相变仪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大型低镍塑料模具钢718M的冷却相变过程,研究了原始组织、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过冷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镍718M钢合理的成分设计使其具有高淬透性,先共析铁素体析出的临界冷速介于0.01~0.02℃.s~(-1),原始组织对淬透性影响显著;通过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减少铁素体晶界形核位置来提时高淬透性的作用有限.
关键词:
塑料模具钢
,
淬透性
,
相变
,
铁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