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全勇
,
朱燕娟
,
苗成成
,
罗洁
,
张伟
,
赵腾起
,
张春华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8.005
采用超声波辅助沉淀法分别在单元掺杂、二元掺杂和不掺杂三种情况下制备了三种不同镍源的纳米氢氧化镍,研究三种阴离子(NO3-,Cl-,SO2-4)对产物晶相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掺杂时,半径较大的SO2-4离子有利于α‐Ni(OH)2的形成;在单掺杂Co(Ni2+∶Co2+=1∶0.20)时,NO3-离子不仅有利于α‐Ni(OH)2的形成,而且可以使α‐Ni(OH)2在碱液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当复合掺杂Co/Cu(Ni2+∶Co2+∶Cu2+=1∶0.15∶0.05)时,三种镍源制得的样品均为纯α‐Ni(OH)2结构,但以Ni(NO3)2为镍源的α‐Ni(OH)2在碱液中结构稳定性较高,NiCl2次之,NiSO4较差。可见,α‐Ni(OH)2结构及稳定性既与掺杂情况有关,也与阴离子密切相关。
关键词:
镍源
,
氢氧化镍
,
结构稳定性
,
阴离子
,
α-Ni(OH)2 晶相
许庆胜
,
朱燕娟
,
赵汝冬
,
韩全勇
,
庄义环
,
曾逸廷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超声波辅助沉淀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多组纳米氢氧化镍,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晶相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如镍源、掺杂元素、缓冲剂、制备方法都对Ni(OH)2晶相有较大影响.镍源或缓冲剂较大的阴离子半径有助于α-Ni(OH)2的形成;二元掺杂比单元掺杂时其产物α-Ni(OH)2比例高;掺杂离子的种类、半径、价态都直接影响Ni(OH)2的晶相.本文还对微乳液法和超声波辅助沉淀法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多相纳米Ni(OH)2
,
超声波辅助沉淀法
,
掺杂元素
,
缓冲剂
邢锋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0.02.023
硅钙材料具有轻质、耐火、保温诸优异性能,但吸水率高.吸水后,上述性能急剧降低.以往,表面涂覆或掺加憎水剂,效果不大而且昂贵.作者提出的全憎水化是一种全新的憎水化方法,即以硅藻土为载体,先吸附憎水剂,再掺入坯体中.水热处理过程中,憎水剂逐渐释放,并均匀分布于整个坯体中,从而获得了理想又经济的全憎水效果(制品的重量吸水率从330%降到3.9%),而制品的高耐热性、高保温性、低容重仍保持不变.本文中给出了材料、掺量选择和基本性能的实验结果,探讨了全憎水化机理,并分析了效益与前景.
关键词:
硅钙材料
,
憎水
,
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