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8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载体对含硫四氮杂卟啉铁(Ⅱ)/树脂催化剂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影响

刘敏 , , 邓克俭 , 王夺元

催化学报

考察了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载体时对含硫四氮杂卟啉铁(Ⅱ)(简写为FePz(dtn)4)催化剂活化分子氧降解罗丹明B等水中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FePz(dtn)4催化剂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底物的吸附可在30 min内达到平衡.在不同pH的溶液中,载体对不同底物分子的吸附量不同.同一种底物在碱性溶液中的吸附量最大,催化降解速率最快.负载于树脂上的FePz(dtn)4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初步探讨了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含硫四氮杂卟啉铁 , 配合物催化剂 , 阴离子交换树脂 , 吸附 , 分子氧 , 有机污染物 , 降解

流动相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中残留的矮素和缩节胺

周旭 , 许锦钢 , 陈智栋 , 朱岩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1.00244

以离子对试剂作流动相,采用离子对抑制电导检测法同时测定植物中残留的矮素和缩节胺.简单处理后的样品经过Dionex IonPac NG1保护柱和NS1分离柱,在流速为1.00 mL/min、淋洗液为1.00 mmol/L九氟戊酸(作为离子对试剂)-7%(体积分数,下同)乙腈时等度洗脱分离,能够快速稳定出峰,且被测物与其他干扰离子充分分离.矮素和缩节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154 6和0.171 4 mg/L,在1~1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重现性.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矮素和缩节胺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6.06%~104.6%和98.53%~103.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该方法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可以满足矮素和缩节胺常规的定性、定量分析需求.

关键词: 流动相离子色谱 , 抑制电导检测 , , 缩节胺 , 植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牡骨冲剂"中β-环糊精包合的维生素D2

张俐娜 , 黄进 , 杨光 , 张平义 , 彭湘红 , 王业文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0.01.015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UV)测定了β-环糊精(β-CD)与维生素D2(VD2)包合物中VD2的质量分数,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十分吻合.研究了HPLC测定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3%和1.54%,表明该法准确可靠.含有β-CD-VD2包合物的"龙牡骨冲剂"经KOH、维生素C和乙醇-水(体积比为1∶2 )于70 ℃下皂化处理,再由HPLC检测用乙醚萃取的VD2产物,得到准确的结果.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维生素D2 , β-环糊精 , 包合物 , 紫外光谱

泵国产透明陶瓷Nd:YAG激光器研究

周勇 , 陈亚辉 , 宗楠 , 王桂玲 , 薄勇 , 彭钦军 , 崔大复 , 许祖彦 , 吴玉松 , 李江 , 潘裕柏 , 冯锡琪 , 李军 , 范飞镝 , 于爱芳 , 朱镛 , 胡章贵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8.03.001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双泵浦国产Nd:YAG透明陶瓷的实验研究.通过测量透过谱得出国产Nd:YAG透明陶瓷在1064nm处的损耗系数约为0.116cm-1.利用激光二极管双泵浦国产Nd:YAG透明陶瓷,实现连续波最大输出功率为10.0W,相应的光-光效率为22.2%,这一结果是利用国产Nd:YAG陶瓷实现的最高功率激光输出.

关键词: 激光技术 , 固体激光器 , Nd , YAG透明陶瓷

轴流风扇叶片导叶作用的研究

郑国胜 , 戴韧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叶片导叶对轴流风扇性能的影响.通过与普通开式轴流风扇比较,分析了叶片导叶对内部流动作用的机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叶片导叶的安装位置将影响轴流风扇气动效率,安装叶片导叶不能提高风扇静压升,但是在压力面安装时能有效地减小风扇叶顶泄漏流与主流的掺混损失;在设计流量下,压力面安装叶片导叶使泄漏涡的作用范围较小,涡核更靠近吸力面;吸力面安装叶片导叶弱化了泄漏涡的强度但没有减小泄漏涡的作用范围.

关键词: 轴流风扇 , 叶片导叶 , 叶顶泄漏涡 , 数值模拟

长期演进上行随机接入接收算法研究

许梦 , 延凤平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5.020

在长期演进(LTE)上行随机接入中,接收对前导的检测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由于前导序列较长,传统的接收算法运算量较大.为了减小接收算法的运算量,引入降采样,对传统的接收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接收算法运算量大大减少.以格式0为例,在一个计算周期内,改进后的算法运算量是改进前运算量的1/120.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前后的接收算法在检测性能上差别较小.在不同的信道环境下,经过改进后的算法仍然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关键词: 光通信 , 随机接入接收算法 , 降采样 , 前导检测 , 虚警率 , 漏检率

等效淬距离的计算方法新探

张亚红 , 潘健生 , 沈甫法 , 钱初均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0.01.009

提出用计算软件求等效淬距离的方法.首次提出了淬透性敏感区间的概念;计算机模拟了长圆棒一维和淬试样二维的非线性瞬态温度场;以淬透性敏感区间内的冷却时间相同为冷速判据,得出了直接计算等效淬距离的算法;并按圆棒的直径分段回归了等效淬距离与圆棒直径、淬火烈度的关系式.用等效硬度法对推出的分段等效淬距离公式进行了校验.

关键词: 等效淬距离 , 淬透性敏感温度区间 , 温度场 , 机算机模拟

叠氮基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与表征

王晓 , 柴春鹏 , 罗运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2,2-二羟甲基丙酸缩聚为羟基超支化聚酯,羟基先后经磺酰化改性和叠氮基取代后得到叠氮基超支化聚酯。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凝胶色谱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确认;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产品进行了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表征。结果表明:叠氮基超支化聚酯的支化度为0.45;热分解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叠氮基热分解(249.4℃)和主链热分解(35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2℃。

关键词: 叠氮基超支化聚酯 , 叠氮增塑剂 , 含能增塑剂 , 超支化聚酯改性

结构钢淬曲线预测新方法

金满 , 连建设 , 江中浩

金属学报

本文提出了淬曲线预测新方法。淬试样硬度分布模型采用了含有待定参数的解析函数。此待定参数是钢的淬透性系数,而不是已有文献中讨论的合金元素的淬透性系数。淬透性系数的大小直接决定淬曲线的递减速率。因此,淬曲线的计算预测问题转化成淬透性系数的求解。在淬试验标准状态下,淬透性系数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用分部逼近法建立了结构钢淬透性系数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式。将计算获得的淬透性系数代入到硬度分布模型对淬曲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曲线与试验值吻合很好。

关键词: 淬曲线 , hardenability coefficient , chemical composition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0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