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提高电弧喷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新工艺

雪峰 , 朱张校 , 王昆林 , 张晓宣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1.05.008

介绍一种新型电弧喷涂技术--粉末复合电弧喷涂技术.运用粉末复合电弧喷涂技术对轴类零件和轴承座内孔进行喷涂.在喷涂前,对轴类零件粗车螺纹并进行挤压,使基体表面形成钩子形状,增加喷涂层和基体的机械结合力;对轴承座内孔进行堆焊,将大表面分割成小表面,减少了喷涂层收缩时形成的裂纹,提高了喷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这两种方法适合大型轴类零件的表面强化和修复.

关键词: 电孤喷涂 , 涂层 , 结合强度 , 表面处理

粉末复合电弧喷涂层耐磨性能研究

雪峰 , 朱张校 , 王昆林 , 丁莲珍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2.02.007

为了提高材料的耐磨、耐蚀性能,并降低生产成本,开发了粉末复合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分别用普通电弧喷涂和粉末复合电弧喷涂制备涂层,通过使用金相显微镜、摩擦磨损试验机、表面形貌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显微组织及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与钢件对磨(干摩擦)时,粉末复合电弧喷涂层与普通电孤喷涂层相比,摩擦系数稍低,粉末复合电弧喷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更好的耐磨性.

关键词: 电弧喷涂 , 粉末复合电弧喷涂 , 磨损

雪峰弧形构造带金矿类型及分布特征

苏康明 , 曾勇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04.005

文中从总结雪峰弧形构造带内各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入手,提出一个简明的金矿床分类方案,将区内金矿床类型分为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2个大类,石英脉型金矿又分为顺层与切层石英脉型2个亚类,蚀变岩型金矿分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与破碎蚀变砂岩型3个亚类,并阐述了不同类型的金矿与不同的地层岩性及构造组合之间的关系,以期指导区内金矿床勘查及开发工作.

关键词: 矿床分布 , 金矿床类型 , 石英脉型 , 蚀变岩型 , 雪峰弧形构造带

雪峰山中段控矿构造特征及其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赵建光 , 舒玲 , 符海华 , 宋维国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3.05.003

雪峰山中段处于扬子微板块与华南褶皱系过渡地带,是近年确立的湖南找金的重点区域.区内NE向深大断裂构造以导矿为主,局部容矿,并总体控制各成矿带分布,次级NW向构造则以容矿为主,并与NE向次级构造复合控制金矿床、矿体的产出,充分显示了构造控矿的层次性和规律性.本文认真分析了控矿构造与金矿化的关系,不同构造层次分别对矿带、矿床、矿体和富矿柱的控制作用,是控矿构造规律方面的一次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 控矿构造 , 金矿 , 控制作用 , 雪峰山中段

湖南雪峰金矿田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赵建光 , 唐卫国 , 谢朝晖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9.004

雪峰金矿田是近年确立的湖南找金的重点区域.该区金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各类异常均反映了金矿化的存在,Au、As是最重要的指示元素,两者吻合程度好.异常与断裂构造控制的矿化形态及产状关系密切,进一步说明该区金矿是以断裂控矿为主.不同化探方法均具一定的找矿效果,所圈定的异常浓度分带清晰,指示作用明显.水系沉积物异常指示了找矿地段;次生晕异常指示了矿带位置及延伸;原生晕异常指示了蚀变矿化带或矿体部位;汞气异常能指示含金断裂破碎带或含金石英脉的存在.充分说明地球化学异常对金矿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关键词: 雪峰金矿田 , 地球化学异常 , 指示意义

冶金青年科技英才

中国冶金

冰,1965年生,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和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所长。

关键词: 科技 , 冶金 , 海洋腐蚀 , 钢铁研究总院 , 高级工程师 , 硕士学位 , 副理事长 , 山东省

贵州毕节石漠化地区洞穴上覆土壤与基岩对滴水元素特征的影响?

李渊 , 刘子琦 , 吕小溪 , 曹洋 , 李开萍 , 覃换勋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9.2016033004

通过对贵州毕节地区两个处于不同石漠化等级条件下的洞穴朝营洞(潜在)与家冲洞(强度)滴水的滴率与元素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分析了各洞穴上覆的土壤、基岩元素,探讨了滴水的元素来源及其石漠化效应.结果表明,朝营洞上覆土壤元素Ca、Mg、Sr含量高于家冲洞;朝营洞滴水Ca2+、Mg2+、Ba2+、Sr2+平均浓度分别为60.81、3.24、0.012、0.085 mg·L-1,家冲洞滴水分别为58.39、2.47、0.01、0.074 mg·L-1;地表石漠化程度越严重,洞穴滴水滴率对大气降雨的响应越敏感,季节变幅越大,滴水元素受到上覆基岩的贡献程度越高;受地表石漠化效应的差异影响,朝营洞滴水元素离子浓度呈现出雨季高旱季低的变化规律,而家冲洞滴水元素离子浓度呈现出雨季低,旱季高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土壤 , 洞穴滴水 , 元素 , 石漠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