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铂-全氟磺酸复合材料的传感性能

, 安逸 , 熊克 , 裘进浩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1xb.20150120.001

为研究铂-全氟磺酸(Pt-PFSA)复合材料的传感特性,首先,测试了在阶跃激励和正弦激励下,Pt-PFSA 复合材料的响应输出电压;然后,采用化学镀方法,将铂原子沉积在由Nafion溶液制备的0.4 mm厚的Nafion阳离子交换膜的两个表面上;最后,考察了含水量对Pt-PFSA复合材料输出电压的影响,预测了正弦激励下PtPFSA复合材料的传感性能,进行了不同频率的正弦激励实验.结果表明:采取保湿措施后,含水量变化导致的输出电压降低幅度低于5%;在阶跃激励信号下,当Pt-PFSA复合材料的应变为0.1%时,输出电压具有时延;给出了Pt-PFSA复合材料的灵敏系数表达式,当正弦激励信号频率为5.9 Hz时,复合材料的灵敏系数为3.555 8 mV/0.2%,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测吻合较好.研究为Pt-PFSA复合材料传感性能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铂-全氟磺酸 , 阶跃响应 , 谐波激励 , 传感性能 , 灵敏系数 , 复合材料

铂型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阻抗分析

, 熊克 , 安逸 , 裘进浩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6.003

通过在溶液浇筑法制备的离子交换膜的表面进行化学镀铂,制备出具有三明治型结构的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其表面和断面形貌以及铂金属含量分布进行表征,并采用电化学阻抗分析方法测试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合实验结果和电极反应动力学理论建立电路模型.实验结果和电路模型分析表明:损坏后试样较正常试样的溶液电阻和电荷传递电阻增大,而双电层电容和Warburg阻抗的数值减小.可见将电化学性能作为评价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驱动性能和传感性能的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智能材料 ,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 电化学阻抗分析 , 电路模型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力电耦合模型

安逸 , 熊克 ,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9.04.010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可逆热力学和纯弯曲理论的力电耦合模型,以描述和预测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力电特性.力电耦合模型的表达形式可简化为含有两个驱动力(电场E和压力梯度▽p)的线性等式,主要依据离子传输、电场作用和弹性变形之间的耦合关系预测IPMC的力电特性;采用纯弯曲理论近似描述了IPMC的受力特征.这个力电耦合模型可解释IPMC材料的驱动特性和传感特性,能较好地预测IPMC在直流激励下的响应,误差在-7%以内.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 力电耦合 , 建模 , 热力学 , 纯弯曲

一种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安逸 , 熊克 ,

材料研究学报

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形貌以探讨制备过程中Pt金属的形成方式;用能谱仪研究了金属Pt在材料中的分布;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测试了材料的部分动态力学性能.以Kerner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 , 动态力学性能 , 梯度分布 , Kerner模型

采用梯度功能方法的IPMC弹性模量改进模型

安逸 , 熊克 ,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梯度功能材料力学方法, 通过改进层合板理论模型来预测材料的力学性能. 将饱和掺杂金属原子的外层作为表面镀层, 将无掺杂的基体作为中间层, 两层之间掺杂的金属原子含量逐渐变化, 作为梯度层;使用EDS方法得到了Pt型金属/离子聚合物复合材料(IPMC)沿厚度方向的Pt原子含量分布, 证明了模型分层的合理性;采用ASTM标准测定了IPMC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弹性性能. 本模型采用Mori-Tanaka方法预测表面镀层和梯度层的弹性性能, 采用梯度力学方法, 最终得到IPMC材料整体的弹性性能. 用本文中模型预测常态下和含水饱和态下的IPMC拉伸性能与实验值相比, 误差分别为0. 69%和-2. 05%;预测常态下IPMC的表观弯曲弹性模量与实验值相比, 误差为-0. 99%.

关键词: 金属/离子聚合物复合材料 , 本构关系 , 梯度功能 , 层合板理论 , 改进模型

用海花天然染料为敏化剂制备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

郝洪顺 , 杨阳 , 秦磊 , 王丽君 , 胡志强 , 刘贵山

人工晶体学报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从海花中提取天然染料,用其作为敏化剂制备了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对天然染料组成进行分析,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不同pH值下的海花染料进行测试,并对其敏化的纳米TiO2太阳电池进行光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海花天然染料主要成分为指甲花醌、木犀草素,次要成分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及芹菜素等;在中性(原始pH值)条件下,在可见光区约420 nm、470 nm、670 nm处有吸收峰,在紫外光区约340 nm处有吸收峰;在碱性条件下,由于指甲花醌、木犀草素、芹菜素等酚羟基质子解离,紫外吸收峰发生红移并且吸收强度增加;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a失去卟啉环中的镁成为脱镁叶绿素,主要吸收峰都在420 nm和670 nm左右;在pH =5时,海花天然染料作为敏化剂制备的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比较好,开路电压为0.39 V、短路电流密度为0.66 mA·cm-2、填充因子为0.60、光电转换效率为0.15%,400nm处IPCE为1.7%.

关键词: TiO2 ,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pH值 , 光电性能

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十年回

陈创天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1.01.004

本文讨论了近10年来我们研究组在探索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方面的经历。这些经历中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成功的一面。成功的一面包括KBBF晶体的发现及最短倍频波的输出(184.7nm),以及最近使用的一种特殊的器件设计,使KBBF晶体能够产生有效的深紫外谐波光输出;KABO晶体的发现及厘米级晶体的获得,有可能使此晶体在Nd∶YAG激光的4、5倍频器件中得到应用。而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能均很优秀的SBBO晶体,却发现结构的完整性有问题,目前还不能得到实际的应用,在今后仍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它。最后,我们虽然已花了10年时间,但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仍旧没有得到理想的解决,还需我们继续努力。由此可见,一个科学问题的认真解决,是需要花非常长的时间。本文希望把我们研究组的近10年来的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以求共勉。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晶体 , 紫外 , 深紫外 , 结构性能关系 , KBBF , KABO

济钢竖炉球团生产30年回

赵忠文

钢铁

回顾了济钢球团竖炉的发展及其主要设备的技术改造,介绍了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 竖炉球团 , 发展 , 回顾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