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王毛球时捷惠卫军董瀚
材料研究学报
通过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方法, 研究了两种渗碳齿轮钢的接触疲劳性能. 结果发现, 渗碳齿轮钢接触疲劳试样失效方式主要为渗碳层的点蚀和剥落. 氧含量较低的Nb微合金化齿轮钢(含0.04%的Nb)中氧化物夹杂数量少、尺寸小, 接触疲劳裂纹起裂较难; 同时, Nb微合金化齿轮钢渗碳层晶粒尺寸小、硬度高, 提高了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阻力,导致Nb微合金化后, 齿轮钢的接触疲劳寿命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case hardening steel
,
microalloying
,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
non-metallic inclusion
,
grain size
孙挺
,
宋仁伯
,
王旭
,
邓鹏
,
吴春京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10 kg真空中频感应炉熔炼铁液,经炉前一次球化及两次孕育处理,真空浇注得到球墨铸铁球.使用电热炉加热磨球到不同的奥氏体化温度,并在不同温度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混合介质中进行连续冷却淬火,后经低温回火得到球墨铸铁磨球.其中,性能最佳的为贝-马-奥球墨铸铁磨球,其显微组织为:球状石墨(体积分数12%左右)+下贝氏体+高碳针状马氏体+残留奥氏体(质量分数16.6% ~ 18.1%).石墨球化率达到92%、球化级别为2级,球墨尺寸级别为9.2级;磨球表面硬度为55~58 HRC,表面与心部硬度差<5 HRC;磨球表层的常温冲击韧性为20.5 J/cm2,心部冲击韧性为25.3 J/cm2,表现出表层高硬度,耐磨损;心部高韧性,抗破碎的性能梯度特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下贝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组织对提高磨球的性能有着显著的作用,而上贝氏体组织则不利于磨球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球墨铸铁
,
贝氏体
,
残留奥氏体
,
连续冷却
,
低温回火
,
性能梯度
周荣华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军用汽车哑光军绿色面漆及其稀释剂的配制,着重探讨了军用汽车哑光军绿色面漆的施工工艺,分析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和聚酯树脂,氨基比、消光粉、分散剂、防沉剂和稀释剂对军用汽车哑光军绿色面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丁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交联剂,氨基比为28.24:10.44时,面漆的综合性能最佳,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关键词:
军用汽车漆
,
哑光
,
军绿色面漆
,
消光粉
,
氨基比
黄文初
中国冶金
山东莱芜钢铁集团公司棒材厂在开发无孔型轧制工艺过程中,设计应用了可调组合式滑动进口导卫装置,并对滚动进口导卫进行了修复改进,保证了无孔型轧制工艺的顺利实施及轧制过程稳定。可调组合式滑动进口导卫装置,导卫内腔尺寸及安装尺寸可调,适应性、共用性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无孔型轧制
,
可调
,
组合式
,
导卫设计
符永宏
,
王浩
,
杨烨刚
,
符昊
,
华希俊
表面技术
目的:研究光纤激光毛化应用于模具表面,改善其摩擦特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变化法,研究激光功率、脉宽、频率、离焦量对毛化形貌的影响规律,分析毛化区域的显微硬度,并对不同形貌的毛化试样和光滑试样的摩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匹配特定的参数,可获得火山口形貌或球冠状形貌。毛化区域的硬度相对基材提高显著,最大提高了近4倍。同时,在模拟冷冲压拉深模具低速重载工况的摩擦实验中,毛化试样的摩擦系数比光滑试样大,同时随着毛化点直径、间距的增大,摩擦系数相应减小。结论激光毛化技术可对材料表面进行改形改性,能够用于优化模具表面摩擦特性。
关键词:
光纤激光毛化
,
毛化形貌
,
显微硬度
,
摩擦特性
杨万国
,
董秀彩
,
李少香
,
张波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0.04.008
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陶瓷材料等材料用量对军绿色隔热降温涂料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多种着色颜料及其复配体系反射率的研究,优选出反射率较好的几种颜料,用它们调制出的军绿色降温涂料作为深色降温涂料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并且其他各项物理机械性能良好.
关键词:
隔热
,
降温
,
军绿色
,
反射率
,
发射率
陈其伟
钢铁研究学报
在分析棒、线材轧机使用的Gx铸造合金导卫辊失效形式的基础上,对不同热处理状态的GJH-2合金和Gx铸造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磨损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将GJH-2合金制成导卫辊在轧机上进行了装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GJH-2合金代替Gx铸造合金制作导卫辊可以大幅度提高导卫辊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GJH-2合金导卫辊的使用寿命是Gx铸造合金辊的16.5倍.
关键词:
导卫辊
,
寿命
,
钢结硬质合金
,
高温磨损
,
特性
赵子强
,
张岩
,
裴悦凯
,
王潇
,
张瑞华
,
赵琳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308
利用光纤激光毛化系统对轧辊进行了毛化试验,研究了激光毛化参数对毛化点阵和粗糙度的影响,并尝试开发了激光无序毛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有序毛化工艺条件下,毛化点尺寸、形态一致,呈现火山口形貌.激光功率、脉冲频率和脉冲占空比对毛化点尺寸有较大的影响,而激光功率、脉冲占空比和侧吹气体流量对毛化粗糙度具有明显的作用.采用脉冲频率调制的方式实现了光纤激光无序毛化工艺.无序毛化后,冷轧线工作辊表面粗糙度约为2.2μm,毛化峰值密度在75 cm-1以上;镀锌线光整机工作辊粗糙度约为3.2μm,毛化峰值密度在85cm-1以上,平均峰值密度达到了95cm-1.所开发的激光无序毛化工艺已应用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
光纤激光毛化
,
有序毛化
,
无序毛化
,
脉冲调制
,
粗糙度
,
峰值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