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低氧气氛下煤粉氧化特性实验研究

金凤 , 邵飞 , 黄新章 , 薛治家 , 徐有宁 , 史俊瑞

材料与冶金学报

摘 要:利用热分析方法,在低氧气氛下进行了高挥发分煤粉的慢速氧化特性实验.借助动力学理论,计算出低温阶段的动力学三因子,结果表明,霍林河褐煤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随着反应过程的深入而增加,3种烟煤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随着反应过程的深入而减小.实验结果表明,小粒径、低升温速率和高氧气体积分数下煤粉易发生氧化自燃.与Ψ(O2)=14%相比较,Ψ(O2)=16%的条件下氧化特性温度的降低值均不超过9℃,如果制粉系统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6%,可以达到高挥发分煤粉的防爆效果.

关键词: 热分析 , 高挥发分 , 粒径 , 升温速率 , 氧气体积分数

过滤燃烧火焰锋面倾斜演变的二维数值研究

史俊瑞 , 徐有宁 , 解茂昭 , 薛治家 , 金凤 , 刘吉堂

工程热物理学报

通过二维双温模型研究过滤燃烧火焰锋面倾斜的演化规律。给定初始倾斜角度(8°),甲烷/空气在当量比为0.2~0.5,流速为0.4~1.2 m/s的范围内,研究倾斜火焰锋面的演变。结果表明,在流速较大时,火焰锋面演化类似于S形的火焰;在流速较小时,火焰锋面演化为特征火焰。分析表明,形成以上火焰的原因是由于初始倾斜火焰在燃烧器中径向不同位置的传播速度不同。数值计算捕捉到了倾斜火焰发展的基本形态。

关键词: 多孔介质 , 倾斜火焰 , 过滤燃烧 , 数值研究

三维辐射直接交换面积的简化计算

金凤 , 陈海耿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9.03.015

考虑参与介质的散射作用,给出三维散射介质中辐射直接交换面积的广义对称性以及以形心距为线索的辐射直接交换面积的简化计算方法,模拟计算了含有散射介质的三维系统辐射直接交换面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忽略介质散射作用的简化描述相比,容积单元-容积单元的辐射直接交换面积增大,表面单元-表面单元的辐射直接交换面积降低.

关键词: 散射 , 辐射直接交换面积 , 数值模拟

考虑炉气散射特性的加热炉内辐射换热分析

金凤 , 陈海耿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0.01.016

考虑加热炉内燃烧产物的散射作用,借助辐射换热网络分析法,给出了吸收、发射和散射介质中炉膛系统黑度及辐射换热的基本公式,模拟计算了散射介质中系统黑度的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忽略介质散射作用的简化描述相比,散射使得系统黑度值降低,炉膛总换热强度减弱.介质的散射作用越强,忽略介质散射导致的误差越大.

关键词: 辐射换热 , 散射 , 系统黑度 , 加热炉

均匀散射介质参与体系辐射换热分析

金凤 , 陈海耿 , 李国军 , 吴彬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7.04.012

在辐射换热网络法基础上,定义了容积散射热阻并导出其表达式,区别容积辐射体对不同表面段的发射率及逸散系数,分析了均匀散射介质参与辐射换热时空间热阻的变化,并绘制出散射介质参与的三元体系辐射换热网络图.介质的散射使得容积段与表面段之间的总热阻增大,因而削弱了容积段与表面段之间的辐射热交换.

关键词: 辐射换热 , 容积散射热阻 , 发射率

多孔介质燃烧-换热器NOx排放的二维数值研究

史俊瑞 , 解茂昭 , 徐有宁 , 金凤 , 薛治家

工程热物理学报

通过二维单温模型,考虑甲烷燃烧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数值研究多孔介质燃烧-换热器内的燃烧、传热和NO排放规律.研究主要工作参数过量空气系数和燃烧器功率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和功率对NO排放有显著的影响.功率一定时,过量空气系数由1.12增大到1.42时,NO体积分数由3.9E-5减少到1.8E-5.随着功率的增大,NO的排放呈线性增长.在宽广的工况范围内,数值预测与实验值取得了定性的一致.

关键词: 多孔介质 , 燃烧-换热器 , 氮氧化物 , 数值研究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发展现状及环保优势

金凤 , 陈海耿 , 李国军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4.02.016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是一种先进的洁净煤发电技术, 它具有高效和低污染等特点,并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动力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展现状及其优越的环保性能.

关键词: 洁净煤技术 ,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 环境保护

矿柱置换技术在金凤公司的应用

王庆军 , 孙国飞 , 张军胜 , 迟庆来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7.007

介绍了国内黄金矿山空场采矿法回采残留矿柱及采场顶板管理状况,分析了混凝土人工矿柱置换矿石矿柱的可行性.针对金凤公司采场残留矿柱及回采条件,进行了混凝土人工矿柱技术参数的设计和施工.应用实践表明,采用混凝土人工矿柱置换矿石矿柱,不仅可充分回收有限资源,同时可保证采空区的稳定,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延长企业服务年限的目的.

关键词: 矿石矿柱 , 混凝土人工矿柱 , 置换技术 , 定向抛掷爆破

金凤公司1号矿体试验采场稳定性及地压控制的实践

宋世生 , 王志学 , 郭树林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8.005

采场地压控制是空场采矿法开采工艺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金凤公司工程地质调查和岩体稳定性综合评价,提出合理的地压控制措施,优化采场结构参数和采场支护方法,并通过回采期间地压监测,确保了采场安全.

关键词: 空场采矿法 , 采场稳定性 , 地压监测 , 地压控制

青城子矿田金凤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刘恒刚 , 陈贺 , 周传勤 , 郑廷 , 李太阳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4.005

阐述了青城子矿田金凤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并对成矿机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了火山喷流沉积变质地层是成矿基础,韧-脆性剪切构造是控矿条件,岩浆热液提供了成矿物质及热动力,是成矿关键.因此,金凤金银多金属矿床属火山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加型矿床.

关键词: 金凤金银多金属矿床 , 韧-脆性剪切构造 , 火山喷流作用 , 岩浆热液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