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586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固相萃取-超过滤-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织纹螺中的河豚毒素

, 贾玉珠 , 朱宝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6.026

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织纹螺中河豚毒素的分析方法.匀质后的样品用0.03 mol/L乙酸溶液提取,水浴加热10 min,用Sep-Pak 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再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 000的超滤管过滤.采用Insertsil ODS-3色谱柱分离,以含有30 mmol/L七氟丁酸的甲酸铵溶液(1 mmol/L)-甲醇(体积比为99∶1)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以保留时间河豚毒素的二级质谱特征碎片离子予以定性确证.结果表明,在此分析条件下,可将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分离,在0.01~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为计)为2 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2.5%~80.4%,相对标准偏差为4.48%~8.87%.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在赤潮后所采集的织纹螺样品中检出了河豚毒素.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法 , 固相萃取 , 超过滤 , 河豚毒素 , 织纹螺

关于西气输管线钢管的若干问题

李鹤林 , 冯耀荣 , 霍春勇 , 马秋荣

中国冶金 doi:10.3969/j.issn.1006-9356.2003.04.010

介绍了西气输管道工程概况,从国际上天然气管道的发展趋势相关研究结果论述了西气输管道输送压力钢级选择、管型选择、材质选择及断裂控制等问题.最后介绍了西气输用X70针状铁索体型管线钢螺旋缝埋弧焊管的研究开发批量生产情况.

关键词: 西气 , 高强度管线钢 , 螺旋缝埋弧焊管 , 针状铁索体 , 断裂控制

鞍钢烧厂厚料层烧结配碳配矿研究

王常秋 吴铿 侯恩俭 付平 何海熙 万鹏

钢铁研究学报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目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烧厂生产的原料配比为基础,采用赤浮精矿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配碳量配矿进行600 mm、650 mm700 mm料层烧结杯试验,分析了3种配碳量、2种配矿以及料层厚度对烧结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烧厂料层厚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赤浮精矿 烧结试验 配碳量 技术经济指标

鞍钢烧厂厚料层烧结配碳配矿研究

王常秋 , 吴铿 , 侯恩俭 , 付平 , 何海熙 , 万鹏

钢铁研究学报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目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烧厂生产的原料配比为基础,采用自产精矿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配碳量配矿进行600、650700mm料层烧结杯试验,分析了700mm料层中3种配碳量、2种配矿以及料层厚度对烧结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烧厂料层厚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自产精矿 , 烧结杯试验 , 配碳量 , 技术经济指标

川气送管道内腐蚀调查分析

尹恒 , 董华清 , 原徐杰 , 陈维 , 王方 , 李爱莲

腐蚀与防护

为了调查川气送管道内的腐蚀状况,根据相关标准 NACE SP0110-2010对管道的内腐蚀环境参数进行了调查,并对管道内积水来源、水露点、管道临界角清管作业进行了主要的分析。结果表明,川气送管道已经发生了内腐蚀。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 内腐蚀 , 水露点 , 管道临界角

成灰温度对准煤灰理化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付子文 , 王长安 , 车得福 , 翁青松

工程热物理学报

将3种新疆准4种对比煤种在不同温度下制灰,研究了成灰温度对灰理化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准煤的积灰结渣特性.研究表明:灰分量、灰成分、灰熔融性、灰挥发特性均与成灰温度密切相关,成灰温度过高会导致碱金属挥发,过低则灰中含有可燃成分.过高或过低的成灰温度均不能准确反映准煤灰的理化特性,655℃ 成灰温度比较适合准煤.提出了采用ST与碱金属含量相结合的结渣判定方法,提高了准煤结渣判别的准确性.

关键词: , 成灰温度 , 碱金属 , 灰熔融性 , 灰成分

日电源厂纯水制备系统设计总结

程振华 , 高常庆 , 张桂霞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1998.02.011

总结了日电源厂纯水制备系统设计,阐述了高矿化度原水制取纯水工艺选择的要素,以及电渗析-离子交换联合脱盐系统应用于高矿化度原水制取纯水工艺的可行性经济性.

关键词: 纯水 , 离子交换 , 脱盐 , 电渗析 , 阳床 , 阴床 , 混床

煤沾污结渣特性研究

王礼鹏 , 赵永椿 , 张军营 , 姚斌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煤易着火、燃尽率高,是优良的动力用煤,但高水分、高碱金属含量特性导致其在锅炉燃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沾污结渣.系统采集燃用准煤比例约为75%的新疆某电厂1#炉各部位灰渣样,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仪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对灰渣样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钠在烧结灰块中的沉积多于浮灰,整个烟气流程中,中温对流受热面(500~700℃)上的灰渣中钠含量最高;灰渣的矿物组成包括常见的强沾污性的硫酸钙,同时还含有钠长石、钠铁硫酸盐钠钙铝硅酸盐.

关键词: , 沾污结渣 , 矿物质 ,

青藏高原缘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

范军 , 朱介寿 , 江晓涛 , 吴朋 , 杨宜海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9727.2015.06.13

青藏高原缘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的研究是认识该区域地壳上地幔的构造形变及高原内部物质向东运移的重要手段。通过搜集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站野外临时地震台站记录的观测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成像方法对青藏高原缘深部结构研究。研究结果揭示:青藏高原缘的地壳厚度比四川盆地的地壳厚度大10~20 km;在青藏高原缘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莫霍面处存在大幅度的垂向错断变形。从青藏高原缘到四川盆地,岩石圈与软流圈分界面(LAB)显示出深度逐步增加、410 km 间断面深度则有变浅的趋势。在地壳的下界面 LAB 界面间以及 LAB 界面与410 km 间断面间也存在多条不连续的分层。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的 LAB 界面的下方都有明显的低速层分布,但它们之间存在差别,四川盆地的 LAB 界面的下方低速层分布较为完整,而青藏高原缘 LAB 界面下方的低速层分布中可见离散的高速块体分布。青藏高原缘与四川盆地深部结构的明显差异,体现了该地区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复杂性。

关键词: 青藏高原 , 接收函数 , 共转换点偏移叠加 , 岩石圈 , 软流圈

煤热解过程中钠的迁移规律研究

王文慧 , 贾宝玉 , 姚洪 , 李显

工程热物理学报

新疆准煤中钠含量较高,在热转化利用过程中会造成设备的腐蚀、积灰结渣等问题.本文通过煤的逐级萃取热解实验,考察了准煤热解过程中钠的迁移转化规律.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准煤中的钠以水溶钠为主,约占60%~70%.热解过程中钠的形态发生转变,温度低于700℃时钠主要是以有机钠的形式释放,温度升高,原煤水洗煤中可溶钠向不溶钠转化.

关键词: , 热解 , 钠的形态变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58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