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淞
,
石倩倩
,
李彩霞
,
张孝松
硅酸盐通报
氧化亚铁微螺菌和喜温嗜酸硫杆菌是浸矿细菌的一种两种常见的浸矿细菌,为了测定重金属镍离子对它们活性的影响,设置了不同浓度镍离子的摇瓶实验,在温度为45℃,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开展实验.结果表明:镍离子浓度在小于2g/L时,氧化亚铁微螺菌和喜温嗜酸硫杆菌的活性不受影响;镍离子浓度在4 g/L时,细菌的活性受到影响,活性降低,但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还可以继续生长;镍离子浓度大于8g/L时,细菌几乎不生长.
关键词:
氧化亚铁微螺菌
,
喜温嗜酸硫杆菌
,
活性
,
镍离子
丁建南
,
朱若林
,
康健
,
张成桂
,
吴学玲
,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自云南酸性热泉水样中分离出一株中度嗜热硫氧化菌YN12.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证明,该菌株归属于喜温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重金属抗性实验表明,YN12菌株对3CdSO4-8H2O具有超强抗性,其最高初始Cd2+耐受浓度达4.8 g/L.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3CdSO4-8H2O浓度,其最终Cd2+耐受浓度可达31.5 g /L(相当于3CdSO4-8H2O 210 g/L).在该最终Cd2+耐受浓度下,经过连续3代的适应性生长,YN12菌株的生长速度和硫氧化活性均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关键词:
喜温嗜酸硫杆菌
,
YN12菌株
,
镉抗性
,
最高耐受浓度
薛光
,
王俊杰
,
于永江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12
针对云南某金矿矿石的特征,拟定了一个提高氰化浸出率的工艺方法,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氰化浸出时加入一种高效助浸剂,可有效地提高金的浸出率到93.75%,比现场提高了14%,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氰化
,
金浸出率
,
助浸剂
李红
,
苟立
,
冉均国
功能材料
研究根据提高云母层间结合强度的构想,研制以钙云母为主相可切削微晶玻璃.以钙云母和氧化锆为主相的微晶玻璃,具有棒状、长径比大、相互交错的晶粒;强度184MPa,断裂韧性2.17MPa@m1/2,比目前临床用VITA提高了一倍,切削性能优良;材料的断裂和加工断口主要是云母层间的解理断裂和准解理断裂;故切削面光滑,易于保证加工的精度.同时说明提高云母层间结合强度是此类材料增强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
微晶玻璃
,
显微结构
,
可切削性
,
解理断裂
王小生
,
张福生
,
陈贵民
,
栾礼香
,
王庆德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513
鉴于目前抱伦金矿使用氰化钠所带来的安全、环保等压力,研究使用无(低)毒环保的浸金药剂及浸金工艺是十分必要的.在全泥炭浆提金工艺条件下,对喜金牌新型环保提金药剂浸金小型试验及工业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喜金药剂与氰化钠的浸出效果基本一致,工业试验中金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5 %以上,且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全泥炭浆
,
新型提金剂
,
氰化钠
,
浸出
,
环保
赵若飞
,
刘兵
,
戴干策
,
胡春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原子自由基转移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大分子偶联剂,即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γ-甲基丙烯酸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共聚物,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可控.这种大分子偶联剂用于云母的表面处理,能显著提高云母填充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电镜观察表明大分子偶联剂有效地改善了云母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可以通过对大分子偶联剂分子结构的调节,实现对云母与基体界面结构和性能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云母填充聚丙烯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大分子偶联剂
,
云母
,
聚丙烯
,
界面
赵超亮
,
刘立柱
,
翁凌
,
丁军
,
金镇镐
,
赫兟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11.01.014
通过添加导热填料对云母胶进行改性,制备出具有较高导热性的胶粘剂.通过测试胶粘剂的导热系数、介电性能,电绝缘性能,系统研究了导热填料的用量、粒径、形状、晶型、种类等因素与胶粘剂导热系数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导热填料的最佳用量为32%(体积分数);云母胶的导热系数均随着所掺杂粉体粒径的增大而提高;相比于微孔形SiO2,球形SiO2对云母胶导热系数提升较高;在相同条件下,5μmBN和α-Al2O3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云母胶热导率;相比于y-Al2O3,α-Al2O3,对云母胶导热系数提升较高.
关键词:
高导热
,
填料
,
胶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