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舟
,
白晶
,
张伟
,
杨直
,
王屹山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9.04.005
报道了高重复频率全光纤被动锁模飞秒激光产生的实验研究,采用全光纤环形腔结构和非线性偏振旋转可饱和吸收被动锁模机理实现了100 MHz级掺铒光纤锁模飞秒激光的稳定运转,最高重复频率为99.91 MHz,光谱带宽为25 nm,中心波长为1570 nm,脉宽最短为194 fs,实验同时研究了在不同重复频率下的全光纤被动锁模激光器运转动力学特性.研究为高重复频率飞秒光纤激光器在光频梳产生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高集成、高稳定超快光源技术途径.
关键词:
激光技术
,
高重复频率
,
全光纤
,
飞秒激光
赵永椿
,
张军营
,
王宗华
,
李扬
,
丁峰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小龙潭电厂飞灰及不同密度级的分选灰的矿物学和颗粒微区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高钙飞灰中的含钙矿物主要包括石灰,硬石膏,钙黄长石,镁黄长石和氢氧钙石;同时含有少量斜硅钙石,方解石,钙铁石,陨硫钙石,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不同密度级分选灰矿物组成和微区特征差异很大.石英、莫来石主要存在于低密度级飞灰;石灰、硬石膏在漂珠中明显富集;斜硅钙石和钙铝榴石主要存在于沉珠中;含铁矿物赤铁矿,磁铁矿以及钙铁石在重灰和沉珠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漂珠和轻质灰.
关键词:
高钙飞灰
,
密度分选
,
矿物学
,
微区特征
,
煤燃烧
江光裕
,
陈凤英
,
肖慧荣
,
柴明钢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0.02.013
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对飞秒脉冲在高非线性光纤中超连续谱(SC)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脉冲峰值功率,脉冲宽度及初始频率啁啾对超连续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峰值功率,脉冲宽度以及初始啁瞅对超连续谱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脉冲峰值功率逐渐增大,超连续谱随之愈宽(-20 dB处谱宽从170 nm展宽到400 nm以上),平坦度愈好.与之相反,脉冲宽度逐渐增大,超连续谱展宽范围减小,其平坦度也逐渐劣化;初始负啁啾有利于脉冲SC谱的展宽而正啁啾使脉冲SC谱的展宽受到一定抑制.进一步研究表明,适当的峰值功率超短啁啾脉冲在高非线性光纤传输时,得到没有泵浦成份残余的超宽且平坦超连续谱.
关键词:
光通信
,
高非线性光纤
,
超连续谱
,
啁啾
中国材料进展
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测试了室温轧制高纯铝的微取向分布,提出了表征亚结构定量信息的概念并开发了分析软件,研究了亚晶的尺寸及其平均取向差的定量特征.结果表明,平均取向差(θcry)小于15°的亚晶数量占95%以上,其平均直径约6μm~7μm,随亚晶平均取向差增大,亚晶平均尺寸增大;亚晶尺寸与其自身平均取向差和周围亚晶平均取向差的平均值(θenv)有关,当θcry/θenv>1时,其尺寸大于周围亚晶尺寸的平均值;反之也成立.
关键词:
高纯铝
,
轧制
,
取向
,
亚结构
,
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
吴勃
,
周明
,
李保家
,
蔡兰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4.029
提供了一种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高粘附超疏水薄膜的方法。利用飞秒激光结合水热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高粘附超疏水薄膜。先在高真空环境下,用能流密度2.4 J/cm2的飞秒激光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出微米级周期性锥状钉结构;然后采用水热法在已经溅射了一层 ZnO 种晶层的不锈钢微结构表面制备出ZnO 纳米杆薄膜,形成微米级锥状钉结构与ZnO 纳米杆相结合的双尺度微纳结构。SEM和 XRD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 ZnO 晶体。这种双尺度结构表面的表观接触角为160.2°,同时对水滴具有高粘附性。根据建立的微结构几何模型和假定的润湿状态,给出了接触角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关键词:
飞秒激光
,
水热法
,
高粘附超疏水
,
ZnO
,
不锈钢
孙志平
,
沈保罗
,
高升吉
,
王均
,
黄四九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3.03.012
研究了亚临界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高铬白口铸铁组织转变、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铸态组织中含有大量残留奥氏体的高铬白口铸铁,在500~650 ℃之间进行热处理,其中的残留奥氏体在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会转变成马氏体而造成高铬铸铁硬度升高.在适当的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下,高铬白口铸铁能得到最高的硬度,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都会导致其硬度下降.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亚临界热处理高铬白口铸铁的耐磨性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
高铬白口铸铁
,
亚临界处理
,
马氏体相变
,
硬化
,
耐磨性
郑莹
,
高灿柱
,
刘春花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06.022
准确测定电镀液中添加剂的含量,对排除电镀故障及提高镀液质量有指导作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pH值、无机盐等对高硫镍镀液中苯亚磺酸钠吸光度的影响,建立了测定镀液中苯亚磺酸钠浓度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工业电镀高硫镍电解液中苯亚磺酸钠浓度的现场分析.
关键词:
测定
,
电镀镍
,
高硫镍
,
添加剂
,
苯亚磺酸钠
王均
,
孙志平
,
高升吉
,
刘浩怀
,
沈保罗
,
黄四九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4.06.002
主要研究了高铬铸铁磨球采用亚临界处理工艺时的组织转变和性能变化,用X衍射、扫描电镜、磁性法和硬度测定法分析了它的硬化机制.研究表明,在亚临界处理过程中,铸铁基体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会析出二次碳化物并在冷却过程中转变为马氏体,出现二次硬化现象,使其硬度上升.在适当的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下,能得到最高的硬度,即用亚临界处理的磨球能达到常规热处理的性能,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高铬铸铁
,
磨球
,
亚临界处理
潘自维
,
郑诗礼
,
王中行
,
王少娜
,
杜浩
,
张懿
,
谢华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2.001
根据高铬型钒渣物相特征,采用NaOH亚熔盐液相氧化法提取高铬钒渣中的钒铬,实现钒铬的高效低成本低温同步提取.系统考察NaOH亚熔盐体系反应温度、碱矿质量比、搅拌转速等工艺参数对钒渣分解过程的影响,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220℃,NaOH浓度85%,碱矿比10∶1,搅拌转速950 r/min,常压通氧气流量1 L/min,反应时间6h;钒、铬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实现了高铬钒渣中钒铬共提,为高铬型钒渣中钒铬的同步提取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实现了钒渣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
高铬钒渣
,
亚熔盐
,
液相氧化
,
钒铬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