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265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基于酚醛树脂的碳/碳复合材料在高温分解过程的微结构演变

张亚妮 , 徐永东 , , 张立同 , 成来飞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1.006

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碳/酚醛树脂预制体,再经高温碳化得到开气孔率为27%、密度约1.27 g/cm3并具有预期孔隙结构的碳/碳复合材料.研究了200~900℃预制体转化为碳/碳复合材料过程中,材料的密度、开气孔率、失重率、以及内部微观结构随温度的变化.分析了材料在高温分解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酚醛树脂主要在400~700℃大量分解,其分解速率约为其余温度范围的4倍,该温度范围失重率增加了14%、开气孔率增加了18%.在高于400℃时形成大量裂纹与孔隙,随着温度升高裂纹增多并进一步扩展,900℃碳化后形成一种连通的特征性微观裂缝网格模式.高温分解后碳/碳复合材料中总孔容约0.17 cm3/g,其中81%的孔隙半径在122.190~2.440μm范围内.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 酚醛树脂 , 微观结构 , 高温分解

扭曲向液晶盒工作特性研究

李新贝 , 张方辉 , 牟强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6.01.007

利用VISUAL LCD对扭曲向液晶盒的透过率-电压特性、对比度-视角特性、透过率-视角特性及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详细分析了液晶盒参数、液晶材料参数、外加电压对液晶显示器特性曲线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影响对比度、视角、动态响应特性的因素及如何提高响应速度使其满足视频图像显示的需要;研究发现该常白型显示模式基本无色散,并具有较大的视角、良好的透过率和对比度特性,适用于高品质显示.

关键词: VISUAL LCD , 扭曲向液晶盒 , 对比度 , 电光特性

940nm功率阵半导体激光器

曲轶 , 薄报学 , 高欣 , 张宝顺 , 张兴德 , 石家纬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0.03.036

利用分子束外延生长方法生长出InGaAs/GaAs应变量子阱材料.利用该材料制作出的应变量子阱阵半导体激光器准连续(500μs,100Hz)输出功率达到27W(室温),峰值波长为939~941nm,并分析了影响阵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因素.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 , , 半导体激光器

有序Bi4Si3O12微晶结构特征分析

张争光

硅酸盐通报

在常压下使用烧结法制备了具有有序结构的Bi4Si3O12微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生成样品的物相,通过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Bi4Si3O12晶体微观形貌.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法分别对晶粒夹角进行了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在一个稳定的硅酸铋晶中晶粒成对分布.在一个晶行的一侧,晶粒取向和该晶行发育方向之间的夹角服从正态分布.晶行一侧的晶粒取向夹角的大小范围为53.9°~68.9°.一个稳定晶行一侧的平均晶粒夹角和晶粒尺寸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如果稳定晶行一侧的平均晶粒夹角超过稳定晶中晶粒夹角范围的最大值(68.9°),对应侧的有序的晶结构将会被破坏.然而,一侧有序结构的局部湮灭过程不会对晶行另一侧的有序结构产生任何影响.

关键词: Bi4Si3O12 , 结构 , 晶粒夹角 , 湮灭

输出重复频率脉冲的D型双包层掺Yb3+光纤放大器

郭明秀 , 王春雨 , 孔勇 , 陆雨田 , 陈卫标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4.009

利用5 m长的D型双包层掺Yb3+光纤,采用声光调制锁模信号系统,实验上成功研制出输出320 MHz的重复频率脉冲的光纤放大器,得到了20 dB的增益输出,输出激光波长1064 nm,输出平均功率1.02 W,该光纤放大器可作为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发射源.整个实验系统装置由作为信号源的特重频脉冲激光器、作为放大环节的光纤放大器和绿光倍频三个部分组成,另外对光纤放大器自激振荡谱线的各影响因素做了一些相关的实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激光技术 , 光纤放大器 , 重复频率 , 声光锁模激光器 , 自激振荡

快速双折射率向相液晶的分子设计与模拟计算

何军 , 张然 , 鲁兴海 , 宣丽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9.01.004

当前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还不能满足校正大气湍流频率(>40 Hz)的要求,这主要受限于LCOS器件的响应速度(10~20 ms)和位相调制量超过1λ的系统要求.研制新型快速双折射率向相液晶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案.本文从分子结构上探讨了影响液晶粘度和双折射率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两种低粘度、双折射率的液晶分子.通过使用AM1半经验量子化学算法进行了模拟计算,预测了所设计的液晶材料的Δn和Δε值.模拟结果说明,这两种结构的液晶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自适应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 快速 , 双折射率 , , 液晶

山西兴寨金矿田成矿机理研究:来自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彭南海 , 邵拥军 , 刘忠法 , 汪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山西繁峙县兴寨金矿田位于晋东北地区NW向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中.以兴寨、辛庄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分析本区关键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及其演化,进而开展矿田成矿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构造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规模较大的NW向区域性张性大断裂为本区的控岩、导矿及配矿构造,次级NNW向压-张扭性断裂裂隙为容矿构造,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构造是成矿最重要的控制因素.S、Pb、H、O同位素组成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宏观地质特征表明,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引起CO2、H2S等的逸失,含金络合物稳定性遭受破坏,导致Au的大规模沉淀,流体的沸腾是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兴寨金矿田 , 关键控矿因素 , 成矿物质 , 成矿流体 , 演化 , 成矿机理

弯曲型向相液晶研究进展

杜琼 , 游红军 , 汪晓燕 , 张智勇 , 戴志群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12606.0719

弯曲型向相液晶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具有特殊光电性能的液晶材料.这类液晶分子具有独特的弯曲形状,表现出不同于棒状液晶的优良特性;但这些弯曲型向相液晶分子普遍存在着熔点,易出现宽温近晶相的问题.文章对以取代间苯二酚、萘环、噁二唑环等为中心环,酯键、碳(氮)氮双键等为桥键的弯曲型向相液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性、研究进展以及侧位取代对液晶性能的影响做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 弯曲型 , , 液晶

PDP 驱动芯片能量恢复效率模型

华国环 , 刘清惓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6.0989

为了分析 PDP 驱动芯片的能量恢复效率,提出了2种分析模型.DPLD(double-channel p-type lateral extended drain MOS)管是驱动芯片中能量恢复电路的核心元器件.CRC(电容-电阻-电容)等效电路模型适用于漏电流能力较弱的 DPLD 管;VCCS(压控电流源)模型适用于漏电流能力较强的 DPLD 管;测试结果显示 CRC 和 VCCS 模型都具备较高的精度,模型误差分别是2.26%和4.04%.CRC 模型揭示了影响驱动芯片能量恢复效率的因素有3个,分别是:充电时间、沟道电阻、负载电容.2种模型分析的对比结果表明,沟道电阻对驱动芯片的能量恢复效率影响很大,使用较小沟道电阻的 DPLD 管可以显著提高 PDP 驱动芯片的能量恢复效率.CRC 和 VCCS 模型可用于精确预测驱动芯片的能量恢复效率.

关键词: 分析模型 , PDP驱动芯片 , DPLD管 , 寻址功耗 , 能量恢复效率

相液晶热光效应的实验研究

王伟 , 李国华 , 郝殿中 , 薛冬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3.06.006

通过研究向相液晶BL-009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探讨了向相液晶的热光效应.测出了温度在20~100℃,入射光波长为630nm时液晶的双折射率随温度变化关系曲线,讨论了液晶双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液晶 , , 热光效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26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