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37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接枝型偕胺肟树脂/SiO_2功能复合微粒的制备

, 保娇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269

用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微米级硅胶进行了表面化学改性,采用溶液聚合法,在改性硅胶微粒表面接枝丙烯腈(AN),制备了接枝微粒PAN/SiO_2.用盐酸羟胺对接枝PAN进行偕胺肟 (AO)化转变,制得了接枝有偕胺肟树脂(PAO)的复合型功能微粒PAO/SiO_2.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A)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技术,对接枝微粒PAN/SiO_2以及功能微粒PAO/SiO_2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条件对AN的接枝聚合过程及对PAN的偕胺肟化转变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宜的接枝聚合条件为: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5%,反应温度为75 ℃.接枝聚合5 h可制得接枝度为0.14 g/g的接枝微粒PAN/SiO_2.受偕胺肟基团空间位阻的影响,PAN的偕胺肟化转变反应不能进行彻底,适宜的PAN/SiO_2偕胺肟化转变反应条件为:介质pH值为6~7,温度70 ℃,反应时间4 h.所制得的功能微粒PAO/SiO_2腈基转化率约为78%.

关键词: 丙烯腈 , 接枝聚合 , 偕胺肟树脂 , 硅胶 , 功能微粒

在聚合物微球GMA/MMA表面同步合成与固载卟啉及固载化金属卟啉的催化氧化性能

赵婧 , 保娇 ,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0710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微球GMA/MMA,并通过键合有对羟基苯甲醛(HBA)的改性微球HBA-GMA/MMA与苯甲醛(或取代苯甲醛)以及吡咯间的Adler反应,实现了卟啉在共聚微球GMA/MMA表面的同步合成与固载,制得了因载有苯基卟啉(PP)、对氯苯基卟啉(CPP)、对硝基苯基卟啉(NPP)的功能化微球PP-GMA/MMA,CPP-GMA/MMA和NPP-GMA/MMA.重点考察了影响卟啉同步合成与固载过程的因素.制备了固载有钴卟啉的催化剂,并以分子氧氧化乙苯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苯甲醛取代基的结构、催化剂的酸性和溶剂的极性对卟啉的同步合成与固载都有较人的影响;钴卟啉催化剂对分子氧氧化乙苯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当钴卟啉外环上含有强吸电子基团硝基时,催化剂活性最高.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苯甲醛 , 苯基卟啉 , 固载 , 钴卟啉 , 取代基

核γ谱研究进展

周书华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01.006

近年来, 在7ΛLi核γ谱实验中, 通过基态二重态间自旋翻转M1跃迁能量的测定, 为ΛN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强度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通过对约化跃迁几率B(E2; 7ΛLi 5/2+→1/2+)的测定, 表明7ΛLi中的6Li核心比自由空间中6Li核要小, Λ子的胶样作用引起了7ΛLi核的收缩.

关键词: ΛN自旋-自旋相互作用 , B(E2 , 7ΛLi 5/2+→1/2+) , 核的收缩

溶胶-凝胶法制备疏水性薄膜摩擦性能的研究

万勇 , 张泉 , 李杨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421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铝表面涂覆氧化铝薄膜,再利用长链脂肪酸对氧化铝薄膜进行疏水改性,在金属铝表面构筑了具有较强减摩性能的疏水薄膜。研究了沸水及水合肼溶液处理对氧化铝薄膜表面微纳织构的影响;探讨了脂肪酸分子结构对薄膜静态和动态润湿性的影响,利用球盘式微纳米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薄膜的摩擦性能。结果显示,水合肼溶液处理后的氧化铝薄膜经硬脂酸改性后不仅表现出超疏水性能,而且具有较强的减摩性能。

关键词: 溶胶-凝胶 , , 疏水性能 , 减摩特性

振实密度细银粉的研制

周宇松 , 曹国洲 , 逯庆国 , 侯小宝 , 龚朝辉 , 郭红燕 , 吴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7.05.006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振实密度细银粉的制备工艺;制备的细银粉为球形、表面光洁、无团聚,d90、d50、d10与平均粒径d分别为1.85、0.79、0.34、1.11 μm,振实密度高达4.5 g/cm3.试验结果表明,在银粉的还原生成反应中,溶剂去离子水用量与分散剂用量是其中两个主要的影响振实密度的因素.

关键词: , 超细粉体 , 振实密度 , 正交试验 , 化学还原

()临界火电机组用加管的国产化

李丹 , 程晓农 , 李冬升 , 华杨康 , 邵新中 , 戴起勋 , 刘瑜

机械工程材料

为实现(起)临界火电机组用材料为SA556 Gr.C2的加管的国产化,在分析进口加管材料显微组织和性能关系的基础上,优化了它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并试制出了加管.结果表明:适当调整碳含量在0.17%~0.22%,提高锰含量到0.90%~1.00%,降低正火温度到910~930℃,并适当提高正火冷却速率,可使生产出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得到保证;小批量生产的加管的质量达到了美国ASME标准.

关键词: 超临界 , 加管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固含量Y-TZP悬浮液的流变特性

王浚 ,

无机材料学报

采用聚丙烯酸盐( Na P A A、 N H P A A) 作为分散剂, 制备了固相含量( ~50vol% ) 的 Y T Z P悬浮液研究了分散剂、粉体粒径和固含量对 Y T Z P 悬浮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分散剂的含量为1.8wt% 时对悬浮液有最好的分散效果悬浮液的粘度随粒径的增加而降低, 固含量浆料的流动曲线符合 Bingham 模型同时对分散剂的吸附分散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氧化锆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金属锌表面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性能

万勇 , 王中乾 , 刘义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390

通过简单两步法在金属锌表面构筑疏水薄膜, 锌片首先经N,N-二甲基甲酰胺(DMF)处理在表面构筑微纳结构薄膜, 然后在表面覆盖硬脂酸薄膜以实现疏水.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等手段表征了疏水表面的形成机制和表面形貌, 并利用微纳米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疏水薄膜的减摩耐磨特性. 研究结果发现, 在锌表面形成了一层纳米棒状结构的疏水薄膜, 水的接触角可达155o. 疏水薄膜具有明显的减摩和耐磨特性, 这可归因于DMF处理导致的表面微织构化效应以及脂肪酸自组装薄膜的纳米润滑效应.

关键词: 疏水; 锌; 摩擦; 薄膜

金属锌表面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性能

万勇 , 王中乾 , 刘义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390

通过简单两步法在金属锌表面构筑疏水薄膜,锌片首先经N,N-二甲基甲酰胺(DMF)处理在表面构筑微纳结构薄膜,然后在表面覆盖硬脂酸薄膜以实现疏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等手段表征了疏水表面的形成机制和表面形貌,并利用微纳米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疏水薄膜的减摩耐磨特性.研究结果发现,在锌表面形成了一层纳米棒状结构的疏水薄膜,水的接触角可达155°.疏水薄膜具有明显的减摩和耐磨特性,这可归因于DMF处理导致的表面微织构化效应以及脂肪酸自组装薄膜的纳米润滑效应.

关键词: 疏水 , , 摩擦 , 薄膜

溶胶-凝胶结合铝质耐火浇注料的流变研究

曹枫 , 唐培松 , 陈海锋 , 吕春燕 , 潘国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高温流变仪对溶胶-凝胶结合铝质耐火浇注料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不同剪切速率、剪切时间、测试温度、不同浇注料含水量及浇注料颗粒组成条件下溶胶-凝胶结合铝质耐火浇注料的流变特性变化规律.同时也对溶胶-凝胶结合铝质耐火浇注料的流变特性与其它结合方式的耐火浇注料进行了对比研究.还将耐火浇注料流变性能与其施工流动性进行了联动研究.研究表明传统水泥结合铝质浇注料的流变曲线是宾格汉姆型,而溶胶-凝胶结合铝质耐火浇注料的流变曲线属带屈服应力的假塑性流体.而流变实验结果与浇注料的施工流动性吻合得较好.还基于流变实验结果得出了改善铝质浇注料流变性能的几种方式.

关键词: 浇注料 , 流变性能 , 流动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93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