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117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轧辊、传动轴超声波探伤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3.03.007

通过对轧辊、传动轴裂纹深度检测,分析了裂纹尖端的评判方法与经验.

关键词: 超声波探伤 , 裂纹 , 深度 , 尖端 , 检测

A3钢在氧环境中的微生物腐蚀电化学特性研究

刘建华 , 杨应广 , 李松梅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0.11.017

用交流阻抗法、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A3钢在无菌培养液培养液加硫酸盐还原菌的厌氧体系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简称SRB)参与了A3钢的电化学行为,在SRB参与的腐蚀过程中,SRB加速A3钢的腐蚀,它对A3钢的阳极极化过程影响很大,而对阴极过程影响很小

关键词: A3钢 , 微生物腐蚀 , 硫酸盐还原菌(SRB)

铝铁矿锰铁矿共还原行为的研究

朱德庆 , 薛钰霄 , 潘建 , 周仙霖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14186/j.cnki.1671-6620.2017.01.001

铝铁矿锰铁矿是两种储量丰富但又极难分选的铁矿资源,实现铁、锰、铝的高效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这两种铁矿石工艺矿物学,考查了单矿种及两者的混合矿种的直接还原行为及还原过程中的矿物组成演变,揭示了相应的还原机理.结果表明:铝铁矿难还原,其机理为经还原后仅部分铁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铁,其余的铁与铝、硅矿物形成难还原的铁橄榄石铁尖晶石;锰铁矿易还原,其中的铁氧化物大部分被还原成金属铁,锰氧化物与铝、硅矿物结合形成锰尖晶石锰橄榄石,促进了铁氧化物的还原.而且在相同还原条件下,锰铁矿球团金属化率比高铝铁矿30个百分点,前者还原性明显优于后者.两种矿进行共还原,当锰铁矿配比达到60%时,球团金属化率就可大于90%.锰氧化物的存在对铝铁矿石中铁氧化物的还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铝铁矿 , 锰铁矿 , 共还原

纯钼板断口形貌组织分析

陈程 , 尹海清 , 曲选辉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1.003

对通过不同锻造轧制工艺制备的纯钼板的拉伸力学性能、显微组织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纯钼板的组织变化情况抗拉强度.结果表明:纤维状组织的纯钼板具有良好的室温韧性,其断裂表现为准解理断裂;若经过回复再结晶,纤维组织转化成等轴晶粒组织,则材料呈现脆性,其断裂表现为穿晶解理断裂沿晶脆性断裂的混合型断裂.

关键词: 纯钼板 , 力学性能 , 准解理断裂 , 穿晶解理断裂 , 沿晶脆性断裂

新型合金冷作模具钢的退火组织性能

刘炳 , 蔡建国 , 居来提·买提肉孜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09.014

通过炉前加入稀土硅铁合金、钛-铁铌-铁对铸造合金冷作模具钢进行变质处理,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EDS)及硬度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该钢铸态及退火状态的微观成分、组织及性能特点.结果表明:经过变质处理细化了晶粒,使连续网状碳化物断开,改善了铸态原始粗大及不均匀组织,降低了钢的硬度,改善了机加工性能.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 变质处理 , 退火组织

碳铬铁中磷锰的联合测定

戚淑芳 , 王莹 , 邓军华 , 赵红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7.12.016

提出了一种快速测定碳铬铁中磷锰的方法.采用无水碳酸钠-硼酸混合熔剂在石墨碳粉垫底坩埚中高温熔融分解试样,使试样中大部分铬形成难溶于酸的硼化铬或碳硼化铬而与磷、锰分离.熔块用酸溶解后,用磷铋钼蓝光度法测定磷,碘酸钾光度法测定锰.磷、锰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A=0.014 17+11.089 5pA=0.012 78+0.690 6p.对熔样温度、时间浸取酸进行了选择;讨论了干扰离子的影响及消除.方法用于碳铬铁中磷锰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103.3%98.6%~101.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 碳铬铁 , , , 分光光度法

纯钌粉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松 , 谢明 , 管伟明 , 张吉明 , 胡洁琼 , 任县利 , 李爱坤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3.023

目前大量使用的钌靶主要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所用原料为纯钌粉。粉末质量是影响钌靶制备使用性能的关键问题。基于文献实验,详细列出了纯钌粉在纯度、尺寸等方面的具体特征,给出了纯钌粉的具体指标要求。系统概述了纯钌粉的主要制备工艺路线流程(包括物料预处理、氧化溶解、氧化蒸馏、吸收浓缩、沉淀结晶、煅烧分解、还原制粉),以及各过程中的主要原理、工艺步骤和加工方法。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归纳了目前国内外主要厂家和研究机构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其制备方法、工艺路线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在研究制备原理工艺的基础上发现控制杂质含量的基本原则,即通过多次反复四氧化钌的氧化蒸馏吸收这一过程可降低杂质阳离子含量,而通过煅烧、氢气还原、真空处理等可以有效去除杂质阴离子,根据钌粉中超标的离子种类,就可确定需要改进的工艺环节步骤。分析了热等静压、放电等离子烧结真空热压等方法制备钌靶时,所需钌粉在纯度晶粒尺寸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钌粉末的晶粒尺寸形貌对靶材的机械加工性能、溅射性能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纯钌粉制备技术方面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发展方向。

关键词: 钌粉 , , 制备技术 , 生产工艺 , 钌靶

氮钢焊缝的组织冲击性能研究

李冬杰 , 陆善平 , 李殿中 , 李依依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514

采用双层气流保护TIG焊接方法,有效地向氮钢液态熔池过渡活性组元O,使熔池对流形式由外向对流转变为内向对流,获得窄深型焊缝;窄深型焊缝有效降低熔池表面宽度,减少了焊缝N元素的溢出.研究了不同热输入下(不同电流下)熔池形貌焊缝冲击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缝δ铁素体含量增加,焊缝冲击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冲击断口的SEM观察显示,冲击断口含有大量短而深的裂缝“骨架状”撕裂的界面,经EDS分析,开裂位置为δ铁素体,氮钢焊缝中的δ铁素体奥氏体界面结合强度低,在承受冲击载荷时两相界面首先开裂,裂纹沿两相界面迅速扩展,引起焊接接头脆性断裂.

关键词: 氮钢 , 双层保护 , δ铁素体 , 析出相 , 冲击韧性

功率脉动热管的流动传热特性

曲伟 , 周岩 , 马同泽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毛细滞后阻力方面,改进了所建立的功率脉动热管的模型,进一步研究了脉动热管的流动传热特性.根据控制体进出口液体容积流率的变化流型的环状流特点,提出了确定毛细滞后阻力的新方法,关联了脉动热管的充液率、传递的功率大小、流速等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显热和潜热贡献的转换关系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工质的流速主要受毛细管管径、加热段的热流密度、传递的功率大小等影响较大,受毛细管长度的影响较小;总传热量中显热传热量仍占大部分.

关键词: 功率脉动热管 , 毛细滞后阻力 , 流速 , 传热特性

CuAgAlFeNi熵合金的微观组织性能

周源 , 张伟强 , 吴兴财

材料导报

利用真空电弧炉熔炼CuAgAlFeNi熵合金.分析表明:合金由FCC+ BCC相组成.合金中存在的严重的密度偏析,导致合金的铸态组织分为亚共晶层固溶体层.亚共晶层由固溶少量Al的初晶Ag(Cu-Ag)共晶组成.固溶体层则由Al、Fe、Ni少量Cu形成的固溶体胞晶组成,在胞晶中还存在着与亚共晶层组织相同、成分相近的“共晶球”.固溶体的硬度为HK452.2,共晶层的熔点为805℃,硬度为HK160.4.

关键词: 熵合金 , 显微组织 , 分层 , 熔点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611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