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凤良
,
胡绳荪
,
高忠林
,
赵立志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7.06.017
等离子体电弧的数值模拟研究对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详细阐述等离子体电弧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过程,分别包括自由等离子体电弧和约束等离子体电弧的研究进展,等离子体电弧数学模型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假设条件的减少上;介绍等离子体电弧数值模拟的方法与步骤,并指出ANSYS、FLUENT等数值分析软件都可以求解等离子体电弧数学模型;还提出综合考虑等离子体电弧的流动状态和三维约束等离子体电弧的数值模拟研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弧
,
数值模拟
,
综述
,
软件
,
流动状态
丘晓斌
,
温建康
,
武彪
,
邹来昌
,
刘美林
,
尚鹤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5.017
针对低品位高硫高粘土含砷含碳卡林型金精矿矿石性质特殊,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仅为10.01%,且常规生物预氧化方法无法有效脱除金精矿中的硫、砷等有害杂质,开展了分步生物预氧化试验研究.通过充气搅拌浸出条件试验,考察了磨矿细度、接种量和矿浆浓度对预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者均对预氧化效果影响很大.当工艺参数为:浸矿温度45℃,磨矿细度-37 μm占90%,矿浆浓度10%,接种量10%,搅拌速度120 r~min-1,浸矿体系2L,采用分步预氧化方法,共氧化9d,金精矿中硫、砷脱除率分别可达82.96%和92.01%,后续金的氰化浸出率为79.91%.预氧化渣XRD图谱,SEM分析以及氰化试验表明,金精矿中有机碳物质具有严重劫金作用,同时预氧化5~9d期间黄铁矿表面形成的大量黄钾铁矾膜对后续金的氰化浸出也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卡林型金精矿
,
生物预氧化
,
劫金碳
,
黄钾铁矾
罗鹏
,
金鑫
,
徐承伟
,
薛致远
,
高强
,
张永盛
腐蚀与防护
采用GPS卫星同步断电法对忠武管道进行了断电电位测量,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忠武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结果表明,三层PE管道相比于环氧粉末涂层管道更容易出现过保护现象,而且还容易受到干扰;电位是反应管道所处状态的主要指标,阴极保护系统的通电电位呈规律分布,但断电电位影响因素复杂,无明显规律.
关键词:
阴极保护
,
通电电位
,
断电电位
周余国
,
刘继顺
,
欧阳玉飞
,
何兆波
,
高启芝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11.003
介绍了卡林型金矿称谓的演变及不同学者在卡林型金矿认识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称谓演变和认识上的差异,结合笔者多年来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对卡林型金矿应"只求同"(要求其最基本的表面的特征相同或相似),"须存异"(容矿岩石、产出地质背景、成因等有所不同),卡林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一种成因类型;判别卡林型金矿有4条标准;依据4条标准,将卡林型金矿定义为区带上_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
判别标准
,
再定义
徐建华
钢铁
介绍了沙钢润忠90 t竖式电弧炉热装铁水技术改造的情况.为实施铁水热装、解决炉料来源,建设了380 m3高炉,并且电弧炉、钢包炉及连铸机也作了相应改造,实现了增产、降耗、高质的目标.
关键词:
热装铁水
,
技术改造
,
电弧炉
,
冶炼周期
丁清峰
,
孙丰月
,
梁海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10.002
通过对虎拉林金矿详尽地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分析,系统地剖析了其矿床地质特征,首次提出了虎拉林矿区存在3期角砾岩,其构成的角砾岩筒是矿区(HY-4异常)内主要的控矿构造.随后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等提出了虎拉林金矿新的矿床成因模式,即经历了早期似斑岩型和晚期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两期金矿成矿作用.最后简要地判断了虎拉林矿区的剥蚀程度,并评价了其找矿潜力.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
矿床成因
,
虎拉林金矿床
,
内蒙古
中国材料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长期支持下,四川大学教授王玉忠带领团队在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化的基础研究方面获重要进展,并取得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成功地解决了一些高分子材料的高效无卤阻燃问题,有效地协调了阻燃性与无卤化、保持其他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矛盾,并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
无卤阻燃
,
四川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础研究
,
阻燃化
,
无卤化
,
阻燃性
沈文荣
,
刘俭
,
施一新
钢铁
介绍了张家港润忠钢铁有限公司短流程钢厂的主要设备工艺特点及技术消化情况,采用的冶炼、轧钢新技术情况.通过对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消化以及现场改进等使优质碳钢高速线材的生产取得了较好的实绩.
关键词:
短流程钢厂
,
设备工艺
,
技术消化
丘晓斌
,
温建康
,
武彪
,
刘美林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6.026
卡林型金矿矿石性质复杂,自然金崁布粒度细,品位低,被黄铁矿、砷黄铁矿包裹现象普遍,其浮选精矿中砷、硫含量高,含砷含碳,是一种典型的难处理金矿.而采用微生物预氧化技术处理卡林型金矿与采用传统的焙烧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综述了国内外卡林型金矿生物预氧化技术相关的菌种选育、预氧化基本原理、主要预氧化过程及对应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影响卡林型金矿微生物预氧化的因素特别是矿石方面因素和微生物方面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卡林型金矿微生物预氧化技术未来研究和发展可能的几个方向:加强对卡林型金矿有良好适应性和针对性且同时具备优良耐酸能力、耐热能力和耐砷能力的菌种选育,为整个预氧化过程提供可行性保障;推进卡林型金矿生物预处理技术配套的自动化设备研制与开发,包括对浸矿体系pH值、营养物质、菌种数量、温度、氧化还原电位、Fe2+、Fe3+、可溶含砷物质以及生成的沉淀物质情况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调控,保证整个预处理过程稳定、高效的进行;加强矿石中劫金碳物质的钝化或降解机制的研究和探索,最大限度减少其对后续氰化浸金过程的影响;发展微细粒度物料制备技术,提高生物浸矿效率.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
生物预氧化
,
劫金碳
,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