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众
,
王德智
,
徐伟
,
高振峰
,
祝英剑
腐蚀学报(英文)
针对大情字油田黑46、黑79区块注水井压力上升速度快、时间短,部分注水井欠注或停注,导致地层水驱供给能量不足,油井产量下降,严重影响油田整体开发效果的问题.研究出适于该油田注水井降压增注的DQ-Ⅲ型复合酸酸化配方体系,经过2004年2口井现场试验表明,该配方体系具有降压明显、增注效果好、有效期长的优点,为解决油田这类注水井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方法,同时也为其它低渗透注水开发油田的注水井降压增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
低渗透
,
null
,
null
王大众
,
王德智
,
徐伟
,
高振峰
,
祝英剑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5.04.023
针对大情字油田黑46、黑79区块注水井压力上升速度快、时间短,部分注水井欠注或停注,导致地层水驱供给能量不足,油井产量下降,严重影响油田整体开发效果的问题.研究出适于该油田注水井降压增注的DQ-Ⅲ型复合酸酸化配方体系,经过2004年2口井现场试验表明,该配方体系具有降压明显、增注效果好、有效期长的优点,为解决油田这类注水井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方法,同时也为其它低渗透注水开发油田的注水井降压增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
低渗透
,
污染
,
降压增注
,
酸化
周宇松
,
曹国洲
,
逯庆国
,
侯小宝
,
龚朝辉
,
郭红燕
,
吴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7.05.006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高振实密度超细银粉的制备工艺;制备的超细银粉为球形、表面光洁、无团聚,d90、d50、d10与平均粒径d分别为1.85、0.79、0.34、1.11 μm,振实密度高达4.5 g/cm3.试验结果表明,在银粉的还原生成反应中,溶剂去离子水用量与分散剂用量是其中两个主要的影响振实密度的因素.
关键词:
银
,
超细粉体
,
振实密度
,
正交试验
,
化学还原
熊庆丰
,
张牧
,
高宇
,
李晓东
,
霍地
,
刘绍宏
,
李文林
,
黄富春
,
孙旭东
材料与冶金学报
研究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球形银粉的工艺过程及球形银粉的形成和长大机制.发现混合方式和速度对银粉的尺寸和形貌影响很大.将抗坏血酸以倾倒方式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有利于获得球形的银粉.体系的pH值对银粉的形状影响显著,pH值过小(<1)时,抗环血酸的还原能力较弱,获得片状或枝晶状银粉.pH值过大(>8),远离等电点,颗粒之间排斥力大,颗粒尺寸细小.pH值在4左右时,制得的银粉颗粒呈球型,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 μm左右,松装密度为2.1g/cm3,振实密度为4.3g/Cm3,收率为99.49%.
关键词:
银粉
,
化学还原
,
合成
,
球形
,
振实密度
张迎元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1.01.001
研制了一种新型铝合金层压复合板,它具有高阻尼、耐腐蚀和可焊接特性。这种材料是由两层纯Al、两层ZnAl合金和一层AlMg合金经热轧制成的复合材料。该材料在50℃附近有一内耗峰,当材料在常温下停放1年后,该峰消失,材料的常温阻尼能力随之降低。计算了该峰的激活能,并通过 SEM、TEM、X-ray和DSC等手段,对该峰的起因和阻尼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峰是由层压板中ZnAl合金层引起的,是在热激活条件下由位错拖曳点缺陷运动所致。层压板在常温长时停放过程中,由于晶体回复,位错密度降低,导致该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此峰符合位错诱生阻尼机制。
关键词:
铝合金层压板高阻尼内耗
孟祥宁
,
朱苗勇
,
程乃良
金属学报
通过分析2.0 m/min拉速稳定浇铸时振动周期内弯月面初凝坯壳的受力情况,阐述了高拉速连铸坯表面振痕形成过程, 给出振动参数与最大液体摩擦力和最大保护渣渣道动态压力关系; 结合振动参数对振动过程参数的影响和实际设备状况, 提出了振动参数优化方向, 确定了拉速升至2.2 m/min时的振动参数值. 结果表明, 弯月面初凝坯壳在钢水静压力、摩擦力和保护渣渣道压力作用下随凝固进程形成振痕, 振痕生成位置取决于初凝坯壳糊状区固相分率; 随拉速提高, 应降低振频、增大振幅和非正弦振动因子, 以改善振动效果和振痕形貌; 拉速升至2.2 m/min时的适宜振频、振幅和非正弦振动因子分别为145 min-1, ±5.0 mm和0.25.
关键词:
连铸结晶器
,
non-sinusoidal oscillation
,
high casting speed
,
oscillation marks formation
孟祥宁
,
朱苗勇
,
程乃良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7.08.011
通过分析2.0 m/min拉速稳定浇铸时振动周期内弯月面初凝坯壳的受力情况,阐述了高拉速连铸坯表面振痕形成过程,给出振动参数与最大液体摩擦力和最大保护渣渣道动态压力关系;结合振动参数对振动过程参数的影响和实际设备状况,提出了振动参数优化方向,确定了拉速升至2.2 m/min时的振动参数值.结果表明,弯月面初凝坯壳在钢水静压力、摩擦力和保护渣渣道压力作用下随凝固进程形成振痕,振痕生成位置取决于初凝坯壳糊状区固相分率;随拉速提高,应降低振频、增大振幅和非正弦振动因子,以改善振动效果和振痕形貌;拉速升至2.2 m/min时的适宜振频、振幅和非正弦振动因子分别为145 min-1,±5.0 mm和0.25.
关键词:
连铸结晶器
,
高拉速
,
非正弦振动
,
振痕形成
,
振动参数优化
郭桂全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2
为了进一步提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可应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高振实密度银粉.考查了不同的还原剂、反应温度、酸度和加液速度对银粉振实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剂对银粉振实密度有很大的影响,抗坏血酸比水合肼更合适制备高振实密度的银粉.50℃的反应温度、pH=1的酸度和相对较慢的加液速率有助于制备高振实密度的银粉.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了在优化工艺下制备的银粉,并且测得其平均粒度、粒度分布和振实密度依次为2.48 μm,0.40 ~6.02μm和5.7 g·cm-3.该工艺是在pH=1时,用抗坏血酸还原硝酸银,通过逐渐把抗坏血酸溶液加入到硝酸银、硝酸和明胶的混合溶液中,银粉缓慢生成的.结果说明在弱还原性和强酸性条件下,有助于减慢成核速率,长大速率相对增快,使银粉的粒度较大,结晶性提高,从而提高了振实密度.这有助于提高银浆的性能,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关键词:
制备
,
表征
,
高振实密度
,
银粉
,
太阳能电池材料
李明利
,
余琼
,
周宇松
,
钱坤明
,
周春江
,
杜丕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硝酸银为原料,对苯二酚(C6H4(OH)2)为还原剂,链烷醇胺A为分散剂,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高振实密度超细银粉.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试银粉的粒度分布与平均粒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银粉的形貌、粒径和团聚状态,用多晶X射线衍射(XRD)仪检测粉体的晶相.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硝酸银的浓度、硝酸银与还原剂的配比以及分散剂的用量等,可以实现对所制备球银粒径的控制;制备的超细银粉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呈规则球形,振实密度可达4.0 g/cm3.
关键词:
银
,
超细粉体
,
化学还原
,
振实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