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375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工业通用型TFT-LCD驱动器的设计与开发

曹虎 , , 邓文华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10.03.027

概括性分析了目前使用较多的工控处理器的性能及其总线接口规范,提出了可以应用于多种工业处理器及其接口总线的通用TFT-LCD驱动方案,并开发出这种具有多通信接口工控TFT-LCD驱动控制器的硬件系统,最后利用FPGA系统设计技术和SOPC嵌入式技术验证了TFT-LCD驱动控制器和各种接口驱动的正确性,实现了一种多接口、高性能、低成本的工业人机交互界面模块.

关键词: EDA技术 , TFT液晶 , 人机交互界面 , 液晶控制器

硅马氏体型热作模具钢氏体等温工艺的研究

李玲慧 , 周青春 , 计天予 , 左鹏鹏 , 吴晓春

上海金属

研究了氏体等温工艺对硅马氏体型热作模具钢SDH3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选择的热处理工艺为固溶+氏体等温+回火,结果表明:氏体等温处理后SDH3钢的组织为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且经320℃氏体等温处理试样的强韧性要比380℃等温处理的好.

关键词: , 热作模具钢 , 氏体等温处理 , 残余奥氏体

硅对氏体铸钢应力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黄进峰 , 方鸿生 , 徐平光 , 郑燕康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不同硅含量(0.7 %~2.4 %,质量分数,下 同)氏体铸钢的抗应力磨损性能和失效机制。结果表明:氏体铸钢的耐磨性能较 低硅钢显著提高,其磨损失重约是低硅氏体铸钢的1/2。这是因为硅使氏体铸钢在应 力冲击磨损下表现出不同的失效机制。低硅(0.7 %)氏体铸钢由于韧性低、组织结构粗大 及树枝晶的微区成分偏析,故材料抵抗冲击的能力很低,常在表面还未形成强烈变形层(白 层)甚至变形层时,就在变形层和材料基体内产生裂纹并扩展,故低硅氏体铸钢的失效方 式为变形层和基体剥落机制。而硅含量为1.6 %~2.4 %的氏体铸钢,因脆性的渗碳体 被韧性的残余奥氏体所代替,钢的韧性显著提高,失效方式表现为白层的剥落机制。

关键词: 氏体钢 , 铸钢 , 强韧性

低碳氏体钢在干燥和湿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李东东 , 李胜军 , 庞晓露 , 克玮

材料热处理学报

测试低碳氏体钢分别于干燥和湿环境的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极化曲线,并观察其表面形貌,对比研究了低碳氏体钢在两种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低碳氏体钢在两种环境中的腐蚀速率均是先增至峰值后减小.湿环境中试样的腐蚀速率峰值出现早于干燥环境中试样.峰值前湿环境中试样的腐蚀速率高于干燥环境中试样的腐蚀速率,峰值后湿环境中试样的腐蚀速率低于干燥环境中试样的腐蚀速率.

关键词: 低碳氏体钢 , 干燥环境 , 湿环境 , 腐蚀速率

氮微合金钒钢在氏体区等温析出行为

金光秀 , 彩茹 , 杨雄飞 , 杜林秀 , 崔辰硕 , 陈宇轩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热模拟实验,就氮微合金钒钢在氏体区的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析出量的定量分析结果为:在450~550℃区间保温,氏体中析出物平均粒径4.5 nm,析出的粒子长大趋势不明显,开始析出时间(5%体积分数)分别为630、574、409 s;保温时间6000 s时,最大析出量能够达到理论析出量的16%.

关键词: 氮钢 , 微合金钒钢 , 氏体 , 析出行为

转向节用氏体型非调质钢的周疲劳性能

胡芳忠 , ,惠卫军 , ,雍岐龙 , ,张英建,陈思联

钢铁

利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新开发的两种转向节用氏体型非调质钢的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 两种不同碳含量的氏体型非调质钢具有细小均匀的氏体铁素体+M-A岛组成的粒状氏体组织;两者具有相当的强度水平和疲劳性能,但其疲劳性能低于同等强度水平的调质钢。与锻态相比,正火处理后,试验料的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屈强比和疲劳极限比明显提高。对疲劳断口的分析表明,试验料的疲劳裂纹均起源于表面基体,疲劳裂纹以准解理机制扩展。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表明,含碳量较低的试验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明显低于含碳量较高的试验料。

关键词: 氏体型非调质钢 , medium-carbon microalloyed steel , high-cycle fatigue property , microstructure , steering knuckle

转向节用氏体型非调质钢的周疲劳性能

胡芳忠 , 惠卫军 , 雍岐龙 , 张英建 , 陈思联

钢铁

利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新开发的两种转向节用氏体型非调质钢的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碳含量的氏体型非调质钢具有细小均匀的氏体铁素体+M-A岛组成的粒状氏体组织;两者具有相当的强度水平和疲劳性能,但其疲劳性能低于同等强度水平的调质钢。与锻态相比,正火处理后,试验料的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屈强比和疲劳极限比明显提高。对疲劳断口的分析表明,试验料的疲劳裂纹均起源于表面基体,疲劳裂纹以准解理机制扩展。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表明,含碳量较低的试验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 N明显低于含碳量较高的试验料。

关键词: 氏体型非调质钢 , 非调质钢 , 周疲劳性能 , 微观组织 , 转向节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钊毒素-Ⅰ的磷脂膜结合活性

曾雄智 , 皮建辉 , 梁宋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6.007

钊毒素-Ⅰ(JZTX-Ⅰ)是一种能够抑制心肌钠通道失活的新型蜘蛛神经毒素,该文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与色氨酸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JZTX-Ⅰ的磷脂膜结合活性.脂质体共沉淀实验表明,JZTX-Ⅰ具有不依赖于带负电荷磷脂组成的生物膜结合活性.当加入由酸性或中性磷脂构成的脂质体后,JZTX-Ⅰ能够分别产生6.4和4.7 nm的蓝移以及7.4和8.0 nm的红移激发漂移,显示JZTX-Ⅰ能够插入磷脂膜,同时该分子疏水表面的色氨酸残基处于一个运动受限的界面区域.荧光淬灭实验进一步证实,与脂质体结合能够减少该毒素分子表面色氨酸残基的溶剂暴露.该研究结果为阐明JZTX-Ⅰ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荧光谱 , 单层小脂质体 , 钊毒素-Ⅰ

碳铬钼钢氏体碳化物形貌及形成机理

计云萍 , 刘宗昌 , 任慧平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QUANTA-400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9Cr2Mo钢和GCr15钢氏体组织形貌,探讨了氏体碳化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9Cr2Mo钢和GCr15钢上氏体碳化物呈长短不一的薄片状或短棒状,分布在铁素体亚片条或亚单元之间,排列与氏体铁素体片条轴向大体上平行分布;下氏体碳化物呈细片状或纤维状等形状,分布在铁素体片中间,大多数与片条的主轴方向交角排列,但角度不等.氏体碳化物在γ/α相界面上形核,向奥氏体中和铁素体亚单元间长大,是以原子热激活跃迁方式进行的扩散型相变.

关键词: 9Cr2Mo钢 , GCr15钢 , 氏体

铌低碳氏体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行为

杨跃辉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6023

采用金相法测定了在不同温度(950~1270℃)下固溶不同时间(30~150 min)后铌低碳氏体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研究了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行为;计算了试验钢中铌的固溶含量,建立了奥氏体晶粒长大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1220~1270℃温度区间内试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加值最大,其次为1100~1150℃区间的;由于1000℃时试验钢中合金渗碳体的快速溶解,使得950~1000℃区间内的晶粒尺寸增加值大于1000~1050℃区间的;计算得到1150℃时的固溶铌质量分数达到0.088%,此时绝大部分 NbC 已经溶解,导致1100~1150℃温度区间内奥氏体晶粒的快速长大;在950~1270℃范围内,试验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激活能为154.4 kJ?mol-1,由晶粒长大模型计算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尺寸与实测值较吻合.

关键词: 铌低碳氏体钢 , 奥氏体晶粒尺寸 , NbC , 固溶 , 晶粒长大模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37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