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230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磁自旋耦合作用对OLEDs性能的影响

王广德 , 丛林 , 孟昭晖 , 孟凡超 , 张刚 , , 华杰 , 汪津 , 姜文龙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8.06.015

介绍了近年来有关磁自旋耦合作用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有机磁阻效应、电致发光效应、光电导效应、量子效率效应等.其中,磁场作用下的有机磁阻可达到10%,理论上最大值为-50%;自旋极化注入的引入使得OLEDs的内量子效率达到32%,并且磁场作用下的电致发光强度也增强了8%左右;磁场作用下,器件的光电导和外量子效率分别增大了6%.以上效应随磁场增加逐渐趋于饱和.对于这些效应产生的理论机制,一般认为是由于三线态-三线态的猝灭、塞曼效应及超精细作用等产生的.三线态-三线态的猝灭形成了激发单线态激子S*,形成滞后的电致发光;而塞曼效应及超精细作用则认为是磁场抑制了单线态向三线态的转化致使发光增强.现在这方面的理论仍在完善过程中.

关键词: 磁自旋耦合效应 , OLEDs , 性能

掺杂浓度和厚度对有机白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王立忠 , 姜文龙 , 王广德 , 张刚 , 丛林 , 孟昭晖 ,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10.03.018

介绍了结构为ITO/2T(20nm)/NPBX(15nm)/DPVBi(15nm)/Alq3:Rubrene(10,x)nm/Alq3(40 nm)/LiF(0.5nm)/Al的掺杂方法制备的白光器件.其中掺杂浓度x分别为1%、2%、3%、4%和5%(质量分数).这种结构充分利用了Rubrene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良好的掺杂特性,从而使器件发射出性能较好的白光.首先讨论了Rubrene的掺杂浓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当Rubrene掺杂浓度是3%(质量分数)时,色度最好(O.32,0.32)且色坐标稳定.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掺杂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掺杂层的厚度Y分别为10,15,20,25,30nm变化时,制作了5个器件.随着掺杂层厚度的增加,器件发出的蓝光和黄光相对平衡,色度较好.其中掺杂层厚度为20nm时,器件的效率和亮度均最高,分别达到5.10 cd/A和17 130cd/m2.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 白光 , 掺杂 , 厚度

基于NPBX掺杂CzHQZn的黄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姜文龙 , 丁桂英 , 丛林 , 孟昭晖 , 欧阳新华 , 曾和平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12601.0044

利用一种既具有空穴传输特性又具有发光特性的新型荧光染料N-乙基咔唑-2-乙烯基-8-羟基喹啉锌[(E)-2-(2-(9-ethyl-9H-carbazol-3-yl)vinyl)quinolato-zinc,CzHQZn]掺杂在NPBX中作为空穴传输层,CzHQZn同时还作为发光的主体,制备了结构为ITO/2T-NATA(30 nm)/NPBX:25%CzHQZn(x nm)/BCP(10 nm)/Alq3(60-x)nm/LiF(0.5 nm)/Al的有机发光器件(x为掺杂发光层的厚度),掺杂发光层的厚度按照15,20,25,30 nm进行变化,相应改变Alq3的厚度,使得这两者的总厚度为60 nm保持不变.当掺杂发光层的厚度是20 nm,Alq3的厚度是40 nm,其他层厚度保持不变时,器件在4 V电压下实现了黄光发射,色坐标为(0.514 6,0.470 5),亮度是1.078 cd/m2.在14 V的电压下,器件最大发光亮度为449 0 cd/m2,最大发光效率为0.98 cd/A.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发光层 , CzHQZn , 性能

基于BTHQZn的黄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黄涛 , 姜文龙 , 丁桂英 , 汪津 , , 欧阳新华 , 曾和平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10.05.014

通过研究新型荧光材料2-(2-溴-5-乙烯-噻吩)-8-羟基喹啉锌(BTHQZn)的电致发光特性,发现BTHQZn具有良好的电致发光特性和空穴传输特性,利用此特性制备了掺杂型有机电致黄光器件,结构为ITO/2T-NATA(30 nm)/CBP:5%Ir(ppy)3:10%BTHQZn(20 nm)/Alq3(50 nm)/LiF(0.5 nm)/Al,器件在12 V时实现了黄绿光发射,最大发光亮度为4 552 cd/m2,色坐标为(0.395 4,0.497 6),在11 V电压下的最大发光效率为2.82 cd/A.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空穴传输材料 , 亮度

差对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聚焦场的影响

赵肇雄 , 刘勇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9.06.001

利用Richarda-Wolf矢量衍射积分公式,获得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经具有初级差的数值孔径系统聚焦后的三维光场复振幅函数,模拟了不同差系数下聚焦光场的纵向分布,以及焦平面和光轴上的光强.研究表明,初级差的存在导致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的会聚光场发生偏移和变形,焦平面光强的分布和光轴上的光强峰值都受初级差和入射光偏振态的共同影响,偏振态和初级差不影响聚焦光场在光轴上的对称分布.

关键词: 物理光学 , 贝塞耳-高斯光束 , 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 , 径向偏振 , 方位角偏振 ,

固红F5R电泳液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倪卓 , 李丹 , 钟玉莲 , 刘丽双 , 陈展明

材料导报

采用十八胺对固红F5R进行化学修饰,以Span-80为稳定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液.以此电泳液为囊芯,脲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一种红色电子墨水微胶囊,研究了投料比、合成温度、酸化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对合成微胶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微胶囊形貌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囊壁结构致密,强度较好,包覆率达到82%,囊芯含量达到76%.固红F5R电泳液微胶囊具有明显的电场响应行为,可以作为柔板显示器的功能材料.

关键词: 电子墨水 , 微胶囊 , 固红F5R , 电场响应

"固紫"染料和四氯苯醌中多氯代二苯并二(口恶)(口英)/呋喃的分析

张庆华 , 吴文忠 , 占伟 , 徐盈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0.01.006

采用浓硫酸对5种不同来源的四氯苯醌和"固紫"染料样品进行溶解分散,用甲苯提取和多层色谱柱纯化,利用同位素稀释法及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 (HRGC/HRMS)联用技术,测定了其中的多氯代二苯并二(口恶)(口英)/呋喃(PCDD/F)的质量比.结果表明"固紫"染料及其原料中P CDD/F的质量比异常,八氯代二苯并二(口恶)(口英)/呋喃(OCDD/F)已达到μg/g级甚至100 μg/g级,七氯代二苯并二(口恶)(口英)/呋喃(HpCDD/F)和六氯代二苯并二(口恶)(口英)/呋喃(HxCDD/F)质量比也达到 ng/g级.所有样品的毒性当量浓度(TEQ)均已超过10 pg/g的危险水平,是纺织品中PCDD/F的一类重要污染源.并进一步探讨了PCDD/F的来源.

关键词: 多氯代二苯并二(口恶)(口英)/呋喃 , 染料 , 四氯苯醌

古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试验研究

杨成 , 刘德仁 , 王旭 , 刘国太

硅酸盐通报

本试验主要研究目的是SBS改性剂、相容剂、稳定剂、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古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查阅该地区沥青路面资料,初步确定在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1.5‰的前提下,通过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离析软化点差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SBS改性沥青的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在此SBS改性沥青的前提下,研究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在剪切时间30 min,发育时间90 min的前提下,继续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进行试验,整理分析数据,得到最终的制备工艺为: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为120 min.得到结论为古高速SBS改性沥青为: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120 min.

关键词: 改性沥青 , SBS改性剂 , 相容剂 , 稳定剂 , 生产工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23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