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茜孙本哲祁阳齐连仲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541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1-xCoxO(x=0.01-0.05, 原子分数)纳米晶体粉末, 利用XRD, TEM和SEM对其结构、结晶状态、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结果表明, 所有样品均由尺寸约为100 nm的晶体颗粒组成,Zn1-xCoxO的晶格常数均比未掺杂的ZnO晶格常数小,且保持了单一纤锌矿ZnO结构, 实际掺杂浓度与名义掺杂浓度基本匹配.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结果显示, 所有样品都具有室温铁磁性. 结合微结构,确定该铁磁性为材料的本征属性, 并推断O空位是铁磁交换作用的媒介, 晶粒度的大小也影响了样品的磁性行为.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Zn1−xCoxO
,
room temperature ferromagnetism
陈康林
,
周福钱
,
付绍洪
,
吕新彪
,
王苹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10.001
对川西北哲波山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在原生矿内主要载金矿物毒砂和黄铁矿中是以显微、超显微的包裹金形式存在,在氧化矿石中是以游离金的形式存在.晶格金的可能性较小.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的生长环带中金的含量边缘比核部高,亮带比暗带高.并结合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认为金沉淀的环境是总体较稳定、局部振荡的环境.
关键词:
包裹金
,
赋存状态
,
微细浸染型
,
哲波山金矿床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前孙家—洼孙家断裂带
陈忠伟
,
胡锐
,
李金山
,
寇宏超
,
何平
,
李玉龙
,
傅恒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带有同步组装技术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作为热模拟装置,采用基于MTS(Mechanical Threshold Stress)模型建立的FCC晶体结构的动态本构方程,确定了定向凝固水平连铸多晶铜动态本构方程参数,研究了其动态冲击特性,获得高温段(685 K~1085 K)的理论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曲线相当吻合,而在低温段(低于685 K)的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出入较大.结果也表明定向凝固水平连铸多晶铜在485 K和685 K之间有一温度能使其回复能达到阀值.
关键词:
动态本构方程
,
定向凝固水平连铸
,
多晶铜
,
Hopkinson压杆
滑勇之
,
关立文
,
刘辛军
,
崔海龙
材料工程
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及准静态压缩实验研究铝合金7050-T7451高温高应变率下流变应力特征,利用准静态实验数据获得本构方程应变强化参数,利用SHPB实验数据获得室温下不同应变率(400~2500s-1)的应变率强化参数,以及应变率为2500s-1不同温度下(250~600℃)的热软化参数.利用不同幂次多项式对Johnson-Cook本构方程的热软化项拟合,最终选择五次多项式作为修正后本构方程热软化项.利用修正后本构方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进行预测,实验数据与预测曲线表现出良好一致性.
关键词:
铝合金7050
,
本构方程
,
流动应力
,
参数拟合
周滨
,
申昱
,
陈军
,
崔振山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对Cr9Mo高合金钢进行热压缩变形,研究了该钢在温度1 173~1 473 K和应变速率10-3~1 s-1条件下的热塑性变形行为;并基于经典的应力-位错关系和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Cr9Mo钢的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两阶段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两个阶段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可以用该方程来预测Cr9Mo钢的高温流变行为.
关键词:
Cr9Mo高合金钢
,
动态回复
,
动态再结晶
,
流变应力模型
何生平
钢铁研究学报
高铝钢连铸过程中,钢渣反应将导致连铸保护渣成分和性能发生较大的变化。论文从热力学方面分析了高铝钢钢渣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为了减少渣中SiO2的还原,应控制渣中的SiO2含量,此外,在连铸保护渣中配加MnO能抑制渣中SiO2的大量还原;同时采用高碱性高玻璃化连铸保护渣理论保证熔渣在钢渣反应和吸收Al2O3夹杂后性能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高铝钢连铸保护渣吸收夹杂物后熔点和粘度变化不大,铸坯表面和皮下质量良好,完全满足高铝钢浇铸要求。
关键词:
高铝钢;连铸保护渣;高碱性高玻璃化;熔点;粘度
何生平
,
王谦
,
曾建华
,
张敏
,
谢兵
钢铁研究学报
高铝钢连铸过程中,钢渣反应将导致连铸保护渣成分和性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从热力学方面分析了高铝钢钢渣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为了减少渣中SiO_2的还原,应控制渣中的SiO_2含量.此外,在连铸保护渣中配加MnO能抑制渣中SiO_2的大量还原.同时采用高碱性高玻璃化连铸保护渣理论保证熔渣在钢渣反应和吸收Al_2O_3夹杂后性能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高铝钢连铸保护渣吸收夹杂物后熔点和粘度变化不大,铸坯表面和皮下质量良好,完全满足高铝钢浇铸要求.
关键词:
高铝钢
,
保护渣
,
熔点
李国和
,
王敏杰
,
康仁科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研究Fe-36Ni因瓦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其本构关系,在20~800℃和10-3-10 s-1的应变率内,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高温分离武霍普金森压杆分别对Fe-36Ni因瓦合金进行准静态实验和动态压缩实验,得到其高温、高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Fe-36Ni因瓦合金的流动应力表现出较强的应变率和温度敏感性,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采用改进应变率项和温度项的Johnson-Cook本构方程拟合了Fe-36Ni因瓦合金在高温、高应交率下的动态塑性本构关系,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很好.
关键词:
动态力学性能
,
本构关系
,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
高温
,
高应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