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乃录
,
高长银
,
单进
,
潘健生
,
叶健松
,
廖波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1.03.010
为了研究工业生产条件下淬火油在不同流速下的冷却特性曲线及换热系数,用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测定了淬火油槽的流速,按IS09950标准测定冷却特性曲线,用120mm×120mm×20mm平板状试样和反传热法测定与计算了换热系数.结果表明,随着介质流速的增加冷却特性曲线的冷速最大值及换热系数的最大值均呈增加趋势,当搅拌使介质中产生气泡时,介质的冷却能力明显降低.最后指出换热系数曲线能更好地反映表面热量传递的真实情况.
关键词:
冷却曲线
,
换热系数
,
淬火油
,
介质流速
叶跃威
贵金属
遂昌金矿针对高杂质氰化金泥采用的工艺为:硫酸加络合剂联合酸洗除铜锌、还原熔炼气氛下铅捕集金银生产银阳极板、一次银电解过程实现金银铅的分离、酸碱联合处理黑金粉、高酸低铜银电解生产工艺、非对称交流电源用于金电解生产等。该工艺生产的高纯银达99.996%以上、高纯金的质量稳定在99.997%以上,杂质含量远远小于高纯金(99.999%)的要求,流程操作简单,成品金银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
高杂质氰化金泥
,
高纯金
,
高纯银
汪秋雨
,
何强
,
胡意文
,
王日
,
黄绍勇
,
吕喜聪
,
孙敬韬
,
蔡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9476/j.ysxb.1004.0609.2017.05.022
以铜阳极泥中间物料分金渣为原料,提出一种"亚钠分银-酸化沉银-净化除杂-银粉还原"的全湿法短流程制备高纯银粉的新工艺.对工艺的机理及最佳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银的浸出率达到98.4%,粗氯化银中杂质元素Pb和Te的脱除率分别为97.7%和96.7%,银的直收率到达98.1%.采用OES、XRD、SEM检测方法对产物的化学成分、表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颗粒均匀的99.995%高纯银粉.
关键词:
铜阳极泥
,
分金渣
,
全湿法
,
短流程
,
高纯银粉
张楷力
,
堵永国
,
王震
贵金属
银纳米线是惊种极具潜力的新惊代透明电极材料。通过合成小直径、高长径比的银纳米线,采用适当的成膜工艺以及后处理工艺,制备出了在玻璃和PET膜上的透明电极。其中在玻璃和PET上的透明电极在90%的透过率下方阻分别为15和25?/□。这些银纳米线透明电极的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惊流水平,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银纳米线
,
透明电极
,
制备流程
,
相关因素
高小红
,
倪迎瑞
,
李海涛
,
闵丁丁
,
宁创路
,
李小明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916
针对高银合质金中银含量较高的性质,对金电解精炼工艺中的条件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电解电流的优化、辅以人工铲板、电解液重复使用等措施。通过参数优化,使可用于电解的合质金中银质量分数由原来小于5%提高到15%,且电解精炼后可获得金质量分数>99.98%的较好指标,极大地提高了合质金的可电解性,减少了黄金精炼企业的金积压量,其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合质金
,
电解精炼
,
银
,
电解液
李娜
,
瞿志学
,
徐晓伟
,
范慧俐
,
郑延军
功能材料
在高温固相法的基础上,通过在900℃对原料进行预处理,成功制备出一种高纯、致密的长余辉块体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块体材料致密、均匀、无裂纹;并通过XRD测试分析发现预处理后SrAl2O4相已基本形成.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
预处理
,
高纯
,
致密
唐立文
,
杜丕一
,
翁文剑
,
韩高荣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5.01.027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在新鲜溶胶和在陈化溶胶中分别高掺银这两种制备工艺过程,制备了分散均匀的立方相银颗粒-钛酸铅相基质复相薄膜.利用XRD,SEM,TEM等方法对先驱体溶胶和薄膜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溶胶中Ag的存在形式直接对薄膜的晶相形成过程产生影响.当银以Ag+的形式存在于溶胶中时,银优先消耗部分铅析出银-铅合金相,体系含银量较少时形成焦绿石相钛酸铅,含银量较多时,形成固溶有银的钙钛矿相钛酸铅;当银以银团簇的形式存在于溶胶中时,薄膜中直接形成钙钛矿相钛酸铅晶相.
关键词:
银
,
钛酸铅
,
复相薄膜
,
溶胶-凝胶法
胡杨甲
,
贺政
,
赵敝强
,
罗思岗
贵金属
某硫精矿中的银矿物嵌布粒度非常细小,包裹于硫化物中的银约占50.46%,属于难处理高砷含银硫精矿.采用细磨后化学预处理氰化浸出,银浸出率仍然低于80%;硫精矿经氧化焙烧后, As、S的脱除率都达到90%以上,但银浸出率却较低;对该含银硫精矿添加钠盐焙烧预处理,再采用常规氰化法浸出,银浸出率显著提高,达到85.15%,同时氰化钠耗量降低至2.0 kg/t.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
高砷
,
难处理
,
硫精矿
,
氰化浸出
,
提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