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级别船板钢轧制过程夹杂物的行为研究

陈方 , 刘建华 , 王振 , , 周平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研究方法分别对莱钢F550船板钢300 mm厚铸坯、50 mm厚轧板和20 mm厚轧板的上表面、侧面和横截面夹杂物的种类、尺寸、成分及形貌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550船板钢中的夹杂物在轧制前后种类和尺寸没有明显变化,轧后大于5μm的夹杂物所占比例略有升高;船板钢中主要夹杂物有单相氧化铝和氧化物-硫化物复合夹杂;试样不同面上复合夹杂物的形貌特征各异,在轧制过程中试样各个面上复合夹杂物形貌发生明显变化,这与夹杂物的塑性和轧制受力情况有关.

关键词: 船板钢 , 夹杂物 , 轧制

热处理工艺对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王月香 , 周平 , , 李永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低温压力容器用09MnNiDR钢板热轧、正火和回火后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热处理工艺对该钢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火后钢板晶粒明显细化,沿厚度方向均得到铁素体+片层珠光体组织,珠光体分布更均匀;回火后大部分片层状珠光体组织消失,渗碳体由片层状变为球形,且组织中大量弥散的纳米级微合金粒子的析出导致部分铁素体晶粒内部位错密度仍较高.最终回火态钢板力学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实验所得回火态钢板综合性能良好.

关键词: 低温压力容器用钢 , 09MnNiDR , 热处理 , 组织

Q345B型钢翼缘边部表面结疤原因分析与控制

卢爱凤 , , 李红柳 , 刘金超 , 杜娟 , 陈华

物理测试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50104

针对Q345B型钢表面结疤现象,从材料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材料中的杂质含量高,轧制时产生内应力是导致表面结疤的主要原因.因此,进一步优化冶炼工艺制度、控制炼钢时钢液的化学成分和夹杂、保证钢液的纯净度,可以有效地预防钢材表面结疤缺陷.

关键词: Q345B钢 , 表面结疤 , 分析与控制

水分散苎麻骨饼的制备及其性能

徐升 , 弓晓峰 , 卓祥荣 , 刘春英 , 王越颐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1027.003

为探索苎麻骨治理重金属废水的工业化应用可行性,首先,利用激光粒度仪、SEM和 FTIR 等表征手段对苎麻骨微粒进行微观表征,探明了苎麻骨的微观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苎麻骨微粒与环境友好型天然润湿剂、黏结剂及崩解剂混合,按一定工艺流程加工成水分散苎麻骨饼(WDRSC),在配方筛选过程中,测试了各种助剂质量分数对 WDRSC性能的影响,并对苎麻骨与 WDRSC吸附重金属 Cu2+和 Cd2+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苎麻骨为具有多孔隙结构的天然物质,表面具有大量的吸附位点和官能团;当 WDRSC配方中骨、润湿剂、黏结剂和崩解剂的质量比为75∶13∶2∶10时,WDRSC 入水后能迅速被水润湿(润湿时间小于60 s)并自动崩解(崩解时间小于60 s),60 s内悬浮率达80%左右,各项性能均符合水分散颗粒剂的要求;润湿剂、黏结剂和崩解剂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 WDRSC的相关性能;与苎麻骨相比,WDRSC对Cd2+与Cu2+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和4%。所得结论表明将苎麻骨制成WDRSC具有运输和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且吸附后废渣处理方便等优点,为苎麻骨规模化利用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苎麻 , 水分散 , 复合材料 , 微观结构 , FTIR

"酸铜砂"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熊友泉 , 王春霞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4.02.021

为寻找酸性硫酸铜镀光亮铜中经常出现的砂缺陷的原因,进行了Hull槽试验和阴极极化曲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酸铜砂"的产生可能是由对磨光后的零件表面清洗和镀液中有机杂质,Cl-,Cu+的含量过高等原因引发的.它可以根据引发的可能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加以防止.

关键词: 酸铜 , 产生原因 , 防止方法

不锈钢AOD精炼过程热量算模型的进展

曹英 , 朱宏利 , 魏季和 , 史国敏 , 江庆元 , 池和冰 , 车立兵 , 张恺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5.03.012

综述不锈钢AOD精炼过程热量算模型的发展, 分析了这些模型的成功与不足,指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精炼过程的传热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不锈钢 , AOD精炼过程 , 传热 , 热量

钢φ180mm水平连铸圆管坯扩规改造实践

朱庆桂 , 陈民强

钢铁研究

介绍了钢2号水平连铸机进行φ180mm圆管坯扩规改造的实践经验,通过重新设计结晶器、改造拉坯系统、优化生产工艺、采用电磁搅拌及二冷喷水冷却技术,成功地生产出合格的φ180mm圆管坯,铸坯合格率达到99.62%.

关键词: 水平连铸 , 180mm圆管坯 , 改造方案 , 生产实践

新疆阿巴和加扎建筑釉面砖形貌观测

颜景燕 , 丁燕 , 王菊琳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2.008

目的 阿巴和加扎建筑是我国历史传说中的"香妃墓",是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和主要载体,已历经多次维修.由于环境侵蚀,该建筑上装饰性釉面砖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本文对阿巴和加扎釉面砖的病害及形貌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丝绸之路新疆段扎建筑的保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调研了解阿巴和加扎建筑现存釉面砖的病害状况,采用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 microscope)对釉面砖样品进行表面和断面观察.结果 总结归纳了阿巴和加扎建筑釉面砖的病害类型,并观察到不同釉面砖样品表面和断面形貌的区别,推断出釉面砖样品不同时期的烧造工艺.结论 样品中3块蓝色釉面砖属于20世纪80年代后开发的二次低温快速烧成技术,而另外2块蓝色釉面砖和绿色釉面砖则采用20世纪90年代后开发的一次低温快速烧成技术.

关键词: 新疆 , , 釉面砖 , 显微观察 , 烧造工艺

汽车用马氏体不锈钢连接件热处理工艺改进

朱向群 , 戴起勋 , 周明 , 杨莉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8.06.022

为提高汽车用2Cr13马氏体不锈钢连接件使用寿命,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和有限元技术分析了连接件的失效特征和应力分布,对其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应力腐蚀试验和疲劳试验等对比了连接件热处理工艺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因原热处理工艺不当,造成连接件应力腐蚀抗力和强韧性不足;工艺改进后,连接件应力腐蚀敏感指数从原来的51.1%降低到11.4%,综合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可满足连接件设计和使用要求.

关键词: 2Cr13马氏体不锈钢 , 连接件 , 热处理工艺

浆卷烟纸热裂解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孙川 , 桂永发 , 缪明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2.022

采用热失重(TG)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研究了浆卷烟纸的热裂解行为.在He气气氛围中,将浆卷烟纸分别在400、500、600、700、800和900℃下进行热裂解,并以GC/M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裂解温度直接影响生成产物的类型和相对含量.浆卷烟纸可裂解出1-甲基-1,3-环戊二烯、2-甲基呋喃、2,3-二氢香豆酮、苯和甲苯等156种产物.低温下,裂解产物主要为烯类、呋喃类和酮类化合物;随着裂解温度的增加,烯、酮类的含量下降,苯及其衍生物和稠环芳烃的含量逐渐增加.可通过降低卷烟燃烧温度来降低卷烟纸裂解产生的有害成分含量.如果单纯考虑浆卷烟纸的影响,卷烟的最佳燃烧温度应控制在500℃左右.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 热失重 , 卷烟纸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