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466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SiO2/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核壳复合微粒的制备与表征

刘晓云 , , 阎捷 , 赵辉鹏 , 李兰 , 张青松 , 查刘生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5.013

以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MPS)修饰的SiO2胶体粒子为种子,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SiO2/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的核壳复合微粒.微粒经水解后形成具有pH敏感性的无机/有机复合微粒.研究了影响核壳复合微粒形态结构的因素,结果发现,控制SiO2种子乳液的质量分数在1.5%~2%,可避免聚合过程中生成纯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乳胶粒子;反应体系中乳化剂SDS的用量超过质量分数0.3%时,易形成纯聚合物乳胶粒子;SDS用量低于质量分数0.15%时,生成的核壳复合微粒易产生团聚;单体和交联剂用量升高,核壳复合微粒的壳层厚度增加,用量过高会导致核壳复合微粒出现团聚现象,并且有纯聚合物乳胶粒子生成.采用TEM、NMR和FTIR及接触角测试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微粒是由SiO2和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组成的核壳结构微粒.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微粒 , 核壳结构 , SiO2 , 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 , 种子乳液聚合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敬毒素-Ⅰ的磷脂膜结合活性

曾雄智 , 皮建辉 , 梁宋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6.007

毒素-Ⅰ(JZTX-Ⅰ)是种能够抑制心肌钠通道失活的新型蜘蛛神经毒素,该文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与色氨酸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JZTX-Ⅰ的磷脂膜结合活性.脂质体共沉淀实验表明,JZTX-Ⅰ具有不依赖于带负电荷磷脂组成的生物膜结合活性.当加入由酸性或中性磷脂构成的脂质体后,JZTX-Ⅰ能够分别产生6.4和4.7 nm的蓝移以及7.4和8.0 nm的红移激发漂移,显示JZTX-Ⅰ能够插入磷脂膜,同时该分子疏水表面的色氨酸残基处于个运动受限的界面区域.荧光淬灭实验进步证实,与脂质体结合能够减少该毒素分子表面色氨酸残基的溶剂暴露.该研究结果为阐明JZTX-Ⅰ的离子通道门控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荧光谱 , 单层小脂质体 , 毒素-Ⅰ

原胶及其应用

徐世艾

材料导报

原胶是种生物高分子,广泛应用于30多个行业.综述了原胶的生物化学、发酵工艺、产品后处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原胶 , 发酵 , 工程 , 后处理 , 应用

毒素-V剪切体Y1-JZTX-V的化学合成与氧化复性及其钠通道活性鉴定

全妙华 , 曾雄智 , 皮建辉 , 邓梅春 , 梁宋平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7.04.011

应用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方法化学合成了敬毒素-V(JZTX-V)分子N-端酪氨酸残基剪切体(Y1-JZTX-V),并且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对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复性结果进行监测,从而得到该剪切体的最佳氧化复性条件:0.1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7.50、1 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0.1 mmol/L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样品浓度为0.05 mg/L、复性温度为4 ℃.膜片钳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敬毒素-V剪切体Y1-JZTX-V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上表达的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TX-R)与河豚毒素敏感型(TTX-S)钠电流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0±2.5)nmol/L和(39.6±3.2)nmol/L.与天然的敬毒素-V相比,该剪切体对大鼠DRG细胞上的TTX-S钠电流的抑制作用基本致,但对TTX-R钠电流的抑制作用却大大降低,表明敬毒素-V分子N-端的酪氨酸残基是个与TTX-R钠通道结合活性相关的氨基酸残基.

关键词: 化学合成 , 毒素-V剪切体 , 复性 , 钠离子通道

西安华电子油科技有限公司——新型环保电接触表面润滑保护材料

材料保护

西安华电子油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电接触表面的三防、润滑、保护材料研制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代销荏原优吉莱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电镀添加剂。

关键词: 保护材料 , 表面润滑 , 科技 , 电子 , 西安 , 电接触 , 环保 , 高新技术企业

铜及其合金无烟光泽浸蚀新工艺

陈毅侯 , 闫绍峰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1.03.014

针对以往工艺产生烟,污染环境的缺点。作者介绍了种铜及其合金无烟光泽浸蚀新工艺。该工艺无烟污染,改善了劳动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贮运方便。

关键词: 铜及其合金 , , 光泽浸蚀

变型UV塑料面漆

陈顺凉 , 瑞村 , 薛永富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4.10.009

本文通过选用合适的低聚物和单体组合,使用非变型光引发剂,对不同类型的塑料应用进行配方设计.分别测试了涂膜的耐变性、光泽、硬度、耐刮擦性能.

关键词: 紫外光 , 固化 , 塑料涂料 , , 研究

景德镇明清以来低温釉的显微结构

孙加林 , 吴隽 ,

人工晶体学报

本课题以景德镇明清以来低温釉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能谱组合、透射电镜等仪器对样品断面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了景德镇低温釉的显微结构演变情况,发现景德镇低温釉主要有釉下施底釉和釉下无底釉两大类,并进步分析了底釉的存在对釉品质的影响情况.研究得出釉与底釉、胎的中间层所析出晶体主要为铅长石,白釉、底釉与胎中间层所析出晶体主要为钙长石;同时,还发现民国釉表面存在层细小的烧绿石型黄色Pb2Fe0.5Sb1.5O6.5晶体.

关键词: 景德镇 , 低温 , 显微结构

室温合成二硫化二正丁基原酸酯及其表征

曾燕飞 , 周元林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599

以正丁醇、氢氧化钠和二硫化碳为原料,水作溶剂合成正丁基原酸钠,再与氯化硫反应,室温条件下合成对称的二硫化二正丁基原酸酯,并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合成正丁基原酸钠和二硫化二正丁基原酸酯产率的影响.通过红外(FT-IR)、核磁(1H NMR)、质谱(MS)及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了产物的结构.优化的合成条件为:n(正丁基原酸钠)∶n(S2Cl2) =2∶1.1,温度为室温,溶剂为THF,反应时间为2 min,产率可达83.2%,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迅速、收率高.

关键词: 正丁基原酸钠 , 二硫化二正丁基原酸酯 , 促进剂 , 合成 , 表征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46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