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2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碘酸钾氧化G催化光度法测定铱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 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

浅色铁和浅色铁的光学物理性质

蔡传琦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6.07.018

综述了浅色调的氧化铁(简称浅色铁)和浅色调氧化铁(简称浅色铁)的光学性能、颜料性能及其制备.

关键词: 铁系颜料 , 浅色铁 , 浅色铁 , 光学性能 , 颜料性能 , 制备

工艺条件对电沉积CoPtW合金成分的影响

崔玉建 , 葛洪良 , , , 韩雁冰 , 刘亚丕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1.066

报道了以钨酸钠、硫酸钴和二亚硝酸二胺铂为主盐、以柠檬酸盐为络合剂电沉积钴铂钨合金的工艺过程. 研究了镀液中钨盐浓度、络合剂浓度、电流密度、镀液温度等沉积条件对钴铂钨合金成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镀液中钨盐含量的增加、电流密度的增大和镀液温度的升高都会引起合金镀层中的钨含量增大. 络合剂用量的增加使合金镀层中的钨含量下降, 而使钴和铂的含量增加.

关键词: CoPtW , 电沉积 , 沉积条件

铂钨合金电沉积的研究

, 葛洪良 , 崔玉建 , 刘亚丕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5.01.017

以氯铂酸铵、钨酸钠和柠檬酸等组成镀液,研究电流密度、络合剂与钨的摩尔比、镀液温度等工艺条件对铂钨合金电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电流密度的增大和络合剂用量的升高都会引起Pt-W合金镀层中的钨含量增大,但随着络合剂用量的升高,获得光亮合金镀层的电流密度范围变小.铂钨电沉积温度控制在(65±2)℃较合适.

关键词: 电沉积 , 铂钨合金 , 工艺条件

电沉积钴钨合金镀液性能的研究

, 葛洪良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3.03.007

以氨基磺酸钴和钨酸钠为主盐、以柠檬酸盐为络合剂组成电沉积钴钨合金的镀液,研究镀液中NH+4的浓度、Co2+离子的络合比、溶液热处理等对镀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以柠檬酸盐为络合剂的钴钨合金镀液中,NH+4可以提高镀液稳定性和镀层含钨量;添加络合剂及镀液在80~9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可以明显改善镀液性能和镀层外观.

关键词: 电沉积 , 钴钨合金 , 镀液性能

铂钨含量对CoPtW永久磁性薄膜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葛洪良 , 崔玉建 , , , 江影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3.05.010

研究了钴钨含量对CoPtW永久磁性薄膜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 Pt+W的原子含量在10%~12%之间时对晶体的晶面间距影响较大, 晶系发现变化. 随着这一含量的增大, 在样品表面垂直和平行磁场方向上的矫顽力差值变大.

关键词: 薄膜 , 磁性能 , 电化学

S褪色光度法测定锡-钴合金镀液中的钴

郭振良 , 唐清华 , 牟起娜 , 孙言志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12.018

在90 ℃水浴中,Co2+ 能催化铋酸钠氧化S褪色,据此建立了一种褪色光度法测定Co2+ 的新方法.Co2+在0~50 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4×103 L/(mol*cm),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该方法检出限为0.538 μg/mL.该方法用于测定锡-钴枪黑色合金镀液中钴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S , 褪色光度法 , 合金镀液 ,

金红石型钛白显相的原因分析

任亚平

硅酸盐通报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相钛白样品和正常样品的颜料性能、粒径大小及分布、颗粒形貌和微量元素含量,探索钛白粉呈现相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影响钛白粉呈相的原因如下:消色力和白度较低;样品颗粒粒度大,集聚明显,对红色光线的散射能力强;因铁含量高,在煅烧时与其它杂质元素发生相互作用并侵入TiO2晶格,造成晶格扭曲变形,进而影响钛白粉的白度.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水洗和煅烧工序,避免钛白粉呈相.

关键词: , 着色底相 , 钛白粉

胶东埠岭金矿床化蚀变与成矿关系探讨

李清玉 , 向胤合 , 杨斌 , 王慧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905

埠岭金矿床位于灵北断裂带南西段,主要控矿构造为灵北主断裂上盘次级断裂,直接赋矿围岩主要为铁绢英岩。化蚀变在含矿断裂上、下盘的玲珑型花岗岩中均有发育。岩石化学分析显示,玲珑型花岗岩在化蚀变中K2 O含量降低,化蚀变过程中有碳酸盐矿物的聚集,且化蚀变岩是铁绢英岩中铁质的提供者。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显示,包裹体液相成分中富SO2-4,阴离子质量分数SO2-4>Cl->F-。埠岭金矿床的形成可以表述为电解成矿机制,化蚀变岩反映了该体系中阳极附近的水岩反应条件和性质,为金元素的活化区。含金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反映了该体系中阴极附近的水岩反应条件和性质,为金矿物的聚集区,Au+的沉淀与电极反应有关。水的电离反应是维系该成矿体系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化蚀变 , 矿床地球化学 , 成矿作用 , 埠岭金矿床 , 灵北断裂带

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对电沉积钴钨合金成分的影响

, 葛洪良 , 崔玉建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3.02.014

研究了镀液中钨盐浓度、络合剂浓度、钠离子、电流密度、镀液温度等对电沉积钴钨合金成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的钨含量随钨盐浓度、电流密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络合剂、钠离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关键词: 电沉积 , 钴钨 , 合金成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9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