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乐之
,
温兆银
,
靳俊
,
刘宇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249
设计并制备了PEO-LATP/LAGP陶瓷复合电解质. 使用NASICON结构的Li1.4Al0.4Ti1.6(PO4)3 (LATP)或 Li1.5Al0.5Ge1.5(PO4)3 (LAGP)作为陶瓷基体, 以PEO为粘结剂, 得到了均匀、厚度仅为20 μm的复合电解质膜. 通过电化学性能表征发现当w(LATP/LAGP):w(PEO)=7:3时, 复合电解质膜具有最高的室温电导率, 达到0.186 mS/cm (PEO-LATP)与0.111 mS/cm (PEO-LAGP). 通过充放电循环实验表明, Li/复合电解质/LiCo1/3Ni1/3Mn1/3O2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达170 mAh/g. 使用PEO-LATP复合电解质的电池在循环时有较大的容量衰减, 而使用PEO-LAGP复合电解质则循环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在10次循环后仍保持在150 mAh/g.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composite electrolyte
,
NASICON
,
PEO
黄乐之
,
温兆银
,
靳俊
,
刘宇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249
设计并制备了PEO-LATP/LAGP陶瓷复合电解质.使用NASICON结构的Li1.4Al0.4Ti1.6(PO4)3 (LATP)或Li1.5Al0.5Ge1.5(PO4)3 (LAGP)作为陶瓷基体,以PEO为粘结剂,得到了均匀、厚度仅为20 μm的复合电解质膜.通过电化学性能表征发现当w(LATP/LAGP)∶w(PEO)=7∶3时,复合电解质膜具有最高的室温电导率,达到0.186 mS/cm(PEO-LATP)与0.111 mS/cm (PEO-LAGP).通过充放电循环实验表明,Li/复合电解质/LiCo1/3Ni1/3Mn1/3O2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达170 mAh/g.使用PEO-LATP复合电解质的电池在循环时有较大的容量衰减,而使用PEO-LAGP复合电解质则循环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在10次循环后仍保持在150 mAh/g.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复合电解质
,
NASICON
,
PEO
卢静
,
王光华
,
黄乐之
,
刘东华
,
闵小兵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9.014
针对海洋环境中各类钢铁构件日益严重的腐蚀现状,鉴于传统热喷涂技术无法解决涂层孔隙率高、热应力大等缺陷,冷喷涂技术制备防腐涂层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冷喷涂制备防腐涂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和总结.首先,对比传统热喷涂技术特点,指出冷喷涂技术制备金属涂层、复合涂层以及非金属防腐涂层的优势和可行性,同时从电化学腐蚀角度揭示金属涂层和复合涂层的防腐机理,并简述了前人对非金属涂层防腐机理的各种合理分析.其次,从涂层孔隙率、电化学性质(包括自腐蚀电位、腐蚀电流等)以及特定应用环境下的腐蚀试验等防腐性能表征入手,归纳了冷喷涂制备的金属涂层、非金属涂层以及复合涂层等研究成果,并发现冷喷涂制备防腐涂层技术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相对于金属和复合涂层,非金属涂层正在从实验室研发阶段向工业应用过渡.最后,分析了冷喷涂制备防腐涂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冷喷涂
,
防腐涂层
,
孔隙率
,
腐蚀电位
,
腐蚀电流密度
材料保护
美国康涅逖格州西汉文-伦敦确信集团下属的确信高性能材料(CPM,Cookson Performance Materiais)于2012年8月宣布任命RickReagan为乐思化学有限公司总裁。Reagan先生将领导乐思化学高性能专业化学品全球机构在40多个国家运作,包括战略部署于全球各地的10个生产基地及9个技术中心。
关键词:
化学品
,
总裁
,
高性能材料
,
技术中心
,
生产基地
舒泉湧
,
麻纪斌
,
邢建峰
,
翟帆
,
李宗霖
,
郭晨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以多乐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乐氟中氟化钠含量的方法学研究,并以纯化水为溶出介质,测定了多乐氟48h的体外释放.结果显示,氟化钠在8.896μg~62.272μg有良好的线性,R2=0.997.48h的累积释放量为6.57%.
关键词:
多乐氟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含量测定
,
释放度
徐世艾
材料导报
黄原胶是一种生物高分子,广泛应用于30多个行业.综述了黄原胶的生物化学、发酵工艺、产品后处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黄原胶
,
发酵
,
工程
,
后处理
,
应用
陆祎品
,
倪夏巍
,
江淼
,
冯桂荣
,
杨维本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305
通过调节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的种类及数量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结构的丙烯酸酯树脂,并从中选出具有典型吸附差异的2种树脂,拥有适合的孔分布结构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甲酯(TRIM)聚合树脂(1*)和含酰胺基的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与TRIM共聚树脂(5#),与商业化大孔丙烯酸酯树脂XAD-7作比较,研究了丙烯酸酯树脂对泰乐菌素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树脂1#表现出了对泰乐菌素有最高的吸附量.3种吸附剂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随溶液NaC1离子浓度的增强而提高,而对CuCl2则呈相反趋势,这是因为疏水作用和孔径排斥效应的贡献.泰乐菌素在3种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升高温度可以使树脂吸附能力增强,可能是“溶剂替代”效应所致.
关键词:
丙烯酸酯树脂
,
合成
,
吸附
,
泰乐菌素
,
机理
胡佳
,
杜晓松
,
杨邦朝
,
谢光忠
,
应智花
,
蒋亚东
,
王涛
,
袁凯
功能材料
研究了基于PMMA波导的乐甫波传感器,研究了器件的插损以及质量灵敏度随波导层厚度变化的关系.采用低浓度、低粘度的前驱溶液,多步旋涂工艺制备了PMMA波导薄膜,降低了器件的插损,实现了2.18/μm的"有效厚度",器件的质量灵敏度达705cm2/g,与前人相比提高了1倍.
关键词:
乐甫波传感器
,
PMMA波导
,
插损
,
质量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