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85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PEN-PET共聚酯薄膜的性能研究

, 周英 , 武荣瑞 , 徐僖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4.08.013

用放大实验制得了PEN-PET共聚酯,通过双轴拉伸制成薄膜,对薄膜的干热收缩率、声速取向因子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萘二甲酰含量、拉伸工艺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PEN含量的增加,共聚酯薄膜的干热收缩率降低,声速取向因子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 共聚酯 , 薄膜 , 性能

共聚醚酯改性涤纶FDY长丝生产工艺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沈锂鸣 , 武荣瑞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0.z1.039

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工程系研制的共聚醚酯改性涤纶(EDDP)为研究对象,对EDDP FDY长丝的生产工艺对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作了研究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EDDP FDY的工艺应以低纺速高牵伸为原则,且改变工艺对其良好的分散染料常压可染性无影响.

关键词: 改性涤纶 , 分散染料常压可染

不同尺寸异形纤维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胡怡姣 , , 汪少朋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1.029

自行设计、委托加工了几组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纺丝模口,生产出相应的纤维,并用该纤维与PE-起,制备相应的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对其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圆形纤维、还是各种异形纤维,其纤维/PE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均明显高于纯PE的断裂强度,纤维材料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基体的断裂强度;在复合材料中,横截面积相等的异形纤维和圆形纤维,长度相等时,它们的体积也相等,但异形纤维表面积大于圆形纤维,所以异形纤维和基体的结合力更大,更能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

关键词: 异形纤维 , 表面积 , 复合材料 , 断裂强度

原胶及其应用

徐世艾

材料导报

原胶是一种生物高分子,广泛应用于30多个行业.综述了原胶的生物化学、发酵工艺、产品后处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原胶 , 发酵 , 工程 , 后处理 , 应用

变型UV塑料面漆

陈顺凉 , 瑞村 , 薛永富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4.10.009

本文通过选用合适的低聚物和单体组合,使用非变型光引发剂,对不同类型的塑料应用进行配方设计.分别测试了涂膜的耐变性、光泽、硬度、耐刮擦性能.

关键词: 紫外光 , 固化 , 塑料涂料 , , 研究

环反应合成鸢尾酮

胡铁 , 皮少峰 , 王烨 , 高海丽 , 孙汉洲 , 黎继烈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40024

研究了以9,10-环亚甲基假紫罗兰酮为原料,经环反应合成鸢尾酮的工艺,并对该环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物料摩尔比n(9,10-环亚甲基假紫罗兰酮)∶n(氯磺酸)为1∶4,反应45 min,鸢尾酮的收率为90.1%.产品中α-鸢尾酮、β-鸢尾酮和γ-鸢尾酮的含量分别为60.2%、29.0%和8.0%(GC,峰面积归一化法);采用NMR确证了α-鸢尾酮的结构.环反应机理的初步探讨表明环反应应在低温下快速完成.

关键词: 鸢尾酮 , 环反应 , 环亚甲基假紫罗兰酮 , α-鸢尾酮选择性

包覆型氧化铁颜料微结构与耐热性能研究

潘国祥 , 陈健 , 倪哲明 , 曹枫 , 胡双双 , 林凯 , 李金花 , 竺增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50253

氧化铁颜料因耐热性差而限制了在塑料加工和卷材涂料中的应用.本研究以氧化铁为前驱体,采用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铝包覆氧化铁颜料,采用XRD、FT-IR、TG-DTA、SEM&EDS和TEM等方法表征包覆型铁颜料的结构,探讨了反应pH对复合材料微结构以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4时,铁表面包覆层为无定型氢氧化铝;pH提高至6、8和10时,表面包覆层为晶态薄水铝石相.包覆后氧化铁颜料耐热性有了较大提升.特别在pH为8、10时,铁颜料240℃下耐热处理30 min后色差值较小,与表面包覆层形成的薄水铝石相密切相关.铁包覆前后,保持了原先的针状结构,未出现团聚;当pH为10时,包覆后铁颜料除针状结构外,还出现了较粗的晶态棒状物,可能与羟基氧化铝在反应过程中自身成核有,解释了DTA图谱上246℃处出现的特殊吸热峰.本研究为耐温铁颜料开发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氧化铁 , 包覆 , 氢氧化铝 , 耐热性

新型DAR成色剂的合成

刘玉婷 , 尹大伟 , 吕博 , 刘聪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10.028

成色剂为母体,环状酰肼为显影促进基团,分别以6-氨基苯并咪唑和苯基巯基三氮唑为吸附基团,合成了2种新型DAR 成色剂,产率分别为60.8%和48.2%. 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到确证. 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DAR 成色剂在提高感光度时不会增大灰雾密度.

关键词: DAR成色剂 , 吸附基团 , 显影促进基团 , 合成

胶东埠岭金矿床红化蚀变与成矿关系探讨

李清玉 , 向胤合 , 杨斌 , 王慧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905

埠岭金矿床位于灵北断裂带南西段,主要控矿构造为灵北主断裂上盘次级断裂,直接赋矿围岩主要为铁绢英岩。红化蚀变在含矿断裂上、下盘的玲珑型花岗岩中均有发育。岩石化学分析显示,玲珑型花岗岩在红化蚀变中K2 O含量降低,红化蚀变过程中有碳酸盐矿物的聚集,且红化蚀变岩是铁绢英岩中铁质的提供者。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显示,包裹体液相成分中富SO2-4,阴离子质量分数SO2-4>Cl->F-。埠岭金矿床的形成可以表述为电解成矿机制,红化蚀变岩反映了该体系中阳极附近的水岩反应条件和性质,为金元素的活化区。含金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反映了该体系中阴极附近的水岩反应条件和性质,为金矿物的聚集区,Au+的沉淀与电极反应有。水的电离反应是维系该成矿体系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红化蚀变 , 矿床地球化学 , 成矿作用 , 埠岭金矿床 , 灵北断裂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8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