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鸿媚
,
申晓毅
,
常龙娇
,
翟玉春
人工晶体学报
以红土镍矿硫酸焙烧熟料溶出液为原料,以氢氧化钾为造矾剂除铁合成了黄钾铁矾.实验考察了造矾温度、造矾时间、造矾终点溶液pH值对除铁率的影响,并考察了铁离子初始浓度对除铁率的影响.在铁离子初始浓度20.02 g·L-条件下合适的造矾条件为:造矾温度95℃、造矾时间4h、造矾终点溶液pH值2.5.黄钾铁矾为分散性良好、外形规则的花状颗粒,由多个表面光滑的片状颗粒组成.
关键词:
硫酸盐溶液
,
除杂
,
黄钾铁矾
傅永平
,
李云德
原子核物理评论
计算了由准相干双光子相互作用导致的低横动量双轻子产生。对于不同的质量范围,准相干双光子相互作用在低横动量区域都很重要。将计算结果与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的PHENIX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随着双轻子不变质量的增加,准相干双光子过程的修正作用会更加明显。
关键词:
双光子相互作用
,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
双轻子产生
魏方方
,
宋卫国
,
魏芳
,
曹昌燕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255-2
采用两步法将不同尺寸的silicalite-1分子筛纳米晶种通过自组装合成了一系列有序介孔silicalite-1分子筛。首先将强碱性的silicalite-1前驱体分别加热不同时间得到纳米晶种,然后在类似合成SBA-15的强酸性条件下组装成有序的介孔材料。合成条件的剧烈变化阻止了分子筛晶种的继续长大,并在三嵌段共聚物模板的诱导下组装成有序介孔材料。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制备有序介孔分子筛同时包含微孔和介孔。氮气吸脱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介孔分子筛材料均表现了很大的比表面积(730 m2/g以上)。
关键词:
有序介孔
,
分子筛
,
自组装
,
自下而上方法
,
纳米晶种
唐志红
,
何星
,
宋燕
,
刘朗
,
郭全贵
,
杨俊和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09)60045-7
以纳米SO2粒子为模板,酚醛树脂、中间相沥青和聚丙烯腈为炭前躯体制备中孔炭.利用氮气吸附、元素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了不同种类炭前躯体对中孔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炭化温度和纳米粒子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炭前躯体所制中孔炭的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不同.中间相沥青基中孔炭中微孔和中孔含量最少,酚醛基中孔炭中含有丰富的微孔和中孔,聚丙烯腈基中孔炭中含有大量的含氮官能团.
关键词:
模板
,
炭前躯体
,
中孔炭
,
孔结构
,
化学性质
任利敏
,
张一波
,
曾尚景
,
朱龙凤
,
孙琦
,
张海燕
,
杨承广
,
孟祥举
,
杨向光
,
肖丰收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280-X
以低廉的铜胺络合物为新型模板剂,成功地合成了含铜的SSZ-13沸石分子筛(Cu-ZJM-1).在合成过程中,铜胺络合物既是模板分子,又是催化活性组分铜物种的直接来源.理论计算表明,该模板分子的构型与尺寸恰好与构成SSZ-13分子筛结构的CHA笼相匹配,因而可以成功地导向该沸石分子筛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红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差热-热重分析、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及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样品的性质及模板分子的状态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所制Cu-ZJM-1样品为结晶度很高的SSZ-13沸石结构,硅铝比和铜负载量可调且铜处于高分散状态,在NH3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关键词:
新型模板剂
,
铜胺络合物
,
设计合成
,
Cu-SSZ-13
,
理论计算
,
氨还原消除氮氧化物反应
徐世艾
材料导报
黄原胶是一种生物高分子,广泛应用于30多个行业.综述了黄原胶的生物化学、发酵工艺、产品后处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黄原胶
,
发酵
,
工程
,
后处理
,
应用
秦毅红
,
王云燕
,
石西昌
,
崔丽文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0.09.007
采用共沉淀法由钒酸铋和钼酸铋制成性能优良的无机铋黄颜料.试验发现,钒/钼配比(V/Mo)是影响产品颜色的主要因素,随着V/Mo的减小,产品的绿色调加重,反之棕色调加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及反应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关键词:
无机颜料
,
铋黄
,
共沉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