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颜
,
王磊
,
黄丹曦
,
王旭东
,
吕永涛
,
黄松
,
贾世发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6.04.007
利用牛血清蛋白(BSA)与FeCl3等配制的混合溶液模拟污水进行膜过滤实验,研究超滤膜中金属离子铁(Fe3+)与蛋白质(BSA)共存时对膜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在pH为3时,向BSA混合溶液中添加Fd+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膜的污染程度.BSA与Fe3+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胶体态物质是其产生影响的原因之一,在相同BSA浓度下,随着FeCl3浓度的增加,当FeCl3质量浓度达到20 mg/L时,膜污染最为严重.而在相同BSA与FeCl3浓度条件下,随着pH的增加,当pH为7时,膜污染最严重,这是由于此时BSA带负电,被带正电的铁离子沉淀层所吸附,在膜表面形成BSA/铁的聚合物.
关键词:
超滤膜
,
铁离子
,
BSA
,
膜污染
,
AFM(原子力显微镜)
孔华
,
辛煜
,
黄松
,
宁兆元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4.03.011
在CF4/Ar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中,用"法拉第筒"式的方法研究了SiO2刻蚀速率与不同离子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在所施加的-20~300V射频偏压范围内,SiO2基片的归一化刻蚀速率(NER)呈现两种情况,当偏压值<100V时,归一化刻蚀速率的大小与基片倾斜角度θ符合余弦曲线规律;当偏压值>100V时,θ在15°~60°范围内,归一化刻蚀速率的大小在大于相应的余弦值,θ>60°时归一化刻蚀速率快速下降,在90°附近SiO2表面出现聚合物沉积.θ<60°时,SiO2的表面刻蚀主要决定于入射离子与基片表面间的能量转换,转换能量的大小深刻地影响着SiO2的刻蚀速率,同时也影响形成于基片表面的碳氟聚合物的去除速率.
关键词: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
,
归一化刻蚀速率
,
法拉第筒
杜伟
,
程珊华
,
宁兆元
,
叶超
,
辛煜
,
黄松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3.02.003
使用光强标定的发射光谱( AOES)测量了 CHF3/C6H6混合气体的微波电子回旋共振( ECR) 放电等离子体中基团的分布状态.实验发现随着 CHF3流量的增加 ,成膜基团 CF、 CF2、 CH等的相 对密度增大 ,而刻蚀基团 F的密度也会增加 ,从而使得 a-C:F薄膜的沉积速率降低.同时红外 吸收谱 (IR)分析表明 ,在高 CHF3流量下沉积的 a-C:F薄膜中含有更高的 C-F键成分.可见 在 a-C:F薄膜的制备中 CHF3/(CHF3+ C6H6)流量比是重要的控制参量.
关键词:
电子回旋共振放电等离子体
,
化学气相沉积
,
氟化非晶碳薄膜
,
发射光谱
徐世艾
材料导报
黄原胶是一种生物高分子,广泛应用于30多个行业.综述了黄原胶的生物化学、发酵工艺、产品后处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黄原胶
,
发酵
,
工程
,
后处理
,
应用
荆国芳
,
钱晓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2.011
模拟土壤施用稀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刚土中各组份吸附稀土的能力为:无定形FexOy、紧结有机物>松结有机物>MnOx>晶形FexOy>永久负电荷;进入黄刚土的外源轻稀土,主要累积于紧结有机态(29.90~49.72%)、无定形氧化铁吸附态(26.81~46.76%),而累积于松结有机态的轻稀土受外源稀土的加入量影响较小(24.93~28.72%).当外源稀土用量在0.684~2.735mg/kg*季时,大豆地上部稀土无明显增加,而用量达13.674mg/kg时,地上部明显增加.黄刚土外源稀土的最佳用量为0.684mg/kg,此时,大豆增产43.82±15.08%、油菜增产17.92±9.07%.
关键词:
稀土
,
形态
,
生态效应
李晓龙
,
黄富春
,
李文琳
,
赵玲
,
陈伏生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2.01.004
采用湿法球磨工艺,通过调整银粉和球的比例、球径大小、球磨时间制备出低松装密度片状银粉.该银粉的松装密度小于1.0 g/cm3,粒径大小可调,粉末的体积和比表面积大,已成功地应用于制备银浆,并可起到降低银含量,提高浆料粘度和导电性能的作用.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片状银粉
,
导电性能
,
银含量
,
混合银粉
,
粘度
梁作俭
,
许庆彦
,
李俊涛
金属学报
根据金属液凝固收缩理论和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原理,建立了离心压力下Ti-Al 合金精密铸件中微观缩松缺陷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Ti-Al 增压涡轮铸件进行模拟计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学模型能够合理反映离心转速、离心半径、温度梯度和冷却速度等重要因素对微观缩松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分析增压涡轮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涡轮轴向,温度梯度是影响微观缩松度如何分布的主要原因;在涡轮径向,温度梯度、冷却速度和离心半径的共同作用决定着微观缩松度的变化规律。提高温度梯度,降低冷却速度,充分利用离心压力对枝晶间补缩的有效作用,有利于减少涡轮内部的微观缩松,保证叶片和涡轮的组织致密性和力学性能。
关键词:
Ti-Al
,
null
,
null
,
null
梁作俭
,
许庆彦
,
李俊涛
,
李世琼
,
张继
,
柳百成
,
仲增墉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3.03.011
根据金属液凝固收缩理论和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原理,建立了离心压力下Ti-Al合金精密铸件中微观缩松缺陷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Ti-Al增压涡轮铸件进行模拟计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学模型能够合理反映离心转速、离心半径、温度梯度和冷却速度等重要因素对微观缩松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分析增压涡轮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涡轮轴向,温度梯度值是影响微观缩松度如何分布的主要原因;在涡轮径向,温度梯度、冷却速度和离心半径的共同作用决定着微观缩松度的变化规律.提高温度梯度,降低冷却速度,充分利用离心压力对枝晶间补缩的有效作用,有利于减少涡轮内部的微观缩松,保证叶片和涡轮的组织致密性和力学性能.
关键词:
Ti-Al合金
,
微观缩松
,
数学模型
,
精密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