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寿德
,
黄梅星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6.03.087
对航空密封剂性能及水平设置过程中经常发生争议的因素和理念诸如需求者对材料提出自相矛盾的技术要求,要求过高的性能水平,材料标准发出混乱信息,如何正确设置性能,密封剂性能对飞机密封工艺要求的适应性,适时采纳先进的技术,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航空密封剂
,
性能
,
水平
,
设置
张汉泉
,
余永富
,
彭泽友
,
陈雯
钢铁
以湖北黄梅褐铁矿为主要原料,研究焙烧气氛、温度和固气比等操作条件对褐铁矿焙烧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氧化碳含量(体积分数)3.50%左右,反应炉温度800~950℃,固气比0.5~0.8 kg/m3条件下,通过闪速磁化焙烧得到的焙烧矿,品位在33%左右,可选性良好,采用简单的选矿流程,可得到较好的选矿指标,铁精矿品位达到60.67%,回收率达到94.49%.可见新研制的闪速磁化焙烧装置对褐铁矿的焙烧效果是很显著的.
关键词:
褐铁矿
,
闪速磁化焙烧
,
温度
,
还原气氛
,
固气比
张汉泉
钢铁
摘 要:磁化焙烧技术是处理低品位褐铁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解决现有磁化焙烧工艺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焙烧质量差等问题,试验以湖北黄梅褐铁矿为主要原料,进行了悬浮闪速磁化焙烧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高温闪速磁化焙烧褐铁矿的试验,研究焙烧气氛、温度和固气比等操作条件对褐铁矿焙烧指标的影响,找出了使精矿品位和回收率达到最优时的最佳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在CO含量3.50%左右,反应炉温度800~950 ℃,固气比0.5~0.8kg/Nm3条件下,通过闪速磁化焙烧得到的焙烧矿,品位在33%左右,可选性良好,采用简单的选矿流程,可得到较好的选矿指标,铁精矿品位达到60.67%,回收率达到94.49%.可见新研制的闪速磁化焙烧装置对褐铁矿的焙烧效果是很显著的。
关键词:
褐铁矿;闪速磁化焙烧;温度;还原气氛;固气比
熊雪宇
,
高春媛
,
徐仁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1.017
中子星的制动机制是中子星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磁偶极辐射模型给出中子星的制动指数为3,而所有观测到的中子星的制动指数都小于3,这表明中子星除磁偶极辐射之外还存在其他的转动能量损失方式.考虑中子星的转动动能损失来自:磁偶极辐射、由于单极感应引起的粒子流逃逸以及中子星和量子真空摩引起的能量损失.基于这3种辐射机制,给出了改进后的中子星能量损失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周期对时间一阶导数与周期的依赖关系.考察了6颗中子星(Jl119-6127,B1509-58,J1846-0258,B0531 +21,B0540-69和B0833-45)的周期-周期一阶导数关系,制动指数、表面磁场强度以及磁倾角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星风效应中,真空间隙电势差为常数时磁倾角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取值,而其他情况下磁倾角在0~900之间连续取值.
关键词:
中子星
,
制动指数
,
量子真空摩擦
,
单极感应
张婧
,
赵文岩
,
刘富强
,
王晓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387
建立了一种采用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6mim][PF6])为萃取剂,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样中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的方法.实验考察了溶液酸度、离子液体用量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在pH值分别为3.3、2.1的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水样中,加入0.4mL[C6mim][PF6],超声,离心,离子液体相直接用于HPLC进行分析.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 50 mg/L,测定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2.80%和5.93%,二者的检出限分别为0.46、0.97 μg/L,该方法萃取水样中加替沙星的加标回收率为80.5%~ 89.5%,氟罗沙星的加标回收率可达93.3%~99.0%.
关键词:
加替沙星
,
氟罗沙星
,
离子液体
,
超声波
付鹏
,
井琼琼
,
刘民英
,
杨韶辉
,
王玉东
,
赵清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2,2,6,6-四丙酸环己酮为四官能团核心,进行己内酰胺的水解开环聚合,合成了四种不同臂长的四臂星型尼龙6,对产物的分子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臂星型尼龙6的分子量随着四丙酸环己酮含量的提高而降低,与相应分子量的线型尼龙6相比,星型尼龙6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基本保持,冲击强度保持率在75%以上,断裂伸长率最大降低了15%,相对黏度降低了近25%,熔融指数提高了近4倍,平衡转矩降低了75%,表现出了较好的加工流动性。
关键词:
星型尼龙
,
力学性能
,
流变行为
,
尼龙6
谷建法
,
郭华
,
李希国
,
刘玉鑫
,
许甫荣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4.030
用相对论平均场下的手征强子模型研究了前中子星内K凝聚和超子的生成.结果显示,前中子星内的中微子束缚使得出现K-凝聚的临界密度推迟到更高的重子密度,而K0凝聚无法出现.同时中微子束缚使得前中子星的状态方程变硬,从而前中子星的最大质量变大.如果考虑超子,前中子星内无法出现K凝聚,同时系统的状态方程变软(与不含超子的情况相比),从而对应前中子星的最大质量变小.
关键词:
前中子星
,
手征强子模型
,
K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