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新仙
,
林有铖
,
曾建强
,
彭艳
,
黄玉凤
,
赵海源
,
冯崎鹏
,
李庆余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6.036
以碳纳米管为基底,在混酸中氧化碳纳米管,进一步接枝L-色氨酸(Trp)、磷酸(P),制备水溶性良好的L-色氨酸改性碳纳米管(Trp-ox-CNTs)和磷酸、L-色氨酸共改性碳纳米管(Trp-P-ox-CNTs);再分别与厚朴酚(M)、和厚朴酚(HK)复合,制备改性碳纳米管载药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快速循环伏安法(CV)对复合材料进行测试,用 MTT法考察载药材料体外抗肿瘤活性和细胞毒性情况。结果表明,改性碳纳米管都具有良好的水溶性;CNTs 共价键合磷酸、L-色氨酸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明显降低,生物相容性显著提高,复合药物载体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磷酸
,
色氨酸
,
药物载体
李以科
,
王高尚
,
曹殿华
,
李瑞萍
,
黄玉凤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9.003
赣东北金山金矿床23个钻孔金品位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金品位分布具有很好的标度不变性,即具有分形分布的特征,并且具有双重分维结构.建立的品位-分维模型表明,矿化大多集中在分维值为0.5左右,分维值趋近于1时,金往往出现极高品位;而分维值大于1时,金矿化较弱.双重分维结构中的D1值反映了石英脉型矿石的分形特征,D2则有可能指示蚀变糜棱岩矿化类型的分形特征.根据分维结构的规律,预测了在301~309线及321~329线深部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
分形
,
韧性剪切带金矿
,
金山金矿床
,
赣东北
汪建宇
,
贾大成
,
高文
,
徐爱军
,
任德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0.005
五凤金矿床是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带中典型的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构造控矿和矿体富集规律的研究,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矿化蚀变带及矿体的主要因素.百草沟-金苍北东东向深断裂带与北西向小延吉河和朝阳河断裂的组合控制火山盆地的产生,为主要的导岩、导矿构造,小延吉河和朝阳河两条断裂的次级北东和北西向断层为主要的容矿构造.断层的交汇、张性断层、产状变化和多期次活动叠加等是控制富矿体的主要因素,依据构造控矿和矿体富集规律可以进行就矿找矿和成矿预测.
关键词:
五凤金矿床
,
断裂构造
,
控矿构造
,
成矿预测
,
吉林延吉
陈纲领
,
漆虹
,
邢卫红
,
徐南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0597
采用粘土矿物高岭土、Al2O3 和 Al(OH)3为原料, 原位反应烧结合成了针状结构多孔莫来石陶瓷膜载体. 考察了不同铝源的添加对针状结构多孔莫来石载体形成的影响, 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针状结构莫来石形成机制为气固反应, 在针状结构莫来石形成前有氟黄玉生成, 并且与氟黄玉的生成量密切相关. 以Al(OH)3 作为添加铝源的组成中氟黄玉更容易生成, 并且随AlF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随后烧成过程中转化为具有刚性骨架的针状结构莫来石, 从而使多孔载体具有较高的孔隙率(>35%)和相对高的孔径(1.5μm).
关键词:
莫来石
,
needle-like
,
porous support
,
in situ reaction sintering
陈纲领
,
漆虹
,
邢卫红
,
徐南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8.03.036
采用粘土矿物高岭土,Al2O3和Al(OH)3为原料,原位反应烧结合成了针状结构多孔莫来石陶瓷膜载体.考察了不同铝源的添加对针状结构多孔莫来石载体形成的影响,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针状结构莫来石形成机制为气固反应,在针状结构莫来石形成前有氟黄玉生成,并且与氟黄玉的生成量密切相关.以Al(OH)3作为添加铝源的组成中氟黄玉更容易生成,并且随AlF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随后烧成过程中转化为具有刚性骨架的针状结构莫来石,从而使多孔载体具有较高的孔隙率(>35%)和相对高的孔径(1.5 μm).
关键词:
莫来石
,
针状结构
,
多孔载体
,
原位反应烧结
邵毅
,
张遵忠
,
吴昌志
,
肖娥
,
顾连兴
,
柳建新
,
曹剑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新疆哈密星星峡白石头泉天河石花岗岩从下往上分为5个岩相带,即淡色花岗岩、含天河石花岗岩、天河石花岗岩、含黄玉天河石花岗岩和黄玉钠长花岗岩.各相带中都有一些岩浆晚期形成的不规则状孔洞.孔洞多小于2mm,其充填物以萤石为主,并有石榴石、锡石、钠长石和白色云母等.这些充填物是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晚期的产物.充填物的成分表明,贫钙镁铁而富氟的过铝花岗岩,其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晚期产物以含大量萤石为特征,并表明氟化物或氟络合物是该阶段流体中锡的重要搬运形式.该阶段初步富集锡的孔洞流体如因构造裂隙贯通而发生运移,就可能在有利地段聚集,形成脉状锡矿床.
关键词:
天河石
,
黄玉
,
花岗岩
,
岩浆-热液过渡
,
白石头泉
,
东天山
刘淑红
,
高宏
,
兰喜杰
硅酸盐通报
以丹东爱阳镇凤煤煤矿未经焙烧的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采用XRF,XRD,SEM,TG,TPO-MS等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煤矸石的性质,并考察了球磨机自转公转转数,机械力化学活化时间,浸出用碱量,有无助磨剂等试验条件对硅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XQM2-2L型球磨机活化样品时,自转公转转数对硅浸出率有显著影响;延长机械力化学活化的时间,增加浸出用碱量,或采用助磨剂均可以提高硅的浸出率.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
,
煤矸石
,
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