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于德
,
黄龙坚
,
黎文献
,
李松瑞
,
马正青
,
熊建民
,
朱焱
,
欧阳立斌
,
周国汉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1999.05.003
通过添加钪、锆, 调整铜量, 配制实验合金,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硬度测量、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实验合金挤压棒材组织性能, 探讨了含钪、锆的Al-Cu-Mg-Fe-Ni系合金的强韧化机理. 在2618铝合金中添加钪、锆使合金的组织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钪、锆不宜过量. 含钪、锆合金强韧化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有L12型共格相Al3 (Sc,Zr) 生成, 起着有效的补充强化作用, 另一方面强化相S′相细化和分布状况改观, 改变了裂纹萌生位置与扩展途径.
关键词:
铝合金
,
钪
,
锆
,
沉淀强化
肖于德
,
黄龙坚
,
黎文献
,
李松瑞
,
马正青
,
熊建明
,
朱焱
,
周汉国
,
欧阳立斌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1999.02.008
采用金相、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钪对7005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加入适量钪合金化可以明显细化合金组织,改变主要强化相η相的尺寸、形状、分布,减小晶界无沉淀带宽度,可以明显提高合金强度、塑性以及高温稳定性,这是合金中析出了与铝基体完全共格的Al3Sc (fcc, a=0.41 nm) 质点所致.
关键词:
铝合金
,
钪
,
组织
,
拉伸性能
程作慧
,
薛永强
,
汤芝平
材料保护
坚膜处理对不锈钢着色膜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有重要的影响.研究了2种不同坚膜方法处理后膜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利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坚膜处理前后着色膜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坚膜处理对彩色不锈钢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电解坚膜处理后着色膜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明显优于经化学坚膜处理后的着色膜;坚膜前着色膜疏松、柔软、不耐磨、易被污物沾染,电解坚膜处理后由于膜中Cr、O的富集,膜上微孔基本消失,增强了膜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
关键词:
坚膜
,
着色
,
不锈钢
,
耐磨性
,
耐蚀性
邱士东
,
王葆华
,
徐九华
,
谢玉玲
中国稀土学报
采用ICP-MS方法研究了陕西汉阴黄龙金矿黑色岩系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条件. 稀土总量在全岩和硫化物中含量为91.55~331.31×10-6 g · g-1. 轻稀土富集, 分布曲线较陡, 重稀土曲线较为平缓, 与陕西八卦庙金矿和华南黑色页岩系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 Eu, Ce呈负异常, 反映黑色岩系形成于干燥气候的陆棚边缘浅海的还原环境.
关键词:
稀土元素
,
还原环境
,
黄龙金矿
崔滔
,
焦养泉
,
杜远生
,
汪小妹
,
雷志远
,
翁申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手标本观察、探针片镜下鉴定、XRD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黔北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的矿物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务正道铝土矿主要矿物为硬水铝石、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次要矿物为软水铝石与黄铁矿,铝土矿常量元素以Al 2 O 3、SiO 2和TFe 2 O 3为主,MgO和TiO 2含量次之。风化过程中Zr、Cr、V、Li等微量元素明显富集,Zr和Hf以及Nb和Ta 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微量元素比值表明:务正道铝土矿是以韩家店组页岩为主,黄龙组灰岩为辅,并有其余物源混入的多物源体系。
关键词:
常量元素
,
微量元素
,
物源
,
铝土矿
,
务川-正安-道真地区
肖睿
,
何世辉
,
杜艳利
,
黄冲
,
冯自平
,
国德防
,
崔昌学
,
杜光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现有的直接蒸发式冰蓄冷空调蓄冰槽内在融冰运行时都存在不利于传热的较大垂直温差.本文通过在蓄冰槽中下部位置处设置水平交叉盘管,使蓄冰槽内的坚直冰柱易于断裂,从而改善槽内自然对流条件,达到强化换热的目的.实验表明,水半盘管的布置明显减小了蓄冰槽内在融冰过程中的上下层温差,传热过程得到强化,融冰速度加快,制冷系统的COP也相应得到提高.
关键词:
直接蒸发
,
冰蓄冷
,
蓄冰槽
,
水甲盘管
,
强化传热
林志坚
,
宋文桑
腐蚀学报(英文)
钢在厦门海域飞溅带腐蚀数学模型分析林志坚,宋文桑(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二五研究所厦门分部,厦门361002)根据暴露在厦门试验平台飞溅带几种钢8年的腐蚀数据,按大气腐蚀常用的数字模型:F=KT”(。进行曲线拟合,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获得相关系数大于0.95的回归方程:F-A+BT’+C/T’(2,讨论和分析回归系数与耐蚀性的关系,从而了解不同钢种腐蚀变化规律.TablelLnF—Lnk+nLnt,F—A+BTZ+C/TZ(F:mm,T: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选用的....
关键词:
林志坚
,
宋文桑
腐蚀学报(英文)
钢在厦门海域全浸和潮差区的腐蚀行为分析(摘要)林志坚,宋文桑(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二五研究所厦门分部,厦门361002)根据暴露在厦门海域全浸区、潮差区几种钢8年腐蚀试验结果,讨论不同的合金元素对低合金钢局部腐蚀发展倾向的影响;应用回归分析技术,计算不同钢种在潮差区平均腐蚀速度产生”逆转”的时间,讨论分析影响”逆转”现象的因素.l碳钢和IE#全钢局部腐蚀发展趋势全浸区8年取样处理时发现两种含Cr钢和09MnNb(济)钢的内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