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藤黄酸氰基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陈美君 , 金海 , 张志佳 , 廖思燕 , 黄雁 , 谭茵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8.150397

以藤黄酸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或酰胺化反应,在C-30位的羧基上引入不同的烷氰基或芳香氰基,设计合成了7个藤黄酸氰基衍生物,其中6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MS和1H NMR确证。采用四氮唑蓝(MTT)法测试了合成化合物对肝癌细胞(HepG2)、结肠腺癌细胞(RKO)和卵巢腺癌细胞(OVCAR-3)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其中化合物46的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物藤黄酸。

关键词: 藤黄酸 , 氰基 , 合成 , 抗肿瘤 , 衍生物

藤黄酸氰基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陈美君 , 金海 , 张志佳 , 廖思燕 , 黄雁 , 谭茵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8.150397

以藤黄酸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或酰胺化反应,在C-30位的羧基上引入不同的烷氰基或芳香氰基,设计合成了7个藤黄酸氰基衍生物,其中6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MS和1H NMR确证.采用四氮唑蓝(MTT)法测试了合成化合物对肝癌细胞(HepG2)、结肠腺癌细胞(RKO)和卵巢腺癌细胞(OVCAR-3)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4和6的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物藤黄酸.

关键词: 藤黄酸 , 氰基 , 合成 , 抗肿瘤 , 衍生物

开管热声振荡的主动控制研究

魏伟 , 唐豪杰 , 李东海 , 王京 , 朱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以开管内的热声耦合振荡为研究对象,设计基于主动补偿的适应性控制器抑制开管内的不稳定燃烧。试验以扬声器为执行机构来改变开管的边界条件,从而抑制开管内的热声耦合振荡。实时控制效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适应性控制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因热声耦合产生的燃烧振荡,为实际动力系统燃烧振荡抑制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开管 , 热声耦合振荡 , 主动控制 , 适应性控制

开管中热声拍振现象及其主动控制

翁方龙 , 朱民 , 李东海

工程热物理学报

开管中燃烧振荡现象的实验研究发现,在不稳定发生的极限工况附近可能存在幅值周期性变化的振荡现象,也即拍振,其拍频可低于1 Hz.本文比较了铁丝网和穿孔陶瓷两种稳焰体对拍振发生的影响;通过时频分析揭示了拍振的声压脉动的主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特征.采用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控制系统,研究了对极限环和拍振的主动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开管系统中导致拍振的非线性可能使得采用常规主动控制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热声振荡 , 拍振 , 时频分析 , 主动控制

开管中燃烧振荡的非线性现象研究

翁方龙 , 朱民 , 李东海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探讨了开管系统中燃烧振荡的两类非线性现象—拍振和迟滞,通过改变燃料流量和当量比研究了这两类非线性现象的发生规律.实验发现拍振现象仅在热功率较小、当量比较低的条件下发生;迟滞现象在发生燃烧振荡的当量比上限附近较显著,而当量比下限附近不明显.对于燃烧振荡中的拍振现象,通过热声耦合分析,结合弥散模型和声波传播关系,反演得到了火焰传递函数(FTF),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与控制这类非线性振荡现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燃烧振荡 , 拍振 , 迟滞 , 火焰传递函数

黎巴嫩的波里钢板桩码头牺牲阳极保护

王亚平 , 韩正权 , 方达经 , 黄俊 , 沈尔卜

腐蚀与防护

研究了黎巴嫩的波里钢板桩码头的牺牲阳极保护系统,解决了该海域码头不同区域中钢管桩与钢板桩的平均保护电流密度取值问题.通过现场试验发现,对于码头迎水面的平均保护电流密度值取0.060 A·m-2较为合适,码头回填区域的平均保护电流密度值取0.030 A· m-2较为合适,海泥区的平均保护电流密度值取0.025 A·m-2较为合适.

关键词: 钢管桩 , 钢板桩 , 码头 , 牺牲阳极 , 阴极保护 , 电流密度

Cu-Ni合金海水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朱小龙 , 林乐耘 , 雷廷权

腐蚀学报(英文)

综述了Cu-Ni合金在海水中材料因素和海水环境及其对腐蚀行为的影响.阐述了该合金海水腐蚀热力学和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结构、初始表面状态与耐蚀性的关系;并讨论了海水的物理因素(流速、温度)、化学因素(溶解氧、硫化物)和生物因素及其协同效应对Cu-Ni合金腐蚀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Cu-Ni合金 , null , null , null

铜镍合金海水腐蚀的表面与界面特征研究

林乐耘 , 刘少峰 , 刘增才等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金相(OM)、俄歇(AES)、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技 术手段对实海暴露试样进行探测分析,揭示了表面膜缺陷(如碳膜)、晶界缺陷(晶界析出物)等加速该 合金腐蚀进程的试验现象和内在根据,特别指出影响该合金海水腐蚀产物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其中的沿晶扩散及应变诱生调峰分解与沿晶腐蚀、沿晶脆断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铜镍合金 ,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statistical rules , null

铜镍合金海水腐蚀的表面与界面特征研究

林乐耘 , 刘少峰 , 刘增才 , 徐杰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1999.01.005

采用金相(OM)、俄歇(AES)、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技术手段对实海暴露试样进行探测分析,揭示了表面膜缺陷(如碳膜)、晶界缺陷(晶界析出物)等加速该合金腐蚀进程的试验现象和内在根据,特别指出影响该合金海水腐蚀产物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其中的沿晶扩散及应变诱生调幅分解与沿晶腐蚀、沿晶脆断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铜镍合金 , 海水腐蚀 , 表面膜 , 沿晶扩散 , 应变诱生

70Cu—30Ni合金海水腐蚀产物膜形成过程

朱小龙 , 林乐耘 , 雷廷权

金属学报

本文研究了70Cu-30Ni合金海水暴露不同时间腐蚀产物膜特征和成分变化。研究表明,该合金腐蚀产物膜内存在一个富Ni区,富Ni区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变宽且Ni的富集程度增加,富Ni腐蚀产物膜充当阳极,从而保护基体。长期暴露所形成的腐蚀产物膜出现裂纹或沟,这是由于膜下基体在这些位置存在结构或成分的变化使膜的生长速度减慢或者内应力导致膜的破裂。随着外层膜的溶解与脱落,原裂纹或沟成为凸出条纹,凸出条纹中Ni与Cu的浓度比高于条纹之间区域中Ni与Cu的平均浓度比,凸出条纹优先溶解使膜表面趋向平整。膜中碳量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因此可以认为碳来源于海水而不是来自加工残碳膜。

关键词: 70CU-30Ni合金 , null , null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