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
唐石云
,
龙恩艳
,
林之恩
,
龚茂初
,
陈耀强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00910
以不同温度焙烧得到的Zr0.5Al0.5O1.75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系列1.5%Pd/Zr0.5Al0.5O1.75催化剂样品.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O2程序升温脱附及CO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催化剂在模拟稀燃天然气汽车尾气中的活性和抗H2O中毒性能.结果表明,载体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很大,其中以950℃焙烧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不含H2O条件下,该催化剂对甲烷的起燃温度(T50)和完全转化温度(T90)分别为274和315℃;而在含H2O条件下的T50和T90分别为325和356℃,表现出较高的低温活性和优良的抗H2O中毒能力.
关键词:
锆
,
铝
,
复合氧化物
,
钯
,
负载型催化剂
,
稀燃天然气汽车
龙恩艳
,
王云
,
张晓玉
,
李移乐
,
龚茂初
,
陈耀强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0907
采用共沉淀法制各了ZrO_2,Y_(0.1)Zr_(0.9)O_x,Ce_(0.1)Zr_(0.9)O_x和Al_(0.1)Zr_(0.9)O_x系列Zr基载体,并用N_2吸附-脱附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再以此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整体式负载Pd催化剂,催化剂涂层的涂覆量为180g/L左右,Pd含量为1.25%.测定了催化剂上Pd的分散度.在模拟的贫燃天然气汽车尾气中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并在尾气中有或无SO_2存在的条件F比较了催化剂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Y~(3+),Ce~(4+)或Al~(3+)改性载体负载的Pd催化剂的耐硫性能明显改善;无论尾气中是否存在SO_2,以Y~(3+)或Al~(3+)改性载体负载的Pd催化剂的活性均明显高于ZrO_2负载体的Pd催化剂.
关键词:
钯
,
氧化锆
,
负载型催化剂
,
贫燃天然气
,
甲烷转化
,
硫中毒
陈芳
,
易回阳
,
吴一鸣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以活性艳橙溶液为模拟废水,通过H2O2/TiO2超声(US)协同作用光降解活性艳橙溶液,探讨了TiO2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活性艳橙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TiO2催化剂锻烧温度等对活性艳橙溶液降解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几种不同作用方式对活性艳橙溶液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UV/H2O2/TiO2/US协同作用降解活性艳橙溶液的效果最好;当活性艳橙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0 mg·L-1,pH=5,TiO2用量为0.4 g·L-1,H2O2用量为0.4 ml·L-1时,降解率可达92.06%.
关键词:
超声波
,
TiO2
,
协同作用
,
活性艳橙
,
降解
宋彦萍
,
陈焕龙
,
李亚超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商业软件ANSYSCFX研究了具有圆形和椭圆形柯恩达表面的环量控制叶型在不同射流速度下的流场和性能。结果表明:小的射流速度和大的柯恩达表面型线曲率是导致射流分离的主要因素,采用高速射流绕流大曲率柯恩达表面能够获得较大气流角和膨胀比,但同时带来较大的能量损失,叶栅气动性能与柯恩达表面形状和射流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
燃机涡轮
,
环量控制叶型
,
柯恩达表面形状
,
射流速度
张波
,
彭书传
,
王世亮
,
张泽滨
,
吴敏伟
材料导报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艳蓝KN-R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活性艳蓝KN-R在有机改性凹凸棒石上的动力学行为,平衡吸附量q2随着KN-R初始浓度、振荡速度、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艳蓝KN-R主要是外表面吸附,吸附活化能为39.2 kJ/mol,说明其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综合作用的过程,其速率由化学过程与外扩散共同控制.
关键词:
有机改性
,
凹凸棒
,
吸附
,
活性艳蓝KN-R
,
动力学
宋彦萍
,
杨晓光
,
李亚超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针对网格疏密程度和湍流模型对利用柯恩达效应的环量控制翼型二维流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以实验结果为参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网格的疏密和湍流模型的选取对流场细节的捕捉和性能参数的预测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具有圆、椭圆和对数螺线形式柯恩达表面的环量控制翼型性能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射流层附壁与高曲率表面特征参数的关联.
关键词:
环量控制翼型
,
柯恩达效应
,
湍流模型
,
柯恩达表面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