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7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多孔TiO2纳米薄膜的制备及PEG对其表面形貌的影响

赵转清 , 姚素薇 , 张卫国 ,

材料导报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多孔TiO2纳米薄膜修饰的镍基电极.用STM观察了TiO2纳米薄膜的表面形貌.由STM知,随烧结温度升高和PEG(聚乙二醇)含量增加,TiO2纳米薄膜表面孔穴的数量增加,孔径增大.

关键词: TiO2 多孔纳米薄膜 STM PEG

镍钼修饰的p型硅电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姚素薇 , 赵转清 , 张卫国 ,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2.01.017

在半导体p型Si上恒电流沉积纳米晶和非晶Ni-Mo合金薄膜.制备出Ni-Mo合金修饰的半导体p型Si电极镀层,用SEM对膜层进行了表征.测量了两种电极镀层的阴极催化析氢曲线.纳米晶Ni-Mo/p-Si镀层的催化析氢性能较好测量了光照下纳米晶Ni-Mo/p-Si电极的催化析氢曲线.结果表明.Ni-Mo颗粒尺寸在40~100mm时.光照下电极的析氢过电位比无光照减小了约160mV(电流密度为8 mA.cm-2),催化析氢活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 Ni-Mo/p-Si , 纳米晶 , 催化析氢 , 光照

p型单晶硅上电镀纳米Ni-W-P合金电极及其光照析氢研究

张卫国 , 姚素薇 , 赵转清 ,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1.10.006

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半导体p型硅上沉积Ni-W-P合金,制备出具有高催化析氢活性的纳米金属/半导体电极.考察了电沉积工艺条件对电极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电极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镀液pH值增加、温度升高,Ni-W-P合金镀层结构由晶态向非晶态转变.在50℃,pH=6,电流密度为15 A/dm2时,获得了纳米晶Ni-W-P合金,并考察了光照下电极的催化析氢活性.

关键词: 半导体 , 纳米晶Ni-W-P合金 , 催化析氢

渗透的机理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逆耦合循环研究进展

刘猛 , 张娜 , 罗尘丁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综述了作者所在研究集体所进行的逆耦合循环研究.通过对串联型、并联型逆耦合循环的相关研究和(火用)平衡比较分析,归纳提出了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原则,即:、逆循环采用同种工质;物流、能流耦合并重;优化配置热源加热过程;调控氨水工质浓度;回收利用系统内能.遵循该原则提出的变浓度氨水工质逆耦合循环体现了优良的性能.

关键词: 逆耦合循环 , 研究进展 , 系统集成原则 , 氨水工质

Dirac粒子的-反粒子自由度和-反粒子量子数

王顺金 , 周善贵 , H.C.Pauli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08

对Dirac粒子引进了-反粒子自由度和相应的内部τ空间的算子, 把γ矩阵分解成自旋σ算子和-反粒子τ算子; Dirac方程的解出现了-反粒子量子数; -反粒子变换是Dirac粒子的哈密顿量的反对称变换, Dirac粒子负能态能量的负值来自-反粒子量子数的负值; γ矩阵这种分解是处理物理相互作用的需要.

关键词: -反粒子自由度 , -反粒子量子数 , -反粒子内部空间

渗透膜污染特征及抗污染渗透膜研究进展

王涛 , 王宁 , 陆金仁 , 王志宁 , 胡云霞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7.01.020

渗透技术因其能耗低、水回收率高、截留能力强等优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膜分离技术.然而,膜污染引起水通量持续下降,膜寿命缩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渗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何有效控制膜污染已经成为渗透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综述从渗透膜污染的角度出发,详细总结了渗透膜的污染特征,全面介绍了抗污染渗透膜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众多的研究结果发现,渗透膜的性质、膜朝向、原料液性质以及膜过程操作条件是影响渗透膜污染形成与清除的重要因素.通过优化操作条件虽然可部分减轻膜污染,但不能彻底解决膜污染问题.开发抗污染渗透膜仍是根治膜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目前抗污染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双皮层结构渗透膜的制备及结构调控、膜表面抗污染改性、开发抗污染亲水膜材料制备渗透膜等.其中,新型两亲性共聚物作为支撑层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是未来抗污染渗透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渗透 , 膜污染 , 抗污染 , 表面改性 , 共聚物

庚烷裂解及乙醇的影响

宋金瓯 , 姚春德 , 许汉君 , 刘士钰

工程热物理学报

论文研究乙醇对正庚烷氧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同步辐射方法测量当量比为1.0时庚烷/氧气/氩气,以及庚烷/乙醇/氧气/氩气低压层流预混火焰中主要成分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乙醇改变了庚烷向己烷裂解的路线,促进了庚烷直接裂解成丁烯基的趋向,但丁烷、戊烷都仍是庚烷的主要裂解产物.添加乙醇,火焰中环已二烯、环戊二烯浓度增加,而且出现了乙烯醇、丁醇.研究结果可作为乙醇燃烧特性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预混火焰 , 乙醇 , 庚烷 , 同步辐射

渗透技术的应用进展

王铎 , 许春玲 , 黄燕

材料导报

渗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膜技术以其低能耗、耐污染的特点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在海水淡化、绿色能源、航空航天、食品浓缩等多个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综述了渗透技术在脱盐、浓缩和能源3个不同方面的应用进展,以及国内近几年在渗透领域所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渗透 , 脱盐 , 浓缩

庚烷低温燃烧机理构建

郭俊江 , 李树豪 , 谈宁馨 , 李象远

工程热物理学报

基于课题组自主研发的高碳烃燃烧机理自动生成程序ReaxGen,构建了庚烷低温燃烧详细机理(642个物种,2220步反应).分别采用物质产率分析和反应路径流量分析方法简化该详细机理,得到半详细机理(510个物种,1472步反应)和骨架机理(209个物种,770步反应).对正庚烷的点火延时,层流火焰速度以及主要物种浓度曲线的模拟结果表明这些机理的模拟精度较高.在工程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庚烷点火延时敏感度,考查了机理中关键反应.

关键词: 庚烷 , 低温燃烧机理 , 机理简化 , 动力学模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