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75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三阶非线性光学玻璃研究进展

王学锋 , 赵修建 , 薛建强 , , 余家国

材料导报

简要叙述了三阶非线性光学理论,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三阶非线性光学玻璃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玻璃作为光信号处理用元件(如全光开关)的应用潜能.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玻璃 , 掺杂玻璃 , 全光开关 , 溶胶-凝胶

二阶非线性光学玻璃的研究进展

王学锋 , 赵修建 , 顾少轩 , , 余家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1.037

二阶非线性光学玻璃的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己成为光电子技术领域中最尖端的课题之一.本文重点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二阶非线性光学玻璃领域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各种玻璃系统中诱导二次谐波发生(SHG)的激光诱导极化、电场/温度场极化和电子束辐射极化等方法.讨论了SHG的理论模型和实验研究.最后展望了未来二阶非线性光学玻璃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二次谐波发生 , 非线性光学玻璃 , 极化 , 进展

浮法玻璃熔窑三维数学模拟研究

马晶 , , 朱坤 , 岳爱文 , 赵修建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2.06.005

采用SIMPLEC算法求解了玻璃熔窑三维数学模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计算了不同卡脖宽度时的熔制因子分布和滞留时间微分分布曲线.研究表明:在熔窑纵向存在3个主要回流卡脖宽度变化对玻璃液流动产生影响,减小卡脖宽度有利于节能,但卡脖宽度过小会使玻璃熔制质量降低,当窑宽为10.5m时,卡脖宽度在4.8m左右时较适合.

关键词: 玻璃熔窑 , 卡脖 , 计算机模拟

退火温度对Bi3.15(Eu0.7Nd0.15)Ti3O12铁电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蒋大洞 , 郑学军 , , 朱哲 , 彭金峰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201

利用金属有机物分解法(MOD)在Pt/Ti/SiO2/Si(111)衬底上制备了Bi3.15(EU0.7Nd0.15)Ti3O12 (BENT)薄膜,并经600℃、650℃、700℃、750℃退火处理.通过纳米压痕法测试了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采用X射线衍射(XRD)测量了薄膜的残余应力.BENT薄膜的晶粒尺寸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变大.当晶粒尺寸从37 nm增大到46 nm时,薄膜的硬度值从8.4 GPa减少到3.1 GPa,弹性模量从171.5 GPa减小到141.6 GPa.随着退火温度从600℃升高到750℃时,薄膜的残余压应力值从-743 MPa减小到了-530 MPa.退火温度为600℃的BENT薄膜具有最大的硬度和弹性模量.

关键词: 弹性模量 , 硬度 , 残余应力 , 退火温度

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和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胡晓梅 , , 刘斯维

材料导报

结合目前有关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在粉体制备、陶瓷的成型、烧结以及陶瓷的织构化特别是反应模板晶粒取向等制备技术上研究的新进展,并比较分析了NNK、NNK-LN、NNK-LT-LS等不同的掺杂改性体系在压电性能上的差异和改进.结果显示,改进后的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致密度高,在压电、介电等性能上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出现较宽的准同型相界.最后从不同方面展望了今后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在性能改进上的研究趋势及其制备技术上可能的进展.

关键词: 铌酸钾钠 , 陶瓷的织构化 , 无铅压电陶瓷 , 掺杂改性 , 准同型相界

风沙移中颗粒与多粒径床面碰撞的数值模拟

亢力强 , 郭烈锦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考虑颗粒碰撞的欧拉-拉格朗日数值模拟方法,对风沙移中颗粒冲击多粒径床面的碰撞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模型中,对气相采用欧拉方法建立控制方程,对离散颗粒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模拟,颗粒间碰撞作用采用软模型描述.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模拟风沙运动中颗粒冲击多粒径床面的动态运动过程.而且在多粒径非均匀床面上的颗粒起跳具有较大的随机性.这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风沙运动中颗粒碰撞起跳机理.

关键词: 欧拉-拉格朗日模拟 , 模型 , 颗粒碰撞 , 两相流

流自由面掺气过程数值仿真研究

向敏 , 屠基元 , 张为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并耦合亚网格自由面掺气模型建立了水流多尺度数值仿真模型,对水流形成过程中相互耦合的大尺度气液界面形成、自由面掺气和气泡流扩散等过程开展仿真研究.得到了自由面掺气形成的不同区域气含量、气泡频率和气泡尺寸等参数分布,研究表明在剪切层区域存在最大气含量和最高气泡频率点.由于高气含量加剧气泡聚合,最大频率位置更靠近底面.沿轴向方向,湍流强度逐渐降低,而气含量逐渐减小使不同位置上气泡直径变化较小.本文数值模型为成功预示水引起的多相多区域流场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 自由面掺气 , 双流体模型 , 群体平衡

一类混沌电路的变参数识别与同步

褚润通 , 王春妮 , 马军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0.01.014

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矩阵理论,用两种方法对一类混沌电路系统参数发生变情况下的参数识别与同步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第一种方法是通过负反馈将系统镇定到某个稳定态来识别系统的变参数(系统参数突然发生阶跃性变化),通过计算李亚普诺夫指数获得反馈系数临界值.第二种方法是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得到的参数观测器包含了可调节的增益系数,当两个混沌系统达到完全同步时驱动系统的5个未知参数在阶跃变化情况下也可以被准确识别.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混沌 , 参数识别 , 同步

纳米刻蚀技术

钟智勇 , 刘爽 , 赵文多 , 李敏姬 , 张怀武

功能材料

纳米刻蚀技术是一种并行的制备纳米点阵的自组装方法,其核心是二维有序纳米胶体阵列掩膜的制备.本文详细介绍了二维有序纳米胶体阵列掩膜的各种自组装合成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各种工艺参数的纳米阵列的影响.最后,综述了纳米刻蚀技术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关键词: 纳米刻蚀 , 纳米阵列 , 纳米加工

与胶囊磨矿对比优化试验研究

曾鹏 , 张浩杰 , 肖庆飞 , 李博 , 王康 , 黄孟阳

黄金 doi:10.11792/hj20131215

对钢与胶囊的磨矿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单个组以φ25 mm球径为最佳,胶囊尺寸偏大;组m(φ40)∶m(φ30)∶m(φ25)=50∶35∶15及充填率达40%时,磨矿细度-0.05 mm可达92.29%,再提高充填率已无必要。

关键词: , 胶囊 , 磨矿 , 优化试验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7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