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平
,
孟松鹤
,
李广维
,
纪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4.04.012
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合成CuCr预合金粉,爆炸压实工艺制备CuCr合金触头材料.重点研究爆炸压实工艺粉末压实密度与粉末压实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爆炸压实工艺制备了密度较高(>92%的理论密度)的CuCr合金;随着单位体积粉末压实能增加,无论长管还是短管,粉末压实密度都是先增加后减小,有一个最大值;对于长管,当压实能为365.815MJ/m3时,压实密度达到最大值(98.65%理论密度);对于短管,当压实能为305.502 MJ/m3时,压实密度达到最大值(98.63%理论密度);并且CuCr合金粉的压实密度与压实能之间关系符合等式C=0.0022E/(1+0.0045E).
关键词:
爆炸压实
,
CuCr合金
,
压实能
,
压实密度
于海平
,
李春峰
,
邓将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6.008
采用平板电磁成形工艺对铜粉末进行了压实试验研究.分析了放电电压、粉末体径高比、驱动片、压实次数和压实方向等因素对压实坯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放电电压和粉末体径高比增加,压实坯致密度增大;单向加载时,沿着加载方向存在密度梯度,并且压实坯底部轴心处的密度最低;厚度适宜的驱动片有益于提高压实坯体致密度.当设备放电能量有限时,重复压实和双向压实方法是获得致密均匀、高密度粉末制品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致密度
,
粉末
,
电磁脉冲压实
,
电磁成形
,
平板线圈
周宇松
,
曹国洲
,
逯庆国
,
侯小宝
,
龚朝辉
,
郭红燕
,
吴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7.05.006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高振实密度超细银粉的制备工艺;制备的超细银粉为球形、表面光洁、无团聚,d90、d50、d10与平均粒径d分别为1.85、0.79、0.34、1.11 μm,振实密度高达4.5 g/cm3.试验结果表明,在银粉的还原生成反应中,溶剂去离子水用量与分散剂用量是其中两个主要的影响振实密度的因素.
关键词:
银
,
超细粉体
,
振实密度
,
正交试验
,
化学还原
罗守靖
,
李金平
,
牛玮
,
胡伟晔
,
龚朝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1.03.007
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由Cu、Cr粉按重量比各半合成CuCr预合金粉,然后用爆炸压实工艺制备真空断路器用电触点材料CuCr合金.着重研究了爆炸压实工艺参数对CuCr预合金粉爆炸压实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爆炸工艺参数,都能爆炸成型得到密度超过相对理论密度(92%)的CuCr合金;另外,双管装置优于单管装置;提高装粉密度对爆炸成型有利.随着装药密度、药粉比或药粉筒比的增加,爆炸坯密度先逐渐提高,而后减小;球磨时间对爆炸坯密度影响较为复杂.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
CuCr合金
,
爆炸压实
,
密度
李金平
,
罗守靖
,
纪松
,
牛玮
,
陈子明
,
龚朝晖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2.05.012
轴对称零件的粉末爆炸压实,是利用炸药产生的有效冲击能引起装粉套筒塑性变形,导致粉末致密.粉末压实所需真实能量的多少,不仅与容器的质量和径向速度有关.对所给予的总冲击能来说,由容器的材料和几何形状来决定.在混合粉和复合粉爆炸压实工艺的广泛研究中,容器外径收缩和炸药/容器质量比之间的关系,及总应变与冲击能之间的关系均由实验方法确定,与计算的能量值进行比较,预计零件的压缩变形和所承受的冲击能,可以进一步了解容器在爆炸冲击载荷下的变化.
关键词:
爆炸压实
,
能量
,
变形
付艳恕
,
孙宇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由材料可压缩性及爆轰驱动的相关假设,根据质量、动量守恒导出可压介质运动微分方程,并将聚心爆轰的平面泰勒波近似与粉体受压状态方程相结合,得到爆轰产物流场与粉体收缩运动的耦合关系式,使运动微分方程明确且可解.应用该方程式计算聚心爆轰驱动下多孔铜粉的单、双管压实过程,所得速度、平均密度时程曲线分别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吻合良好,且由于位移时程曲线由速度导出,有理由认为其是符合物理实际的.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可知,双管压实装置中外管具有明显的聚能效应,在相同装药比下能实现更高压力,使烧结体具有更高的压实密度;另外,实验结果还显示双管结构配合中心杆能有效避免马赫孔及扩大可烧结尺寸,因而双管烧结设计更优.
关键词:
爆炸压实
,
柱面收缩
,
Runge-Kutta法
,
可压缩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