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等离子喷涂和激光表面熔化制备Si喷涂Ti-Zr-Mo合金的抗氧化性能

Jeong-Min KIM , Tae-Hyung HA , Joon-Sik PARK , Hyun-Gil KIM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86-8

由于Mo基体在热空气中不稳定,采用等离子热喷涂工艺将Si涂覆于Ti?Zr?Mo合金表面以保护Mo基体。虽然单独使用等离子热喷涂工艺能使Mo合金表面在高温下及较短时间内不被氧化,但是后续的激光表面熔化工艺能提高 Si 喷涂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对于后续激光处理样品,在随后的退火工艺中形成了钼硅化合物(主要成分为MoSi2),且其抗氧化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另外,研究了Si喷涂样品在3.5%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然而经激光表面熔化工艺处理样品的耐腐蚀性能与未经激光表面熔化处理样品的耐腐蚀性能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Ti-Zr-Mo合金 , Si , 氧化 , 等离子喷涂 , 激光熔化

Ion sputter erosion in metallic glass-A response to "Comment on: Homogeneity of Zr(64.13)Cu(15.75)Ni(10.12)Al(10) bulk metallic glass" by L-Y. Chen, Y-W. Zeng, Q-P. Cao, B-J. Park, Y-M. Chen, K. Hono, U. Vainio, Z-L. Zhang, U. Kaiser, X-D. Wang, and J-Z Jiang J. Mater. Res. 24, 3116 (2009)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The morphology of the dark and bright regions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for the Zr(64.13)Cu(15.75)Ni(10.12)Al(10) bulk metallic glass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ion beam parameters used for ion milling.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ion beam could introduce surface fluctuation to metallic glasses during ion milling.

关键词: room-temperature

2-(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铜

阮琼 , 胡秋芬 , 杨光宇 , 尹家元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3.02.010

在pH4.0HAc-NaAc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2-(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PADAP)与铜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用Waters Porapak Sep-Park固相萃取小柱富集,乙醇洗脱后光度法测定,可测定水样中μg/L级的铜.方法用于几种饮用水中铜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2-(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 , , 固相萃取光度法

TiO2直接还原法提取金属钛研究进展

吴晓松 , 兰新哲 , 赵西成 , 王碧侠 , 崔静涛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7.02.014

介绍了二氧化钛直接还原法提取金属钛的各种工艺,包括:剑桥大学发明的FFC工艺、Ono和Suzuki提出的OS(钙热还原)工艺、Park等将EMR(电子中介反应)和MSE(融盐电解)的概念结合起来用于TiO2的金属热还原以及Okabe等提出的PRP(预制还原)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这些新工艺各自的特点,综述了国内有关直接还原法提取金属钛的研究进展,指出二氧化钛直接还原法提取金属钛工艺最有希望取代传统的Kroll法.

关键词: 金属钛 , 直接还原法 , TiO2 , FFC法 , OS法 , EMR/SME工艺 , PRP工艺

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热降解动力学

曹新鑫 , 高俊刚 , 杜永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热重分析(TGA)法研究了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V-POSS)/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采用Kim-Park,Flynn-Wall-Ozswa和Friedman三种方法计算了共混物的降解反应活化能,结果说明,当V-POSS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4%、8%、12%和16%、升温速率为5℃/min时材料热降解起始温度分别提高了27.1℃、29.3℃、52.6℃和66.9℃,热降解反应活化能Ea提高了10 kJ/mol~50kJ/mol,反应级数n也随V-POSS加入量增多有所提高,材料热稳定性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 笼型聚倍半硅氧烷 , 聚丙烯 , 热重分析 , 降解动力学

二氧化钛直接还原制取金属钛的工艺进展

王碧侠 , 兰新哲 , 赵西成 , 吴晓松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5.021

镁热还原法(Kroll法)是实现工业化的海绵钛生产方法, 由于此法工艺流程长, 过程复杂而使得钛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严重影响了钛的应用, 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钛制取方法. 近年来由二氧化钛直接还原制取金属钛的工艺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尤其是剑桥大学发明的FFC工艺在国际上掀起了新的钛还原工艺研究热潮, 随后Ono 和Suzuki提出了OS(钙热还原)工艺;Park等将EMR(电子中介反应)和MSE(融盐电解)的概念结合起来用于TiO2的金属热还原;Okabe等提出了PRP(预制还原)工艺. 介绍这几种二氧化钛直接还原的新工艺并对比分析了各自特点和发展趋势, 指出FFC工艺最有希望取代传统的Kroll法.

关键词: , 二氧化钛 , FCC剑桥工艺 , OS(钙热还原)EMR(电子中介反应) , PRP(预制还原)

CFRP纤维布加固RC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张大长 , 吴智深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4.027

为了建立统一的碳纤维(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RC)柱的抗震性能的评价手段,基于二维有限元分析研究探讨分析模型;对3个CFRP布加固RC柱进行了2D-FEA参数模拟分析,考察了现存的裂缝模型、材料本构关系、混凝土的压缩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混凝土使用Darwin-Pecknold的等价一轴应变模型能很好地模拟CFRP布加固的RC柱的非线性特性及其强度;而且修正Kent Park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箍筋、CFRP布对混凝土的横向约束作用,同时Darwin的破坏准则可以较好地评价二轴应力下混凝土的破坏过程.通过考察CFRP布加固的RC柱的荷载-变形关系、柱子反弯点和柱脚处混凝土、钢筋和CFRP的应力应变的发展,进一步证实了CFRP布对RC柱的抗震加固十分有效.

关键词: CFRP布 , 二维有限元分析 , RC柱 , 抗震性能 , 分析模型 , 等价一轴应变 , 约束作用 , 破坏准则

ZrO2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CO2温和氧化乙苯制苯乙烯

Nanzhe Jiang , Abhishek Burri , Sang-Eon Park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0901-9

苯乙烯(SM)是聚合物化学中最重要的单体之一,由其生产的聚合物产品(如PS,SBR和ABS等)具有独特的性能,因而SM的需求逐年增加.乙苯(EB)催化脱氢工艺提供了90%的SM需求,该过程在K促进的氧化铁催化剂上于600-650℃进行.这是一个吸热且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需要绝热反应器和大量的过热过饱和蒸汽以提供热量和降低反应分压,从而有利于反应平衡向SM方向移动,也可避免或消除积碳.同时,也造成大量潜热被浪费;热点也降低了整个反应活性和催化剂寿命.在蒸汽中加入空气或富氧空气,使得副产H2与O2反应,产生的热量可供随后乙苯脱氢反应,同时H2的移除也有利于提高EB单程转化率,并保持高的SM选择性.但是,该过程需要2个催化剂,反应器的设计和催化剂的装填比较复杂,且存在爆炸的危险.因此,人们尝试了多种氧化剂和新型的催化剂.最近也有人提出软氧化剂的概念.这为开发新催化体系提供了可能.相对于O2,CO2的氧化性很弱,但可用作温和氧化剂去除脱氢单元中副产的H2,降低了反应温度,且不影响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同时,具有较大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在工业上也是切实可行的.除了负载型的碱金属促进的氧化铁催化剂外,各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也用于催化CO2氧化EB脱氢反应中,如Fe,Cr,V和La的氧化物为活性金属,碳材料、MgO、SiO2、Al2O3、Ga2O3、ZrO2、TiO2、水滑石类化合物及分子筛为载体.Park课题组研究了Fe,V和Cr基催化剂,即设计氧化还原的催化剂表面以解离CO2,产生的O用于逆水汽反应.其中以Al2O3负载的V和V-Sb氧化物催化剂性能最为突出;但存在积碳失活和V物种的深度还原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性能,该课题组开发了多种ZrO2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包括MnO2-ZrO2,TiO2-ZrO2,CeO2-ZrO2和SnO2-ZrO2.这些催化剂具有酸碱特性,在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因此,本文简要总结了用于CO2氧化EB脱氢反应的ZrO2基催化剂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在CO2氧化EB脱氢制SM反应中,CO2在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被定义为软氧化剂:氧化催化剂表面以保持其表面氧含量,移除催化剂表面产生的积碳和副产物H2,为反应体系提供较高的热容以克服反应平衡限制,从而达到较高的转化率.ZrO2基复合金属氧化物是具有改善的织构特性的纳米粒子,且具有酸碱两性和氧化还原性能.改性可提高催化体系的热稳定性和活性.其中CeO2-V2O5/TiO2-ZrO2催化剂具有恰当的氧化还原性和酸碱两性,二者协同作用,因而催化性能最佳.氧化还原稳定剂Sb的添加进一步提高了其催化性能.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可优化其酸碱性,增加比表面积,从而提高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以及CO2转化率.继续加强抑制积碳和促进CO2活化方面的研究,可有望进一步提高单程转化率(75%以上)、选择性(98%)和CO2转化率(30%).总之,CO2氧化EB脱氢制SM是一个高度经济性和环境友好的新过程,在未来有望满足SM日益增长的需求.另外,该过程的开发可减少CO2排放,其副产的CO还可用于多种化工过程.然而,该过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抑制积碳,单程转化率和催化剂寿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挑战也给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深入理解反应机理、积碳机理和CO2的活化过程也有利于我们开发出更适合工业应用的催化剂.

关键词: 氧化脱氢 , CO2活化 , ZrO2基复合氧化物 , 酸碱性 , 氧化还原性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