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辉
,
余江滔
,
LI Victor C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522.006
为了促进聚乙烯醇(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VA ECC)在热环境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通过狗骨试件拉伸试验,研究了高粉煤灰掺量的PVA-ECC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变化;采用单纤维抗拉试验、单纤维拔出试验以及单裂缝拉伸试验研究了PVA ECC性能提升的机制.结果表明:在不高于200℃的热处理后,PVA-ECC仍能实现多裂缝开裂,相比20℃,50、100、200℃热处理后的PVA-ECC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提高,其幅度为100℃>50℃>200℃;纤维强度不是PVA-ECC抗拉性能变化的控制因素,适当的温度处理提高了纤维与基体的化学黏结力和摩擦力,从而提高了纤维的桥接作用和裂缝的余能,进而提高了PVA-ECC的抗拉性能和摩擦耗能能力.PVA-ECC性能变化的机制分析为PVA-ECC工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
热处理
,
应变强化
,
界面性能
,
余能
,
桥接力
张倩倩
,
庄全超
,
徐守冬
,
邱祥云
,
崔永丽
,
史月丽
硅酸盐通报
本文分别以柠檬酸(C6H8O7·H2O)和蔗糖(C12 H22 O11)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 MnSiO4/C材料.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合成出的Li2 MnSiO4/C材料均属于正交晶系Pmn21空间群.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合成出的Li2 MnSiO4/C1(以C6H8O7·H2O为碳源)材料粒径均在500 nm左右,Li2MnSiO4/C2(以C12 H22O11为碳源)材料粒径在1μn左右.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Li2MnSiO4/C2较Li2 MnSiO4/C1有较高的首次不可逆容量;两种电极材料经几周循环后均具有稳定的循环性能,所制得的Li2 MnSiO4/C1较Li2 MnSiO4/C2具有高的循环容量.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Li2 MnSiO4/C
,
碳源
,
包覆
,
电化学性能
向楷雄
,
郭华军
,
李新海
,
王志兴
,
罗文斌
,
李黎明
功能材料
采用球磨掺碳及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C,研究了合成温度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不同焙烧温度下合成的Li2FeSiO4/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50℃合成的Li:FeSiO4/C电化学性能最佳,在C/16的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44.8mAh/g,1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有136.5mAh/g.
关键词:
锂电池
,
正极材料
,
硅酸铁锂
刘兴亮
,
鲁道荣
,
桂宏亮
金属功能材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复合材料硅酸亚铁锂(Li2FeSiO4/C).用XRD、TEM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Co2+掺杂对Li2FeSiO4/C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适量的Co2+不会改变Li2FeSiO4的正交晶系结构,可稳定材料结构,改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室温下,Li2Fe0.97Co0.03SiO4/C以0.1C放电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1.8 (mA· h)/g,2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31.2 (mA·h)/g;Li2FeSiO4/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2.0 (mA·h)/g,20次循环后,比容量衰减率为20.3%.交流阻抗测试表明:Li2Fe0.97Co0.03SiO4/C在1.5~4.5V下充放电的可逆性优于Li2FeSiO4/C.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正极材料
,
硅酸亚铁锂
,
掺杂Co2+
,
电化学性能
徐守冬
,
庄全超
,
朱亚波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2MnSiO4并以葡萄糖、己二酸和蔗糖为碳源合成Li2MnSiO4/C材料,对其进行XRD物相分析和SEM形貌分析.对合成出的Li2MnSiO4及Li2MnSiO4/C电极进行了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充放电结果表明碳包覆可以提高Li2MnSiO4放电容量,EIS结果说明,Li2MnSiO4/C能够减少电荷传递电阻,增加锂离子在颗粒内部的扩散速率,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Li2MnSiO4
,
碳包覆
,
碳源
任国安
,
刘志坚
,
杨晓亮
,
黄海锋
,
文佑才
复合材料学报
通过碱液清洗粉末净化B4C颗粒,以改善其在Mg—Li基体中的分散特性。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后粉末中超细颗粒明显减少,B2O3含量减少,B4C粉末颗粒表面更加洁净。采用经碱洗处理后的B4C粉末制备出的高锂低熔点预混合金拉伸强度与密度均有提高。最后按Mg-15Li-2A1—6B4C成分配比制备的B4C/Mg—Li复合材料金相组织中B4C粉末聚团明显减少,组织更加均匀,与用未处理B4C粉末制备的134C/Mg—Li复合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提高21.53%。对B4c粉末的碱洗预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原位生成硼化物对B4C/Mg—Li复合材料的强化效果。
关键词:
碱洗
,
碳化硼
,
预混合金
,
Mg—Li
,
拉伸性能
杨勇
,
方海升
,
李莉萍
,
闫国丰
,
李广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MnSiO4/C复合正极材料,并用TG-DTA,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前驱体的TG-DTA曲线表明,合成Li2MnSiO4时烧结温度应高于500℃.XRD测试表明Li2MnSiO4具有正交结构,对应Pmn21空间群.将Li2MnSiO4/C组装成扣式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600℃烧结10h所得样品性能最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24.2mAh·g-1,为理论比容量的74.5%;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71.5mAh·g-1.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Li2MnSiO4
,
溶胶-凝胶
义丽玲
,
王先友
,
白艳松
,
王钢
,
刘梅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 2 FeSiO 4/C,研究煅烧温度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测试(EIS)和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不同煅烧温度下合成的Li 2 FeSiO 4/C材料的结构、表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50℃下合成的Li 2 FeSiO 4/C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0.1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9.1(m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2.1%.
关键词:
Li2FeSiO4/C
,
正极材料
,
锂离子电池
,
溶胶-凝胶法
龙云飞
,
李媚琳
,
杨克迪
,
葛利
,
吕小艳
,
文衍宣
功能材料
利用一步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3-xNaxV2(PO4)3/C(x=0、0.01、0.02、0.03、0.05、0.08、0.10、0.15)复合正极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了掺杂对材料结构、微观形貌、充放电性能和Li+脱出嵌入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掺杂少量Na+不影响材料Li3V2(PO4)3的基本结构,但可在Li3V2(PO4)3中形成电子缺陷,提高晶体内部原子的无序化程度,降低极化和电荷转移电阻,从而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Li3V2(PO4)3/C相比,Li2.98 Na0.02 V2(PO4)3/C在倍率为15C下的第50次放电容量提高12.1mAh/g,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Li3V2(PO4)3/C
,
碳热还原技术
,
Na+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