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明
,
李亚洲
,
冯维贵
,
林长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7.05.014
采用非线性反馈控制,用附加了带参数的正弦项对Chen系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随着参数k的逐渐增大,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呈现出一系列的变化.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随控制参数的增大,驱动信号的强度渐大,混沌系统由混沌运动到周期轨道,最终到一相点.
关键词:
混沌
,
Chen系统
,
不动点
,
Lyapunov指数
,
反馈控制
胡建辉
,
刘艳改
,
范佶
,
卫礼贤
,
房明浩
,
黄朝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TaO_3粉体,并探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对LiTaO_3陶瓷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柠檬酸):Ta=4:1条件下制备的LiTaO_3粉体在1150 ℃烧结后试样的相对密度可达到92.3%;相对介电常数可达到147,介电损耗低为1.63.
关键词:
LiTaO_3
,
溶胶-凝胶法
,
柠檬酸与钽离子比
,
烧结
,
介电性能
张有凤
,
周玉
,
贾德昌
,
李宏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氮气保护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纯LiTaO3压电陶瓷和Al2O3/LiTaO3(简称ALT)陶瓷复合材料,Al2O3p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5,10,15,20.加入少量Al2O3p后,LiTaO3致密度显著提高,ALT陶瓷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均在99.5%以上.反之,LiTaO3p的加入也能明显提高Al2O3的烧结致密度,而且能够显著降低Al2O3的烧结温度.XRD衍射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中只有LiTaO3和Al2O3两相,无反应产物,说明经过1300℃热压烧结,Al2O3p和LiTaO3稳定共存,两者的化学相容性较好.SEM,TEM观察表明,Al2O3p弥散地分布于LiTaO3颗粒的晶界上,两者结合紧密,且材料内部不存在微裂纹,说明两者的热物理相容性也较好.在这个材料体系中,LiTaO3和Al2O3有很好的相容性.
关键词:
Al2O3p
,
LiTaO3
,
烧结性
,
致密度
,
相容性
赵凯
,
刘艳改
,
房明浩
,
黄朝晖
,
姜斌
,
安志彤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把Al2O3添加到LiTaO3陶瓷中,研究了Al2O3对LiTaO3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通过制备Al2O3/LiTaO3复相陶瓷,对其微观结构和LiTaO3晶粒内的电畴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Al2O3的加入对LiTaO3陶瓷的烧结起到了烧结助剂的作用,随着Al2O3含量的提高,复相陶瓷试样的相对密度随之增大,实验中1300 ℃无压烧结制备的含有9% Al2O3(体积分数,下同)颗粒的Al2O3/LiTaO3复相陶瓷的致密度最高,组织结构更为致密.在Al2O3/LiTaO3复相陶瓷的LiTaO3晶粒中观察到了90°电畴.
关键词:
Al2O3/LiTaO3复相陶瓷
,
烧结性能
,
致密度
,
微观组织
,
90°电畴
张学锋
,
吕志伟
,
贾宝申
,
申岩
,
赵业权
,
刘立人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7.04.021
利用助熔剂籽晶提拉法,在同成份LiTaO3熔体中掺入一定剂量的K2O,生长出了近化学计量比LiTaO3晶体.对晶体进行畴结构、居里温度以及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与同成份比LiTaO3晶体相比较,畴结构为规则的六边形,紫外吸收边出现明显蓝移,晶体居里温度也随之提高,晶体头部居里温度为681.2℃,尾部为684.8℃.
关键词:
钽酸锂晶体
,
化学计量比
,
助熔剂提拉法
,
吸收光谱
,
居里温度
刘艳改
,
刘宝林
,
黄朝晖
,
房明浩
,
彭鹏
,
安志彤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将LiTaO3压电陶瓷颗粒分别添加到Al2O3和Sialon结构陶瓷基体中,通过对复相陶瓷试样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路径的观察,研究了Al2O3和Sialon结构陶瓷基体中LiTaO3第二相的断裂行为.研究结果表明:Al2O3和Sialon陶瓷基体的断裂均为沿晶断裂,LiTaO3压电陶瓷颗粒的断裂为穿晶断裂,在LiTaO3第二相的断口上,观察到了许多断裂台阶,这些断裂台阶是由于试样断裂时,裂纹扩展过程中遇到LiTaO3晶粒内的90°电畴发生裂纹偏转和分支引起的.
关键词:
LiTaO3
,
Sialon
,
Al2O3
,
复相陶瓷
,
断口形貌
,
电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