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6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超临界流体状态下的异构烷烃与烯烃烷基化反应

催化学报

成功地应用固体酸催化剂在超临界反应条件下进行了异构烷烃与丁烯的烷基化反应.在超临界反应条件下,固体酸催化剂在1 400h的反应以后,仍保持100%的烯烃转化率.探索出一个解决固体酸催化剂在烷基化反应中极易失活的有效方法.探讨了超临界流体抑制固体酸催化剂结炭失活的机制和烷基化反应中选择超临界反应条件的规律.

关键词: 磷钨杂多酸 , 超临界 , 异构烷烃 , 烷基化

固体酸催化烷基化反应中微量氟化氢反应助剂的作用 Ⅰ.助剂对反应的促进效应

, 贺玉峰

催化学报

研究了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20%H3PW12O40/SiO2催化的异丁烷与丁烯的烷基化反应. 发现当在反应物料中加入0.019?2%(质量分数)含强电负性元素F的反应助剂HF后,在超临界烷基化反应条件下(137 ℃和5.0 MPa),反应产物烷基化汽油中C8烷烃的含量和目的产物三甲基戊烷的收率均大幅度提高,三甲基戊烷与二甲基己烷的摩尔比值提高了一倍以上. 这是一个重要和有趣的实验现象,它说明微量HF反应助剂可大幅度提高固体酸催化剂对烷基化反应的选择性. 我们把微量反应助剂在固体酸催化烷基化反应中的这种特殊作用称为对烷基化反应的促进效应,这种促进效应已经在我们实验室中被反复证实.

关键词: 固体酸 , 杂多酸 , 异丁烷 , 丁烯 , 烷基化 , 氟化氢 , 反应助剂 , 促进效应

固体酸催化烷基化反应中微量氟化氢反应助剂的作用 Ⅱ.助剂与催化剂的相互作用

, 满征

催化学报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X射线荧光法研究了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中反应助剂HF与20%H3PW12O40/SiO2固体酸催化剂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反应物料中微量的反应助剂HF酸并未与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组分磷钨酸H3PW12O40(HPW)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学物质和结构. 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组分HPW可以吸收HF分子进入它的体相,吸收阈值为每个HPW分子吸收5个HF分子. 催化剂活性组分HPW吸收了反应助剂HF进入体相后形成了HPW-5HF形式的杂多酸假液相,这大大增加了催化剂的酸中心密度和酸中心强度,加快了烷基化反应的

关键词: 固体酸 , 杂多酸 , 异丁烷 , 丁烯 , 烷基化 , 氟化氢 , 反应助剂 , 相互作用

水热合成超细晶粒A-/MxOy固体超强酸

, 刘铁生 , 满征

催化学报

A-/MxOy是一种新的固体超强酸催化材料,由单价酸根负载于金属氧化物上组成,它不同于传统的固体超强酸SO2-4/ZrO2.在水热合成的条件下金属盐和碱沉淀剂发生均匀的水解沉淀反应,生成A-/MxOy固体超强酸,这种合成方法被称作"均匀沉淀法".采用"均匀沉淀法"可以一步直接合成具有小于10 nm超细晶粒的A-/MxOy固体超强酸催化材料.对"均匀沉淀法"合成A-/MxOy固体超强酸的影响因素和规律性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关键词: 高氯酸根离子 , 硝酸根离子 , 氧化锆 , 氧化钛 , 氧化铬 , 固体超强酸 , 超细晶粒

2011年度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年轻化突出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阶梯轴镀铬夹具

吴勤 , 線东升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0.04.003

根据阶梯轴的结构特点及其对镀铬的要求,分别设计并制作了细长阶梯轴一次入槽施镀夹具和短阶梯轴,既可一次入槽施镀又可一次入槽分段施镀夹具.实践表明,夹具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可靠,改变了阶梯轴常规分段两次镀铬的方法,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镀铬成本.

关键词: 阶梯轴 , 镀铬 , 夹具

烧结热测试与分析

董辉,林贺勇,,张浩浩,蔡九菊,徐春柏,周节旺

钢铁

对鞍钢某360m2烧结机进行了全方位的热测试与分析,借此研究了中国大型烧结机余热资源的产生、转化、回收与利用过程。研究表明:生产1t烧结矿的燃料消耗为1612.13MJ,余热资源总量为1439.36MJ,能级为0.41。其中,烧结矿与烧结烟气的显热分别占70.87%和29.13%。余热资源中,得以回收的占40.29%。余热产生、转换、回收与利用过程中,由燃料化学转换为烧结矿和烧结烟气温度的损最大,其次是由烧结矿温度转换冷却废气温度的损,最后是由冷却废气温度转化为蒸汽的损。降低损最主要的因素是:减少烧结机和冷却机的漏风率以及设置适宜的冷却废气流量和冷却机内料层厚度。

关键词: 烧结 , thermal test , waste heat , recovery

烧结热测试与分析

董辉 , 林贺勇 , 张浩浩 , 蔡九菊 , 徐春柏 , 周节旺

钢铁

对鞍钢某360m2烧结机进行了全方位的热测试与分析,借此研究了中国大型烧结机余热资源的产生、转化、回收与利用过程。研究表明:生产1t烧结矿的燃料消耗为1612.13MJ,余热资源总量为1439.36MJ,能级为0.41。其中,烧结矿与烧结烟气的显热分别占70.87%和29.13%。余热资源中,得以回收的占40.29%。余热产生、转换、回收与利用过程中,由燃料化学转换为烧结矿和烧结烟气温度的损最大,其次是由烧结矿温度转换冷却废气温度的损,最后是由冷却废气温度转化为蒸汽的损。降低损最主要的因素是:减少烧结机和冷却机的漏风率以及设置适宜的冷却废气流量和冷却机内料层厚度。

关键词: 烧结 , 测试 , 余热 , 回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