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R/PU共混粘合剂红外透明性对涂层发射率的影响

邵春明 , 徐国跃 , 申星梅 , , 胡晨 , 李凤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氯丁橡胶(CR)共混聚氨酯(PU)制备了不同红外透明性的粘合剂,并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铜粉等填料,制得不同发射率的红外隐身涂层.对粘合剂的红外光谱、发射率及涂层的发射率、微观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粘合剂中聚氨酯含量的增大,粘合剂的透明性变差、发射率增大,涂层的发射率也增大;当铜粉添加量较大时,涂层发射率较小,粘合剂的红外透明性对涂层发射率的影响也相对小一些;并着重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发射率 , 聚氨酯 , 氯丁橡胶 , 红外隐身涂层 , 红外透明性

8~14 μm波段低发射率涂料的制备与优化研究

, 徐国跃 , 沈轩 , 邵春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8.06.014

从填料添加量、粘合剂的选用、填料和粘合剂的优化组合三个方面对红外隐身涂料在8~14 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填料的添加量与涂料发射率有线性和"U"型曲线两种典型关系;当以物理性能良好的聚氨酯为粘合剂时,涂料发射率较高,以红外透明性能较好的三元乙丙橡胶为粘合剂时,涂料发射率可与填料发射率相近:当三元乙丙橡胶与Cu粉优化组合形成涂料时,涂层发射率最低可达0.2.初步分析涂层低发射率的机理,并对其工程化应用展开初探.

关键词: 红外隐身 , 低发射率 , 优化组合 , 涂料 , 机理

改性三元乙丙橡胶用于红外隐身涂层的研究

邵春明 , 徐国跃 , , 罗艳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8.03.016

采用正交试验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EPDM-g-MAH),并以此为黏合剂,铜粉为填料制备了发射率可调的热红外隐身涂层,对涂层进行了红外光谱、红外发射率、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涂层发射率可低至0.15左右,且可以显著减少填料的用量,明显提高涂层的力学性能:附着力可以从3级提高到1级,铅笔硬度从2B提高到3H,柔韧性都为1 mm,耐冲击力都大于50 cm.根据正交试验得到了优化试验条件,获得了涂层力学性能较好、红外发射率低的黏合剂材料.

关键词: 热红外隐身 , 发射率 , 三元乙丙橡胶 , 黏合剂

核-壳结构粒子SiO_2@Bi_2O_3的制备及红外发射率研究

邵春明 , 罗艳 , 徐国跃 , 申星梅 , , 胡晨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研究制备复合隐身粒子的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核-壳结构SiO_2@Bi_2O_3粒子.通过XRD、TEM及发射率测试仪对制备的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XRD表明在700℃可以得到Bi_2O_3纯相;红外发射率测试表明,Bi_2O_3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在SiO_2表面包覆Bi_2O_3后,在3~5 μm和8~14 μm两个测试波段都能降低SiO_2的红外发射率.通过核-壳结构的形式,在较高发射率的样品表面涂覆红外发射率较低的样品,可以提高红外隐身效果.

关键词: 核-壳结构 , 红外发射率 , 氧化铋

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力学性能研究

, 王雅君 , 徐国跃 , , 邵春明 , 胡晨

材料科学与工艺

以铝粉为主要填料,以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为粘合剂,制备了发射率低至0.10的环氧有机硅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研究了分散剂、滑石粉和固化温度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在涂料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滑石粉的质量加入量为2%、分散剂的加入量为2%、热处理温度为200℃时,制得的涂层能在保持低红外发射率的同时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红外发射率 , 涂层 , 力学性能 , 铝粉 , 环氧改性有机硅

铜粉的改性及其在聚氨酯基低红外发射率复合涂层中的应用

, 徐国跃 , 罗艳 , 邵春明 , 谭淑

复合材料学报

使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为偶联剂,对铜粉(Cu)进行了表面化学改性;研究了采用不同偶联剂浓度改性Cu粉时对50%Cu/聚氨酯(PU)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红外发射率、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硅烷偶联剂接枝于Cu粉表面.与未改性样品比较,适当硅烷偶联剂浓度改性的50%Cu/PU涂层在8~14 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仍然保持很低(0.1);涂层力学性能有较大的提高,附着力从2级增加到1级,铅笔硬度由4 H增加到6 H,两者均达到最高级;在保持涂层红外发射率不变的前提下,涂层耐碱、酸、盐时间分别从1、50、10 h改善到90、60、50 h;分析认为Cu粉的改性改善了其与聚氨酯界面的相容性及涂层致密性.

关键词: 铜粉 , 偶联剂 , 复合涂层 , 发射率 , 力学性能 , 耐腐蚀性能

差对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聚焦场的影响

赵肇雄 , 刘勇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9.06.001

利用Richarda-Wolf矢量衍射积分公式,获得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经具有初级差的高数值孔径系统聚焦后的三维光场复振幅函数,模拟了不同差系数下聚焦光场的纵向分布,以及焦平面和光轴上的光强.研究表明,初级差的存在导致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的会聚光场发生偏移和变形,焦平面光强的分布和光轴上的光强峰值都受初级差和入射光偏振态的共同影响,偏振态和初级差不影响聚焦光场在光轴上的对称分布.

关键词: 物理光学 , 贝塞耳-高斯光束 , 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 , 径向偏振 , 方位角偏振 ,

石煤提钒萃液的循环利用研究

张国斌 , 张一敏 , 黄晶 , 刘涛 , 王非 , 王一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6

以江西某地石煤为原料,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萃—沉钒—煅烧的工艺进行萃液循环利用实验,对石煤提钒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V2O5产品质量与萃液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及杂质元素Al,K,Ca,Mg,Fe,Si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萃液的循环利用对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及V2O5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大,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的浸出率在92%~ 94%之间波动,V的一级萃取率在75%~78%之间波动,萃取现象正常,V2O5产品的品位始终大于98%;萃液未循环时,浸出液中的Al,K,Ca已饱和,过饱和的Al,K以KAl(SO4)2(H2O)12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过饱和的Ca以CaSO4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使得萃液循环过程中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Al,K,Ca的含量在第一次循环时急剧增加,随后增加趋势减缓,最终保持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Mg,Fe的含量随萃液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累积,累积至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Si的含量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不累积.

关键词: 石煤 , , 萃取 , 循环利用

连铸铸渣的返回利用

宋素格 , 王三忠 , 张振申 , 王新志 , 孙玉强

钢铁研究

为了合理利用返回的连铸铸渣,对铸渣组分进行分析,得到其碱度平均值为4.09,w(TFe+ MnO)平均值为1.64%,属于高碱度还原性炉渣.对4种铸渣返回利用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返回利用效果优劣次序依次为出钢前、出钢后、LF精炼开始前和LF精炼造渣期.在转炉出钢前进行返回利用效果最佳,适宜的铸渣返回量为5.0~12.0 kg/t,吨钢综合冶炼成本可节约5.94元.

关键词: , 返回利用 , 冶炼成本

超重反冲核时间探测器性能测试

徐华根 , 徐瑚珊 , 李文飞 , 贾飞 , 陈若富 , 张雪荧 , 马越 , 李松林 , 段利敏 , 孙志宇 , 肖国青 , 郭忠言 , 詹文龙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30

介绍了一种铝制内椭球面反射镜闪烁薄膜探测器, 对其探测效率、光收集效率和时间性能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采用1 μm厚的BC498闪烁薄膜探测器测量实验中超重反冲核, 探测效率接近100%, 时间分辨好于200 ps, 其性能满足超重反冲核时间测量的要求.

关键词: 闪烁薄膜探测器 , 光收集效率 , 探测效率 , 时间分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