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碳酸酯在中国海拉尔地区户外自然老化失效分析

周名勇 , 江龙 , 王杉 , 周雨力 , , 李光宪 , 淡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并结合拉伸性能测试分析了聚碳酸酯在中国海拉尔地区户外自然老化前后的光学特性、相对分子质量、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了12个月内聚碳酸酯在该地区户外自然老化失效规律,揭示了导致聚碳酸酯老化失效的结构原因,为合理使用聚碳酸酯材料提供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支撑.分析结果表明:老化后,PC分子结构中产生酚类、酮类等物质,1个月内试样显著变黄,随后黄色指数持续增加;表层相对分子质量1个月内显著降低,随后持续降低,中间层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不大;6个月后试样表面产生裂纹并扩展至本体内,导致PC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显著降低,材料由韧性破坏变为脆性破坏.

关键词: 聚碳酸酯 , 自然老化 , 性能 , 结构 , 相对分子质量

基于CVD自组装生长氧化锌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光电导紫外探测器研究

, 赵小龙 , 彭文博 , 贺永宁

人工晶体学报

报道了一种基于自组装生长ZnO纳米结构的光电导型紫外探测器.首先,在石英衬底上制备银叉指电极,然后溅射ZnO纳米薄膜形成一种共面光电导型金属-半导体-金属(MSM)结构,再利用低压CVD生长方法进行ZnO纳米线的原位生长,从而在器件顶部形成了ZnO纳米线垂直阵列和其上交错排列ZnO纳米线所构成的双层ZnO纳米线结构.这种器件底部的ZnO薄膜既是MSM光电导器件的电荷传输层,也同时作为上层ZnO纳米结构自组装生长的籽晶层,顶部的ZnO纳米结构层作为紫外光敏感层,测试结果表明该器件具有光响应速度快、光响应电流大和良好的紫外响应可分辨特性.研究表明,相比于单根ZnO纳米线光电导紫外器件而言,基于ZnO纳米结构膜层的光电导紫外探测器能够大幅度提高可测光响应电流.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结构膜 , 自组装 , 紫外探测

脉冲电沉积纳米晶铁-镍-铬合金箔工艺与性能研究

邓姝皓 , 叶晓慧 , , 付振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从含三价铬镀液中制备出铁-镍-铬合金箔,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探究了配位剂和温度对合金箔成分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对合金箔进行表征,并对合金箔的电性能、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进行研究,采用电化学手段对合金电沉积机理进行初探.获得最优工艺为:CrCl3·6H2O 50 g·L-1,电流密度16 A·dm-2,周期100 ms,占空比0.3,温度60℃,pH1~1.5,沉积45 min可获得厚度为20~30μm的合金箔,此合金箔成分质量分数为:(62~67)%Fe、(30~33)%Ni和(3~5)%Cr.电沉积Fe-Ni-Cr合金箔微观为紧密堆砌的球形,无微裂纹,晶粒尺寸在纳米范围内,主相结构为Cr与α-Fe或γ-Fe形成的固溶体,当Cr含量>4%,基体主要为γ-Fe;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合金箔电阻率为68.66×10-6Ω·cm,具有良好的电性能;显微硬度为5819MPa(HV);在3.5%NaCl中腐蚀电流密度仅为1.685×10-6A·cm-2,抗腐蚀性优良;配位剂的加入使得铁、镍、铬的合金沉积电位接近,合金沉积变为可能.

关键词: 脉冲电沉积 , 纳米晶 , Fe-Ni-Cr合金箔 , 性能

合金元素对离子碳氮共渗层生长动力学影响

, 叶雪梅 , 孙泉 , 胡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45钢和42CrMo钢为材料,对比研究了合金元素对离子碳氮共渗化合物层生长动力学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X射线衍射仪对化合物层的显微组织、厚度、硬度及物相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42CrMo钢表面形成的化合物层厚度比45钢薄,但有效硬化层较厚,表面硬度高且截面硬度梯度较为平缓;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45钢离子碳氮共渗后化合物层中的主要物相发生了γ'-Fe4(C,N)→ε-Fe2-3(C,N)的转变,而在42CrMo钢表层则无该转变,但出现了CrN、CrC及Mo2(C,N)相;动力学分析表明42CrMo钢形成化合物层的扩散激活能为66.95 kJ/mol,接近45钢27.89 kJ/mol的2.5倍,同时分析了合金元素对活性C、N原子扩散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45钢 , 42CrMo钢 , 离子碳氮共渗 , 生长动力学

电沉积制备纳米晶铁-镍-铬合金箔工艺及机理研究

邓姝皓 , 王妹 , 潘颖 , 付振昌 ,

金属功能材料

以复合羧酸为配位剂,在含三价铬离子的水溶液中,电沉积制备Fe-Ni-Cr合金箔,研究铬盐浓度、电流密度和供电方式等对箔成分和成箔性能的影响,采用SEM、TEM、XRD和EDS对合金箔进行表征,对合金箔的力学、电和耐蚀性能进行研究,并研究合金箔沉积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羧酸体系脉冲电沉积可制备出Cr的质量分数为5%~8%的高Cr光滑合金箔,其微观形貌为紧密堆砌的球状颗粒,晶粒尺寸10 nm以内,主相为Cr与α-Fe或γ-Fe形成的固溶体.合金箔中Cr含量提高,箔的电阻率、硬度和耐蚀性也随之升高.Fe-Ni-Cr合金共沉积为电化学控制,由于Cr3+加入,合金沉积阻力加大,速度降低.

关键词: 电沉积 , 纳米晶 , Fe-Ni-Cr合金箔

45钢离子氮氧共渗与离子渗氮动力学对比研究

, 杨星梅 , 潘太军 , 宋仁国 , 胡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在783 ~843 K温度范围和不同保温时间(30 ~240 min)对45钢进行了离子氮氧共渗和离子渗氮表面改性处理,对比研究了两种处理方法的动力学.离子氮氧共渗是在离子渗氮的基础上添加流量为0.2 L/min的空气实现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化合物层显微组织、厚度及物相组成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空气可显著促进活性氮原子在基体内的扩散,离子氮氧共渗的扩散系数比普通离子渗氮显著提高,扩散激活能从227.25 kJ/mol降低到138.57 kJ/mol,从而可达到降低温度或缩短保温时间的效果.同时,计算得到了45钢在783 ~ 843 K温度范围内离子氮氧共渗时化合物层厚度与温度T(K)和保温时间t(s)的动力学关系式.

关键词: 45钢 , 空气 , 离子氮氧共渗 , 动力学 , 扩散

42CrMo钢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及动力学分析

缪斌 , , 范琪 , 胡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42CrMo钢为材料,通过在离子氮碳共渗过程中添加空气进行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渗层形貌、渗层厚度、渗层物相和截面硬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离子氮碳共渗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空气具有显著的催渗效果,且以空气流量为0.3 L/min的效果最佳,截面硬度也得到大幅度提高.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中氮原子的扩散激活能从传统离子氮碳共渗的56.12 kJ/mol降低到25.27 k J/mol.同时,对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空气 , 42CrMo钢 , 离子氮碳氧多元共渗 , 动力学

Si元素对Al-40Zn-xSi钎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杨金龙 , 薛松柏 , , 薛鹏 , 戴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Si元素对Al-40Zn-xSi钎料的钎焊性能,显微组织的影响以及不同Al-40Zn-xSi钎料对铝合金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40Zn-xSi中Si元素含量为4%(质量分数)时,钎料具有最好的润湿性能.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当Si元素含量超过4%后,钎料中开始出现块状初生硅;铝合金钎焊接头水冷后,Al-Si共晶组织和Zn-Al共析组织共存于焊缝中α-Al的枝晶间区域.当钎料中Si元素含量为4%时,焊后水冷的铝合金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142.28 MPa.但是,当钎料中Si元素含量为5%以上时,焊缝中会形成较多的脆性共晶组织和初生硅颗粒,影响接头力学性能.

关键词: Al-40Zn-xSi钎料 , 钎焊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