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82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丙烯腈基中孔碳的无机模板法制备和结构

刘姣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模板法可制备孔径分布窄、中孔率和比表面积高的中孔碳。本文采用纳米氧化硅静电吸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及乳液聚合制备不同纳米氧化硅含量的聚丙烯腈/纳米氧化硅复合粒子,进一步通过高温碳化和氢氟酸刻蚀得到高纯度的中孔碳。发现当纳米氧化硅添加量不超过单体质量的50%时,纳米氧化硅主要以被聚合物覆的形式存在,所制备的中孔碳的比表面积均大于800m2/g,孔径在5~10nm之间;随着纳米氧化硅/单体质量比从30%增加到60%,所制得的中孔碳的总孔容从1.111cm3/g增加至1.949cm3/g,中孔率从66.0%增至82.4%。结合中孔碳的形貌分析,认为纳米氧化硅的模板作用是形成中孔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聚丙烯腈 , 纳米氧化硅 , 乳液聚合 , 模板法 , 中孔碳

微晶交联网络结构对增塑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

黄志明 , , 翁志学 , 潘祖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温度对PVC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及加热形变量(针入度)的影响,发现与未增塑PVC相类似,增塑PVC在90 ℃左右出现断裂伸长率最大值;增塑PVC的形变量随PVC聚合度(结晶度)的增加而减小,软化温度则上升.对于退火处理的增塑PVC,形变在退火温度所对应的重结晶熔融温度范围出现转折.认为以上实验结果与增塑PVC中微晶交联网络结构的存在及其在升温条件下的破坏有关,提出了增塑PVC的微晶交联结构物理模型.根据经典的橡胶弹性理论,计算了交联网络中交联点之间平均分子量(c),发现c随PVC聚合度(结晶度)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增塑聚氯乙烯 , 微晶交联网络 , 断裂伸长率 , 形变

高分子量聚乳酸立体复合结晶的研究进展

建娜 , 韩理理 , 单国荣 , , 潘鹏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聚乳酸立体复合物(sc-PLA)具有高熔点、高耐热、高力学性能、耐溶剂和耐水解等优点,其研究备受关注.sc-PLA材料综合性能与工程塑料接近,作为高耐热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高分子量PLA不易立体复合结晶,所以高分子量sc-PLA材料较难制备.通过嵌段共聚、分子链化学拓扑结构以及结晶条件的改变,可促进PLA的立体复合结晶化,从而制备高分子量sc-PLA材料.文中根据促进高分子量PLA立体复合结晶方法的不同,详细综述了近年高分子量PLA立体复合结晶及其sc-PLA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以及sc-PLA的高分子链结构、结晶条件、材料热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聚乳酸 , 立体复合结晶 , 拓扑结构 , 结晶条件

改性四氟乙烯-丙烯共聚橡胶的合成和性能

左威武 , 刘进朝 , 余晓斌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由过硫酸铵-甲醛次硫酸钠-硫酸亚铁-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经乳液聚合制备了少量巴豆酸乙烯酯(VCA)或甲基丙烯酸乙烯酯(VMA)改性的四氟乙烯-丙烯(TFE-P)共聚物生胶,对硫化前后的共聚物结构、硫化胶的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等进行研究.发现VCA或VMA可有效共聚进入共聚物分子链,并导致共聚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降低;少量VCA或VMA的引入显著提高了TFE-P共聚物的可交联性,并提高了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热稳定性,未补强TPE-P-VCA共聚物硫化胶的拉伸强度这16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360%,补强后TPE-P-VCA共聚物硫化胶拉伸强度迭19.8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190%.

关键词: 四氟乙烯-丙烯共聚物 , 巴豆酸乙烯酯 , 甲基丙烯酸乙烯酯 , 交联 , 拉伸强度

耐高温、低失重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

曹万荣 , 曹梅盛 , 杨引萍 ,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10.03.003

以二烷氧基硅烷和三烷氧基硅烷单体,选择烃基与硅原子比值(R/Si)为1~1.2,用间歇缩聚工艺合成的硅树脂胶粘剂,经红外光谱、TGA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胶粘剂具有耐热性好、分解物少的特点,性能与日本信越化学公司的KR-242A相当.

关键词: 胶粘剂 , 有机硅 , 耐热 , R/Si比 , 云母板

生物可降解温敏性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毛海良 , 潘鹏举 , 单国荣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近年来,原位形成的水凝胶体系已有诸多报道,通过溶剂交换、紫外线照射、离子浓度、pH值和温度的改变可原位诱导凝胶化转变.温敏性凝胶体系通常具有微妙的疏水-亲水两亲性平衡,在不需要有机溶剂、偶联剂和其它外界刺激的条件下,仅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即可触发凝胶化相转变.生物可降解的温敏性水凝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既能作为药物缓释与输送的载体,也可用作组织再生的支架等生物医学材料.文中根据凝胶基体共聚物拓扑结构的不同,详细综述了近年生物可降解温敏性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及其化学物理结构与凝胶化行为、凝胶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温敏性 , 生物可降解 , 水凝胶 , 共聚物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动态流变法测定

占晓强 , , 黄志明 , 王树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针对溶液法测定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困难,文中建立了由动态流变法测定ETFE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改进方法.采用Carreau-Yasuda方程拟合复数黏度与频率(ω)的关系,得到零剪切黏度并计算分子量.采用广义Maxwell模型拟合动态模量与ω的关系,得到平台模量G<'O><,N>;根据粘弹理论,建立了由G<'O><,N>计算M<,W>-ω关联系数K<,2>(K<,2>=12/π<'2>×K<,1>/G<'O><,N>)的新方法.由于实验仪器频率范围的限制,由动态模量-ω关系得到的分子量分布偏窄,由动态模量计算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与由复数黏度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之间存在一定偏差.

关键词: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 分子量及其分布 , 黏度 , 动态模量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改性聚偏氟乙烯凝胶电解质研究

丛林凤 , , 黄志明 , 翁志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2.01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十二烷基硫酸根插层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DS-LDH),并与聚偏氟乙烯(PVDF)基质子交换和锂离子传导凝胶电解质复合.研究了DS-LDH在PVDF凝胶电解质中的分散及其对电导率的影响.发现DS-LDH基本以剥离、纳米尺度分散在PVDF电解质中.质子交换和锂离子传导电解质膜的电导率均随DS-LDH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当DS-LDH质量分率分别为7.4%和5.66%(基于PVDF质量)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未改性和复合PVDF基锂离子电解质的电导率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并都符合Vogel-Tamman-Fulcher方程.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 复合 , 凝胶电解质 , 电导率

对苯乙烯磺酸在水滑石层间的柱撑及聚合

胡玉军 , , 黄志明 , 翁志学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6.020

在共沉淀法合成层间为硝酸根的水滑石(HT)基础上,通过常温离子交换得到了对苯乙烯磺酸根柱撑的HT,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表征了柱撑HT的结构,发现采用离子交换方法能较好实现对苯乙烯磺酸根在HT的柱撑,并使水滑石的层间距由0.9 nm增大到1.83 nm. 通过热引发或引发剂引发,对苯乙烯磺酸根在层间实现聚合,HT层间距进一步增大到1.94 nm.

关键词: 水滑石 , 对苯乙烯磺酸 , 柱撑 , 聚合

有机阴离子插层LDH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能

王盎然 , , 翁志学 , 黄志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767

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以对苯乙烯磺酸根、10-十一烯酸根、α-丙烯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硫酸根(HS-10)插层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并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能谱分析测试技术表征了插层LDH的结构,用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在不同溶剂中LDH的分散尺寸和形貌. 结果表明,HS-10插层LDH在二甲基亚砜中分散性好,并部分剥离. 比较LDH插层剂和溶剂的Hansen溶度参数δ,表明插层剂疏水端的Hansen溶度参数与溶剂的溶度参数越接近,得到的LDH分散液越稳定;而二者Hansen溶度参数δ的极性分量(δp)和氢键分量(δh)越接近,LDH层板的剥离就越明显.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 插层 , Hansen溶度参数 , 分散 , 剥离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8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