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s2LiYCl6∶Ce闪烁晶体的光学及闪烁性能

王晴晴 , , 李焕英 , 陈晓峰 , 潘尚可 , 卞建江 , 任国浩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60307

用坩埚下降法生长得到Cs2LiY 0.95Cl6∶ 5%Ce(CYLC)闪烁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Cs2LiYCl6∶Ce的晶体结构属于钾冰晶石结构,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在吸收光谱中观测到源于Ce3+离子从4f向5d1~5电子跃迁的吸收峰和自陷激子吸收峰.X射线和紫外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表明,位于300 nm的发光属于Cs2LiYCl6∶Ce晶体的本征芯价发光,321 nm的发光归因于自陷激子发光,350~450 nm范围的发光属于Ce3+离子5d-4f跃迁发光.在37Cs源伽马射线激发下,CYLC晶体的能量分辨率达到8.1%,衰减时间分别为58 ns和580 ns.综上所述可知,Cs2LiYCl6∶Ce晶体将是一种在中子和伽马射线分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闪烁晶体.

关键词: Cs2LiYCl6∶Ce晶体 , 坩埚下降法 , 晶体结构 , 闪烁性能

GdI3∶Ce晶体的生长及其闪烁性能研究

叶乐 , , 李焕英 , 陈晓峰 , 黄跃峰 , 徐家跃 , 任国浩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60381

通过坩埚下降法生长GdI3∶2%Ce及无掺杂GdI3闪烁晶体,得到φ15 mm×20 mm的晶体毛坯,从中加工出尺寸分别为12 mm×10 mm×2.5 mm和11 mm×8 mm×2.5 mm的无包裹体、无开裂的晶体样品,封装后检测该晶体光学性能.XRD分析结果表明:掺杂晶体GdI3∶2%Ce与无掺杂GdI3晶体结构相同.X射线激发发射(XEL)和紫外激发发射谱(PL)测试结果显示:GdI3∶2%Ce晶体在450~700 nm有宽带发光峰,发光峰位分别位于520 nm和550 nm,对应于Ce3+的5d-4f跃迁发光.以550nm为监控波长,测得在紫外激发下存在三个激发峰,分别位于262、335和440 nm.GdI3∶2%Ce晶体在137Cs源伽马射线(662 keV)激发下能量分辨率为3.4%,通过高斯拟合得到的衰减时间为58±3 ns.研究表明,GdI3∶2%Ce晶体是一种良好的伽马和中子探测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GdI3∶2%Ce晶体 , 坩埚下降法 , 闪烁性能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酪胺

唐英 , 邹公伟 , 巫士华 ,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0.03.003

建立了分离酪胺与酪氨酸及其它杂质的反相键合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讨论了流动相添加剂对色谱分离的影响和离子相互作用的分离机理. 在C 8烷基键合相分离柱上,以含Tris-高氯酸盐(20 mmol/L Tris,用HClO4调节pH为7.9, 并添加KClO4,使总高氯酸盐浓度为30 mmol/L)的甲醇-水溶液(体积比为40∶60)作为流动相, 以对甲苯磺酰胺为内标物, 测定了p-酪氨酸脱羧工艺产物--酪胺的质量分数.酪胺样品质量分数测定的准确度和重现性数据为(96.40±0.633)% (n=11,RSD=0.66%),加样回收率为99.33%~100.38 %.方法可用于工艺条件的选择和酪胺产品质量的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酪胺 , 烷基键合相

共流延法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的优化

骆婷 , , 王绍荣 , 占忠亮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4.13235

采用共流延成型、共烧结法制备了以Ni-YSZ阳极支撑的氧化钪稳定的氧化锆(SSZ)电解质膜.为提高电化学活性在支撑阳极与电解质膜之间引入了Ni-SSZ活性阳极.通过调整活性阳极的厚度和SSZ∶NiO的质量比优化了阳极活性;通过比较支撑阳极中添加不同造孔剂含量时的性能,优化了支撑阳极的孔隙率.研究结果表明,当活性层厚度为35 μm,质量比为w(SSZ)∶w(NiO)=1∶1,支撑层造孔剂含量为10wt%时,阳极活性最佳;采用丝网印刷并烧结LSM-SSZ复合阴极后,所得单电池在750℃的最高功率密度达到0.96 W/cm2,比优化前本课题组前期报道的性能提高了2.3倍.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活性层 , 优化 , 流延法

膜对不锈钢着色膜性能的影响

程作慧 , 薛永强 , 汤芝平

材料保护

膜处理对不锈钢着色膜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有重要的影响.研究了2种不同膜方法处理后膜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利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膜处理前后着色膜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膜处理对彩色不锈钢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电解膜处理后着色膜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明显优于经化学膜处理后的着色膜;膜前着色膜疏松、柔软、不耐磨、易被污物沾染,电解膜处理后由于膜中Cr、O的富集,膜上微孔基本消失,增强了膜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

关键词: , 着色 , 不锈钢 , 耐磨性 , 耐蚀性

物理冶金与材料科学发展(英文)

R.W.Cahn

金属学报

本文第一部分评述了目前有关何谓科学史学家的某些概念以及科学家撰写科学是否被认可的情况.第二部分重点放在物理冶金及其衍生的材料科学历史的撰写问题,并概括介绍此领域已发表的工作.

关键词: 物理冶金 , history of materials science. historian of science (technology) , null

物理科学发展的回顾与聚集力学的创建

童景山 , 柯红缨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简单地阐述了物理科学的发展电,在19世纪末期,物珲科学已经有相当发展,并形成了三个科学分支--研究物体运动,有牛顿力学;研究物质热运动,有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研究电磁波和光波,有电动力学,可是,这三种经典力学在20世纪初面临着新的挑战(困难),从而,相应地产生了三种新的基础理论,即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聚集理论,聚集力学;量子理论,量子力学,具体实践表明,它们在解决新的难题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功.

关键词: 物理科学 , 分子聚集理论 , 聚集力学

金相学史话 (4):合金钢的早期发展

郭可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1.03.001

Faraday进入皇家学院(Royal Institutio n)后,在1820-1822年间从事包括铜、镍、铬及贵金属在内的合金钢研究,尽管未发展出有实际用途的钢种,也可算是合金钢研究的先驱.1856年转炉炼钢法出现后,钢产量猛增,Mu sh et高碳高钨自淬火刀具钢应运而生(1868),逐渐发展成18\|4\|1高速钢(1906).Hadfield在 1882年研制出高碳高锰奥氏体耐磨钢,成分至今未变.他还研制出硅钢片,并在1903年制出第一台铁损小的变压器.Brearley在1913年研制出低碳高铬(1Cr13)马氏体不锈钢,在这之后,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才问世.本世纪初汽车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合金结构钢的发展(合金钢牌号前面冠以SAE就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缩写),而两次世界大战都伴随有合金钢的产量及品种的大发展.

关键词: 金相 , 历史 , 合金钢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