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3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波辅助Sol-Gel法合成Na-β"-Al2O3电解质粉末

张莉莉 , 索进平 , 刘石明 ,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1.014

传统制备 Na-β"-Al2O3 (SBA)固体电解质主要采用固相合成法,需要极高的烧结温度(1873K)和极长的反应时间(30h).长时间的高温下有效成分Na2O很容易挥发掉,这对使用SBA作为固体电解质的钠硫电池是非常有害的.微波烧结具有升温速率快、反应时间短和体加热等显著特点,能解决传统烧结带来的问题.本实验采用微波辅助Sol-Gel法合成β"-Al2O3 电解质粉末,实验表明制备出的凝胶在一定温度下预烧成粉末后具有很好的微波吸收能力.粉末经1323K预烧1h,微波处理30min后几乎全部为Na-β"-Al2O3 .

关键词: Na-β"-Al2O3 , 微波烧结 , 固体电解质 , 钠硫电池

Y2O3-MgO共稳定ZrO2的相含量及形貌研究

张瑞霞 , 夏风 , 肖建中 , , 翟玉玲 , 郑扣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6.029

用湿化学法制备的Y2O3-MgO共稳定ZrO2固体电解质,分别在1550℃,1600℃,1630℃下烧结,获得了室温下单斜相和四方相含量不同的烧结样品.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钇含量的增加,单斜相含量降低,四方相含量增加.烧结温度对相含量的影响较小.(MgO,Y2O3)-PSZ材料断口组织致密,结构均匀且晶粒大小一致,当Y2O3含量较高(≥2.5mol%)时,材料中出现过烧现象.采用Y2O3和MgO复合稳定剂共同稳定ZrO2,能有效地降低材料的烧结温度,且弯曲强度得到明显提高.从当前实验结果来看,在8.0 mol%MgO-ZrO2的基础上,加入2.0 mol%Y2O3在1600℃烧结,得到的材料弯曲强度性能最佳.

关键词: 氧化锆 , 相变 , 氧化钇 , 烧结 , 四方相

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及其在SO2传感器中的应用

杨锦秀 , 索进平 , 肖建中 , , 张瑞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6.024

制备了一种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基,掺杂物为钨硅酸(silicotungstic acid,STA,SiO2·12WO3·26H2O)和二氧化硅的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膜.YIIR及XRD分析表明,STA和SiO2被掺杂进复合电解质中;TGA和DSC分析表明,此种复合电解质膜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能承受115℃的高温.将复合电解质膜应用于SO2传感器中,传感器电流响应信号与SO2气体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这种新型的电解质应用于传感器中,能消除液体电解质传感器易漏液或干涸带来的弊端,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 , 二氧化硫 , 电化学传感器

微波辅助PVP溶液聚合法制备LSGM电解质粉末

, 翟玉玲 , 肖建中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7.04.005

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化学方法(PVP溶液聚合法)成功制备出了La0.8Sr0.2Ga0.83Mg0.17O2.815粉末;研究了不同含量聚合载体(PVP)对结果的影响规律,找到了能保证金属离子在聚合网状结构中均匀分布并防止偏析的最佳的PVP含量;探索了所制备产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烧结行为.与传统的Pechini法相比,本实验所需有机物聚合载体(PVP)的量更少,这也证明PVP可以作为一种制备LSGM粉末更为有效的载体.而微波具有更高的加热速率,加热时反应体系中不会存在温度梯度,使得反应更加均匀,制备的粉末杂质更少,压片烧结后其晶粒尺寸也更小(2~3μm).

关键词: 燃料电池 , 电解质 , PVP , 微波 , LSGM , 溶液聚合

吸附式栅代替串联栅气动可行性探索

赵胜丰 , 罗建枫 , 卢新根 , 张宏武 , 朱俊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首先以ONERA串列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串列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串列栅具有同等性能的单列吸附式栅,并在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对改型后的单列吸附式栅特性及其内部流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来流马赫数、出口条件和扩散因子的情况下,单列吸附式栅的性能优于串列栅,在高负荷压气机设计中用吸附式单列栅代替串列栅的做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串联 , 吸附式 , 流动控制 , 边界层分离

前置导对后加载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周逊 , 韩万金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详细测量了平行进口端壁附面层与设置导向栅两种进口条件下后加载涡轮栅的气动参数.测量结果表明,导向栅的设置加强了实验栅内的横向流动,这就造成了"C"型压力分布(弯叶片)和具有正径向压力梯度的压力分布(直叶片)产生的位置较无导时提前了.

关键词: 前置导 , 后加载 , 气动性能

轴流压气机栅非定常顶泄漏流的研究

李成勤 , 张靖煊 , 林峰 , 黄伟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轴流式压气机顶泄漏流非定常性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为了避开研究转子内部流场所遭遇的测量困难,以及为了可以更加方便地调节顶间隙和进气角的需要,本文以压气机平面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不同间隙,不同马赫数和不同攻角下的顶泄漏流的动态测量,了解栅环境下叶顶间隙流非定常性的特征和出现条件,探索利用栅模拟转子环境进行顶间隙流研究的可行性。实验表明,顶泄漏流在某些工况下存在非定常性。该非定常性的频率特征受来流速度影响较大。产生非定常性的条件是需要泄漏流轨迹到达相邻叶片的压力面。产生非定常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泄漏流与叶片载荷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 平面 , 顶泄漏流 , 非定常性

深凹槽式涡轮顶间隙泄漏直列栅实验研究

崔涛 , 陈绍文 , 周治华 , 王晋声 , 王松涛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低速风洞实验台,对具有不同深凹槽结构平面栅在不同间隙尺度条件下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五孔气动探针和高灵敏度及高精度的压力扫描阀测量了栅出口截面的气动参数,对比分析了总压损失的展向分布,并在栅端壁和叶片表面进行墨迹显示.结果表明,深凹槽式顶结构应用于本文研究的栅上是可行的.深凹槽尾缘开口有利于降低顶间隙泄漏损失,凹槽前缘开口对前缘附近局部流动产生一定影响.对整个流动通道涡生成影响不如泄漏流作用强,并且尾缘开口与前缘开口开度的匹配对顶间隙泄漏损失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深凹槽 , 间隙间隙流动 , 涡轮 , 实验研究

高负荷压气机栅的身/端壁融合研究

彭学敏 , 季路成 , 伊卫林 , 刘艳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身/端壁融合(BBEW)是有潜力支撑风扇/压气机负荷最大化的原创技术.本文以大折转亚音栅和超音速栅两类趋向负荷极限栅为案例,在二面角原理指导下,采用数值方法对比研究了第一类(增大二面角型)和第二类(变曲率过渡曲面)BBEW改型.结果表明,两类BBEW改型均能有效削弱或消除高负荷压气机栅角区分离,且具有良好的工况适应性.其中,第一类BBEW改型虽外形上类似叶片倾斜,但作用机理却截然不同,附面层交汇作用超过叶片力作用.

关键词: 身/端壁融合 , 角区分离 , 二面角 , 高负荷压气机 , 数值模拟

平面扩压栅静相对位置改变对流动的影响

杨海涛 , 黄洪雁 , 冯国泰 , 苏杰先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选取某重复级压气机平均半径处的型线,进行平面扩压栅非定常数值模拟.对8组不同的静相对位置进行了非定常计算,讨论了不同位置时流场的流动特点,优化出第一级、第二级静在给定的气动条件下最佳相对位置.

关键词: 扩压 , 非定常 , 尾迹 , 相对位置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