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85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大俘获立体的内靶超导螺线管表面muon源的设计研究

肖冉 , 刘艳芬 , 许文贞 , 谭宗泉 , 成斌 , 孔伟 ,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4.468

高通量μ子源是国际上μ子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高能质子应用区中,运用蒙特卡罗工具Geant4和G4beamline软件设计了使用内靶超导螺线管俘获高通量表面μ子的束线。与传统的分离靶和基于四极磁铁的收集系统相比,大孔径超导螺线管可以将收集效率提高两个量级。通过对不同靶材的粒子产率进行分析得出石墨是最佳靶材,然后比较俘获螺线管与束流的不同偏转角度下收集的表面μ的产率,提出了合理的较高产率的俘获和输运螺线管的设计方案,并与常规磁铁方案比较,最终在衰变螺线管端口的表面μ通量高达108/s。

关键词: 高通量表面μ源 , 超导螺线管 , 中国散裂中子源 , Geant4 , 束流光学

(La1-xYx)2/3Ca1/3MnO3体系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刘伟 , 周先意 , 张宪峰 , 袁松柳 , 李广 , 杜江峰 , 范扬眉 , , 翁惠民 , 韩荣典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0.03.012

为研究超大磁阻材料的掺杂效应,我们测量了(La1-xYx)2/3Ca1/3MnO3系列样品的正电子寿命谱,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电阻温度关系的测量结果,系统地研究了Y掺杂引起的样品局域电子结构和空位型缺陷的变化,并提出了局域电荷转移的观点,解释正电子体寿命的变化.

关键词:

La0.7Sr0.3MnO3外延膜缺陷性质的慢正电子束研究

金绍维 , 顾伟伟 , 周先意 , 吴文彬 , 翁惠民 , 朱长飞 , , 韩荣典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4.02.003

用单能慢正电子束,测量了不同氧分压下生长的La0.7Sr0.3MnO3外延膜的S参数与入射正电子能量E的关系.结果发现La0.7Sr0.3MnO3外延膜中S参数与氧分压是非单调变化的;这与沉积氧分压的两种作用相关联的.在氧分压较高的LSMO薄膜中, 空位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沉积原子(离子)与氧原子碰撞几率增大,使其缺乏足够的动能去填补空位引起的;在低氧分压的LSMO薄膜中, 空位浓度的增大则主要是提供成膜所需要的氧原子缺乏,从而导致氧空位及其相关缺陷增加.

关键词: 缺陷性质 , 外延薄膜 , 增电子湮灭

坩埚中自由空间量对Bridgman法生长的CdZnTe晶体缺陷的影响

李辉 , 闵嘉华 , 王林军 , 夏义本 , 张继军 ,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11548

采用Bridgman法生长CdZnTe晶体.分别采用红外透过显微镜和正电子湮灭寿命谱仪研究了CdZnTe晶体中的Te夹杂相、Cd空位等缺陷与坩埚中的自由空间量大小的关系. 结果表明: 随着坩埚自由空间量的减小, 晶体中Te夹杂相密度从6.67×104/cm2降低到2.36×103/cm2, 且Te夹杂相尺寸减小; 晶体的正电子平均寿命值随着坩埚自由空间量的减小从325.4 ps降低到323.4 ps, 表明晶体的Cd空位浓度及微结构缺陷减少; 晶体的红外透过率和电阻率则随着坩埚自由空间量的减小大幅提高, 进一步表明坩埚中自由空间量的减小能够有效地降低晶体中的缺陷浓度.

关键词: CdZnTe; 缺陷; 正电子寿命; Te夹杂

坩埚中自由空间量对Bridgman法生长的CdZnTe晶体缺陷的影响

李辉 , 闵嘉华 , 王林军 , 夏义本 , 张继军 ,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11548

采用Bridgman法生长CdZnTe晶体.分别采用红外透过显微镜和正电子湮灭寿命谱仪研究了CdZnTe晶体中的Te夹杂相、Cd空位等缺陷与坩埚中的自由空间量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坩埚自由空间量的减小,晶体中Te夹杂相密度从6.67×104/cm2降低到2.36×103/cm2,且Te夹杂相尺寸减小;晶体的正电子平均寿命值随着坩埚自由空间量的减小从325.4 ps降低到323.4 ps,表明晶体的Cd空位浓度及微结构缺陷减少;晶体的红外透过率和电阻率则随着坩埚自由空间量的减小大幅提高,进一步表明坩埚中自由空间量的减小能够有效地降低晶体中的缺陷浓度.

关键词: CdZnTe , 缺陷 , 正电子寿命 , Te夹杂

正电子寿命-动量关联技术

, 翁惠民 , 周先意 , 韩荣典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3.03.009

评述了国际正电子领域的新探测技术--寿命-动量关联技术. 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过程, 讨论了该技术的分析方法, 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Ps形成和热化过程中的应用, 并讨论了该技术在Ps化学上的应用.

关键词: 正电子谱学 , 寿命-动量关联 , 正电子偶素

TGC探测器的γ灵敏度测量

, S.Tsuno , T.Kobayashi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2.006

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探测器预计工作在1034/(cm2*s)亮度,这将导致实验大厅的本底非常严重. 薄气隙室将作为ATLAS实验中的前端μ子触发器. 按照模拟计算,实验大厅薄气隙室周围的主要本底是中子和光子. 报告了薄气隙室探测器的γ灵敏度的实验测量. 使用γ能量从20 keV到1.8 MeV的放射性γ源. 目前测量的灵敏度小于1%,与用EGS4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 薄气隙室 , ATLAS谱仪 , γ灵敏度

大折转角弯曲扩压栅变冲性能研究

陈浮 , 陈绍文 , 王可立 , 谷君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实验研究了叶片正弯曲对某大折转角扇形扩压栅变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吸力面表面静压沿展向呈现明显的"C"型分布,促使端部附近低能流体向中径处迁移,且冲越大,展中部低能流体积聚越多,损失增加明显;零冲和负冲时,15°、20°弯角正弯栅总压损失低于直栅,正冲时情形相反,而25°弯角正弯栅损失在所有实验冲下均大于直栅.因此,慎重选择设计参数是在大折转角扩压栅中成功应用叶片弯曲技术的前提.

关键词: 正弯扩压 , 大折转角 , , 实验研究

采用附面层吸除的扩压栅变冲性能

宋彦萍 , 陈浮 , 刘军 ,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数值模拟了-12°~12°冲范围内,三种稠度(1.0914、1.3642和1.8189)栅采用附面层吸除技术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在压气机栅中应用附面层吸除技术时,从降低栅总损失的角度出发,栅性能的提高与栅稠度、冲范围、吸气位置以及吸气量的大小等参数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扩压 , , 稠度 , 附面层吸除

来流气流变化对冲压栅性能的影响

孙小磊 , 扈延林 , 杜建一 , 徐建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研究的冲压栅基于激波增压这一思想,在冲压栅内组织了多道斜激波及一道结尾正激波,来实现栅的增压效应.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和Menter-SST湍流模型,对冲压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来流气流在37°与49°之间变化时,冲压栅波系可以稳定存在,并且随着来流气流增大,叶片通道内分离趋于严重,且有竹节波产生,使得栅流动分离损失及激波损失加剧,等熵效率降低.

关键词: 冲压 , 气流 , 激波 , 数值模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8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